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贵极人臣> 219、宛转心伤剥后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9、宛转心伤剥后蕉(1 / 2)

京城中, 王华已是几宿都无法安枕。他的原配郑夫人娴淑温柔,却因病早逝,她去时, 长子王守仁只有十三岁。他还记得, 妻子靠在软枕上, 面色已然同死灰一般。儿子素来沉稳,可到了此时, 还是伏在榻前, 哭得肝肠寸断, 而夫人她已然连抬手的气力都无了。可她的眼睛, 还是透亮,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眼泪簌簌直流。他当时就明白了, 他拉着她的手, 哽咽道:“你放心去吧,我一定守好咱们的孩子。一定让他金榜题名, 娶妻生子……”

夫人艰难地摇了摇头,她极力张嘴, 只说了两个字:“平……安……”

她不求他光耀门楣, 不求他名垂青史, 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就够了。可就是这么一点儿期盼,他都做不到。他不明白, 他们明明已经向皇上表示,会尽力保下东官厅,为什么皇上还不肯放人。这位少年天子,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还是有人在阻碍皇上, 让他不能立即做出决定。

王华实在忍不住了,在天刚蒙蒙亮时,他就出了府邸,去再次拜访次辅谢迁。谢迁也早早醒了,两位老父亲四目相对,都觉对方憔悴了不少。他们共事多年,本就交好,更因这次大难,还生出患难之情。王华天性耿直,直来直往,是典型的正人君子,谢迁就比他要灵泛一些。他们坐在紫藤花架下,紫蓝色的巨大花穗垂在他们的头顶,如同一片云霞。

谢迁苦笑道:“万岁哪里是不能,而是不想。”

王华不敢置信,他已然端不稳茶盏,茶中的水洒到了石桌上:“怎么会。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谢迁微微摇头,花影映在他的脸上,让他的神色都变得朦胧起来:“德辉可还记得戴家一案。”

王华犹疑着点点头,谢迁叹道:“万岁手握东厂和锦衣卫,在这京都之中,偷天换日都只在转瞬之间。戴家一案是如此,汝王世子一案还是如此,到了令郎和犬子身上时,也不会力有不逮。之所以会这样僵持着,只是咱们没有拿出请他出手的筹码罢了。”

王华瞪大眼睛,明明淡淡的紫色在他眼中跳跃:“我等对万岁忠心耿耿……”

谢迁沉声道:“万岁怕是认为,忠心不是靠说,而是靠做。”

王华如遭重击,他官至礼部左侍郎,也不是傻子,他道:“皇上是希望,我们和勋贵斗起来。”

“除旧才能迎新啊。”谢迁幽幽道,“这其实也是在为国尽忠,毕竟再这般下去,鞑靼就真的不好对付了。”明明是在做正确的事,他却欲哭无泪。

王华的心仿佛被狠狠攥了一把,他颤颤巍巍地起身:“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他从紫色的香雾中径直穿过,香气充盈在他的周身,他斑白的发间还缀上了几朵花,可他什么都见到,什么也都没闻到。

第三日,王华弹劾已故锦衣卫副千户黄英的侄子黄贞违规袭替。他禀报道:“成化十七年和弘治十八年俱有上谕,明言‘武职立功之人死而无子者,堂兄弟侄例不得袭’。黄贞乃黄英之侄,怎可得千户之职,理应罢之。”

旁支不得袭职,是早就定下的规矩,但执行起来却是看碟下菜。黄贞因为拜了奉御黄福做义孙,凭借黄太监的权势,这才得了职位。兵部往日不是没有反驳过,但是提出来了也是不了了之。黄贞见状越发横行无忌,苛待下属,早惹得大家不满,如今要杀鸡儆猴,可不就挑上了他。

黄贞自觉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他急急去寻自己的干爷爷黄福帮忙。奉御是从六品。黄太监正忙着帮宫中采办布料,供宫女做战袍,一听此事,还没觉出味儿来,他大包大揽道:“怕甚,以前那姓刘的尚书说三道四,最后你这位置还不是得了。我看王华也是吃饱了撑得,自己的儿子还在吃牢饭,他倒管起这些闲事来。”

黄贞是感恩戴德,他抚着胸口,将一匣珠玉并田产地契塞给黄福,他陪笑道:“孙儿来得匆忙,劳干爷爷您先收下这些,孙儿回去用心拾掇,一定好好孝顺您老。”

黄太监嫌弃地一看,两片薄嘴唇一撇,连眼都不肯移。黄贞见状就知这老不死的是嫌少了,他央道:“爷爷,孙儿不是吝啬财物,实在是手头有些紧,只要您老肯出这次手,孙儿一定好好供奉你。”

黄太监还是不说话。黄贞没办法了,只能回去搜罗财物,来一回真出血。这次,黄太监果然满意了,他拉着黄贞的手,埋怨道:“你这孩子,天天闹这些虚头巴脑的,何必这么客气。你就同咱家的亲孙子一般,咱家还能不管你。”

黄贞嘴里叫爷爷,心底骂不要脸,两人就如亲祖孙一般,柔情蜜意了好一会儿。黄太监就去寻司礼监大太监李荣帮忙。谁知,他连李荣的门都进不去。

李荣听到外头的求见声,对身边的小太监叹了一声:“又一个不知死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