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7(1 / 2)

因着姜家大方地分享了玉米种子,所以在收获玉米时,好些人都来帮忙。

原本姜白芷还说不用太多人,结果人家反驳,他们这是提前熟悉一下玉米的收割过程。

话说到这份上,姜白芷只好随他们去。

春天的时候,姜家拢共也就种了不到一亩半的玉米,如今玉米成熟,收割方便,只需穿梭于玉米杆之间,将上头那些玉米棒子掰下来即可。

玉米杆青嫩的时候,嚼一嚼会有清甜的汁儿,不过,现在玉米已经成熟,玉米杆也老了,只能砍了堆一边,要么喂牙口厉害的牲畜,要么直接晒干了当柴火烧。

姜白芷跟过来帮忙的人说了这件事。一亩半地里的玉米杆并不少,想着姜家两个兄弟伤才养好,估计没法经常上山砍柴火,村里人就特意把玉米杆归拢在一处,搁在大太阳底下晒,回头姜家拖回去,就是一些好柴火。

之前玉米没熟的时候,有些玉米长得不好,姜白芷直接把玉米杆砍了,送给路过的小孩子嚼那甜汁儿,村里小孩子都是很记吃的人,受了这么点好处,到姜家收获玉米的时候,便会认真帮忙,这样一来,大的小的都在干,一亩半的地,半天多就给收割完了。

“这些玉米怎么收拾?”来帮忙的人问姜白芷,“至于那些玉米杆,都归拢好了,搁在田埂边上,这天气,估计晒两三天就足够干了,到时候我们谁看见了,再给你们送家去。”

“这个就不必了,玉米杆晒干了又没多沉,我家要用,叫我弟弟过来搬回自家柴房就行。”

大家已经帮了很多,让姜家省了太多事了,哪能连搬运一下柴火的事儿也叫人家全做了呢。

不再说这玉米杆,姜白芷看了眼掰下来堆了好多好多框的金色玉米——这真正重要的玉米,亦是要晒干了才能储存。

“叔,你们像我这样,把玉米棒外头的包衣扯开,拢到底端,然后跟别的玉米包衣绑在一起,大约几十根绑一大串,可以方便挂在院子里里外外来晒干。”

姜白芷一边说着,一边做示范。

许多人围在她身边,看完就跟着学。

这绑玉米不是什么难事,看一眼就能学会。

这天热得人心发慌,大家带着大草帽,在田埂边寻着相对阴凉的地儿,直接坐地上,将今天收获的玉米全给绑成姜白芷要求的大串串,然后才小心地放进竹筐里,免得这尚未晒干的玉米被磕破,影响留种。

一亩半的玉米地,总共收了几千斤,若是考虑到晒干玉米棒子,然后再脱粒,这真正的玉米粒产量,应当也接近一千五百斤了。村民们是自己动手收的,对这个数字有大概的概念。

而且,他们也知道,在玉米结穗之后,姜家还经常过来掰掉那些未长成的小玉米,只给每株保留两、三个玉米棒子。掰下去的细嫩玉米,直接煮了啃一啃,或者干脆切了喂猪都可以,并不会浪费。

这样的作物,在农家人眼里,简直是极品好物。

姜家这边热热闹闹地收完了玉米,相邻的杨家地里,也是在忙碌。他们家最初只开了不到两亩荒地,玉米跟红薯各种一半。

因为姜家、杨家的荒地相邻,村里人在给姜家帮忙时,也有顺手给杨家帮一帮的,尤其是同姓杨的那些,更是十分照顾杨家两兄弟。

再加上个借助的郭子仪也在帮忙,他家能在天黑前收拾完。

“白芷丫头,你家这些玉米,打算留多少种啊?”

有人一边忙活,一边同姜白芷讲话。

姜白芷看了一眼,知道问话的是柳大伯的小舅子,这才答:“我家今年种两季玉米,以后可能只种一季了。这玉米不能连作,明年还得开新的荒地来种。明年开始,可能每年就种两三亩地吧,要不了太多种子。”

说完,她想了想又承诺,“要是你们明年也想种,可以跟我家换点玉米种子回去,好好保存。这玉米伤地,我不建议你们种太多。”

这人点点头,又摇摇头,“其实村里人看见你这玉米的长势了,知道收成好,家家都想种。只是今年赶不上,只有以三家宗族的名义,各种了四亩。我们想要种子,可以等宗族的夏玉米收获,明年都种。我就是想多了解一下,这个玉米有哪些事情要注意的。”

他这是来提前学习了。

人有求知欲跟提前准备的习惯,是件好事。

姜白芷也不藏着掖着,见周围其他人也感兴趣,干脆坐在边上,仔细把这玉米从播种,到成长期的护理,到成熟期收获,再到玉米棒子怎么晒干或者晾干,最后如何脱粒保存,都讲得清清楚楚。

“可能还有些细节的问题,那要等你们也种了之后才能遇到了。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还可以来我家找我问一问,我知道的,就会告诉你们。”

“哎,谢谢白芷丫头了。”众人纷纷道谢。

姜白芷挥挥手,“害,这就是一点小事,各位叔叔伯伯姨子婶子们,平日里也没少照拂我。”

大约人与人之间,真心都是相对的。姜白芷认真对待这些长辈,这些长辈就会更加疼爱、照顾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