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夫妻双双回六零> 第40章 0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040(1 / 2)

一号首长点点头, 是啊,百姓们体谅国家,不给国家麻烦。他们也知道百姓过得不易。

但是国家积弱已久, 一时半会儿的缓不过来。

西方对华夏各方封锁,不管什么都封锁,国家迈步朝前走,每一步都走的极其艰难。

两人说着话,罗明亮进屋送西瓜,听到两位首长说的话。

心里难受, 不来六十年代,他也不知道这段历史,知道的就是那么个影儿。也无法感同身受,现在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股憋屈。

两位首长招招手,二号首长招手让罗明亮坐下,亲切的说,“小罗, 你是农家出身的孩子。又读过书, 你觉得怎么能提高产能的问题?我们还有没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罗明亮思考一会儿才说道, “首长, 我说的话可能大不敬, 但是我来自农村,也知道农村的问题。咱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工业不发达,西方对咱们国家技术封锁, 想发展工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

发展农业就得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干集体,不是不努力,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如公私合营前成立公社之前那样分田到户,那样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的劳动。

分田到户,每家每户按照田地的数量,给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有了自己的田地,老农民们的心才安,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以后国家的粮食慢慢的越来越多,城里的工人也不会买不到粮食。农民家里有余粮了,也会卖给城里的粮店。

干上几年,两位首长会看到焕发生机的新农村…… ”

后面罗明亮说了很多他知道的后世政策,包括等国家缓过来以后,取消农民给国家交纳粮食。他还知道到了后面,农民家里有田地补助。这是强大富足的象征,罗明亮给两位首长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式才是符合我们国情的,也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他相信两位首长是一心为民,想着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百姓富裕,不想看到现在这样。

那是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向往。

两位首长,也是无限憧憬着那一幕。他们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驱赶列强和治理他们梦想中的国家,是不一样的,谁也不是神,也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摸索过河,难免遇到问题。

罗明亮说的不是他创造的画卷,而是他前世所看到的那个强大富饶的国家。他只是提前说了一些后世□□十年代的模式,也只是说了一个大概。

罗明亮出去以后,一号首长和二号首长走进书房,一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那注定是个未眠之夜,两位首长,太聪明,他们在罗明亮述说的时候,看到他满眼放光芒,那不是信口雌黄,不是无的放矢,一定是思索很久,才说出来的。

所幸,罗明亮是高中学历,不是文盲,要不真的很难说清楚。

关于端午节前天的冲动,罗明亮一直后悔着。自己怎么那么不谨慎,那么冲动。

后悔也没有啥用,已经做了。只能期待两位首长不说他什么。

一个月以后,中央一大批首长如同几年前那样,去到各地调研。

每个首长都有自己负责的片区。除了轮流值守的领导,首长们是倾巢而出。

罗明亮跟着一号首长也要到处奔波。一号首长去的依然是几年前,首长调研的第一站,海市。

罗明亮能跟着去,也是因为首长最近身体有点不舒适。他得跟着去保障首长的伙食,不说吃什么补品,至少他能做到让首长准时准点的吃饭。

家里为罗明亮的出行,正在做准备。许婉如摘了二十多根黄瓜,还有西瓜也摘了好几个,甜瓜更是摘了不少。

许婉如还拿出来一些籼米粉,是最近做的。“带上籼米粉,还带两包红糖。在火车上给首长做饭不方便,可以冲来吃。”

“好。”

走的时候,罗明亮的老习惯,用结实的麻袋挑着东西,上来接他的汽车。他知道首长不舍得花钱,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

首长除了招待客人,自己是不舍得多吃肉,就是自己家送去的腊肉,首长自己稍稍留一些,其余的给一些需要的人送去。

他听退休的老师傅说,首长在灾荒那几年,吃的比一般百姓都差。

罗明亮带这些也是因为是自家的,也不花钱。今年还种了十来株玉米,新鲜的玉米棒子,他摘了不少,到时候在火车上借厨房煮煮,自家的东西什么味道,有什么好处,他是知道的。肯定比吃外面的那些东西更加的好。

不辞辛劳的带上两袋东西,也是想着在路上,首长能放松心情,吃点好的。

大热天的,吃点瓜果,才是最爽的。

多带了很多,跟着首长出行的工作人员很多,他只能多带。

他们一行有部分人提前上车,这节车厢都是他们。首长还要稍迟一点,始发站,就是这点好。

罗明亮的麻袋,让很多人笑了起来,“老罗,你带的啥?”

东西不多,主要是几个西瓜占地方,又不适合背,只能用麻袋挑。

“带了五个西瓜,一些甜瓜和黄瓜,还有一点我爱人做的老家特色籼米粉,两包红糖。”

“厉害,你这是出差还是搬家啊?”

“出差啊,搬家才不是这样好不好?”

罗明亮已经开始在整理东西,弯着腰,把甜瓜拿出来。在车上撞来撞去,他怕甜瓜被撞碎。

其余的几人都知道,罗明亮多在乎首长的身体健康。凡事他认为不健康的东西,都不让首长多吃,偶尔吃吃,他不怎么说,但是多吃想都别想,绝对会和首长争辩,直到首长说了以后少吃,还有说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吃,他才会罢休。

火车徐徐开动,他们要在火车上待三天两夜。去到隔壁包厢瞅一眼,首长坐在火车上,手里还拿着东西在看。

靠坐在床铺上的罗明亮响起自己那天的冲动,他说的有点多。

不只是农村的问题,还有被技术封锁过后的国家,以及人才,专家,下一代的培育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他记得自己都有信口雌黄,冲动,真是太冲动了。

他那天听到外国对于当自己国家的逼迫,还有蔑视等,实在是听不下去。要不一向没有野心的他也不会冲动成那样。

罗明亮睁开眼睛,下床,去到隔壁敲门,“咚咚咚”。

“进来。”

首长拿着一根烟,在鼻子底下闻闻,没有点燃,另外一只手拿着不知道是稿子还是文件在看。

“首长,我能和您聊聊吗?”

“小罗,进来坐坐。”

首长招招手,示意罗明亮坐在他对面。

对面床铺的警卫员,很知觉,自己出去了,在车厢的走廊上站着,看似在看窗外,但是他时刻都观察着每一位走过车厢的列车员,这节车厢,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过来走动的。

首长态度依然和蔼,亲切,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罗明亮坐下很忐忑。最近首长很忙,他见到的时间也不多,主要是首长在家的机会也不多。

“首长,我来是想求首长原谅,那天我太冲动,胡乱说那么一通。说的都是错的,还请您别笑话和怪我,我真不是故意的……”罗明亮也不知道两位首长当时和现在是怎么想的,他也不知道这次首长下地方调研什么。

他什么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说了很多不应该说的话。

首长抬起手,摆摆,“小罗,你别妄自菲薄,你那天说的很多关于农村,关于人才储备方面的问题都很多。赶超英美,不是一句空空的口号,那是需要时间需要人才的,人才哪儿来,当然是从现在开始储备,也要欢迎海外的华人学者归国。人家回国,我们就要保障他们的安全,还有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不能让他们生活在恐惧中……,你的话,值得我们深思,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必须转换思维,跟上时代变换的脚步……”

首长说出这番话之前,他用一个月的时间,仔细想了很久,也查询了很多资料,包括一些经济方面的资料。

强国梦,经济实力是个硬指标。还有各类人才的储备也是一个指标。他想在有生之年,能完成一部分,再交给下一棒的接棒人。

这次调研,他在想,一定要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农民,工人,以及当下成份不好的富人。商人使物资和钱流通起来,经济的盘活,离不开商人。

建立新的次序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被压迫的人们站直了腰。让大家有饭吃有衣穿。

回顾当下,似乎有点本末倒置,有点退缩到古代,甚至……。首长想到后果,不敢深思。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

“小罗,谢谢你的冲动。也谢谢你愿意冒着风险说实话。你很不错。”

首长知道很多人都不敢对他说实话,听不到实话,他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几年前的浮夸风,干旱,还债摊在一起,才有那最困难的三年。现在想想,当初多困难啊。

“首长,我不求别的,只求首长不要怪我莽撞,别辞退我。”

首长听到罗明亮后面的那句话,“哈哈哈”大笑起来,“小罗,不会辞退你的,你来了,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个台阶。你别多想,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找我直接说,说错了也不怪你。”

“是。首长,渴不?”

答应的极其爽快,但是以后打死他也不会再如此冲动。

“怎么,你带了什么好吃的?”相处久了,小罗同志的做派首长还是知道一二的。

“嗯,我爹和爱人,听说我随首长出差,恨不得把家里菜园子,让我随身携带着,到时候首长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我来的时候摘了五个大西瓜,还有不少甜瓜,二十来根黄瓜,还有老家的特色籼米粉和红糖,这个最养人,到时候首长晚上饿了,还有同志们晚上饿了,咱们放点红糖,用开水冲冲就能吃。香的很。”

“想的真周到,籼米粉多珍贵,怎么舍得自己磨的?”

首长对于瓜果,他倒是不好说什么,小罗家里自己种的。可是籼米粉多难得,也费粮食和其他的大豆,芝麻等,混合很多种才磨出来的。

“舍得,我家孩子多,刚好给他们磨点,偶尔饿了,也能垫垫肚子。”

首长没有怀疑过罗明亮家里,知道他家吃的好,还不是一般的好。

人家家里的兄弟姐妹们给力,一年寄一两次粮食和腊肉腊香肠腊鸡。他们家里自己一年四季养鱼,还有种菜,吃的好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

从这一点,他也看出来了,缓解城里的吃菜都吃不上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所幸这次调研回去一并解决。

可以鼓励城里住小院的人家自己种菜,他们有菜吃,就不会去菜店买菜,也能给那些没办法种菜的工人们多一点买到菜的机会。

很多问题,都在内心酝酿着,一时半会儿的还不能做下决定。罗明亮说的那些话,不能一下子情况得以解决,但是也有好的一面,他不能让决策者完全听他的,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至少他给了决策者们一个思路,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其实罗明亮不必太担心,他是说了很多话,但是基本上都在他学识能力范围内的。农村问题,他也有发言权,在农村长大,农民的心思他知道。人才的问题,他好歹是读过高中,说些浅显的,也没有啥。

他说的都是大致的方向,也没有细说。具体的细节,以后的安排,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不管什么样的改变,都是慢慢来的。

“真有点渴。”

上车吃的第一个,就是西瓜。

罗明亮让另外一位同志,洗好西瓜,抱回包厢,他在车厢里面用刀分好,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份。

燕京

罗达,从小四跟着首长出差开始。他越发觉得,留在燕京是对的,哪怕他内心极其牵挂老家的孩子们。但是小四的工作明显责任更加的重大,他在燕京帮帮小四是对的。

一群娃娃都放假了,家里现在就是个小型的托儿所。

六个孩子,二宝每天哒哒的跟在几个大的后面。要跟着出去,可是几个孩子捡废品成瘾,每天都要出去捡四个小时的废品,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去捡废品,到了日头渐高,才回来。

回来以后洗澡吃饭补觉,下午做作业看书复习还有玩二宝。

被玩得二宝,比几个哥哥姐姐还开心。

许国强和王燕在吃过早饭以后,乐呵呵的过来报喜。

“叮铃铃”夫妻俩骑着自行车,还带着肉,脸上的都是笑嘻嘻的。

“罗叔,黄姨。”

“国伟,燕子坐。”

星期天他们只要不加班,都会过来。

“小妹,老二,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许国伟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嘴都咧到国外去了。

“大哥,什么好消息?”许婉如能猜到,不是升职加薪就是分了大房子,这年月的好消息就是泛善可陈的那几种。她猜得到,也装着猜不到,配合大哥。

许国强和苏菲也好奇,他们也能大概猜到,但是还是需要当事人讲出来。

“我升职,现在是一车间的主任,嘿嘿!”

许国伟也不打算多卖关子,听到小妹问,立即就说了出来。

“哟,恭喜啊,许主任,请客请客。。”

笑着打趣自己大哥。

“行,买了一点肉,还有一瓶酒。”

“等会儿中午喝酒,万一喝醉了,下午还能缓缓。晚上都不许喝酒。”

“听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许国伟笑的像个傻子。

他不是没有做过车间主任,但是从柳城调过来以后,他的职位可不能和在柳城的时候比,下调了很多。他没有想到这戏一车间的主任会落到他头上。

曾厂长之前找他谈话,他都不敢过多奢望。他怕出现什么变数,在单位上班多年,他什么没有见到过。

变数也不是没有,在燕京现在的烟厂,他就是外来户,要升职很困难。

曾厂长在厂里也不是一言堂,还有书记,副厂长,

人家也有他们想要推荐的人选。最终能落到谁的头上,还真不好说,所以他一直瞒着,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曾厂长找他谈话是关于一车间主任的问题。

对外只说是工作上别的事情。

他和曾厂长交好的缘分,就源于小妹做的山胡椒菌宝。想想,小妹就是他的福星。

许国伟在客厅说起和曾厂长的缘分,说的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许婉如听在心里,一个人去到房间,把早早洗好备下的罐头瓶拿了两个出来,去到厨房阴凉干燥的地方,揭开坛子,装了两瓶山胡椒菌宝,最近刚做好的。是今年的新货。

自家还没有来得及吃,都是吃的去年的存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