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20章 第 12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第 120 章(1 / 2)

霍谨博已经呈上苏州官府和四大盐商同流合污的证据,永康帝自是不会无动于衷。

他立刻下旨任命吏部侍郎成晟然为钦差,前往苏州调查此事,一旦查证无误,便将涉及其中之人悉数革职,新的接任人选已经选出来,届时可以直接接任。

除此之外,永康帝还从翰林院选出来一批候补官员,去填补苏州那些官缺。

苏州官场即将要大换血,这本该是个极轰动的事,但这件事很快就被另一件事盖住了风头。

昭睿郡王将整个天香教连根拔起!

这个消息由永康帝亲口说出,很快传遍朝野内外。

这个五月初才认回皇室,紧接着便出游江南,还不曾在京城怎么露脸的郡王,竟然不声不响地办了件大事。

众人忍不住怀疑霍谨博去江南的真正目的。

恐怕出游是假,办差才是真。

可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意义,他们必须正视一点,这位本该根基浅薄的郡王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扭转了这种劣势,他在朝学的声望已经不弱干几位皇子。

众多皇子中,有谁立的功劳能越过他?

其他几位郡王就是在六部办事再得力,也比不过霍谨博铲除天香教的功劳。

甚至,根本没有可比性。

一时间,众皇子党的心情都很复杂,本想着永康帝年事已高,霍谨博不过刚刚认祖归宗,而且又没及冠,比起几个兄长,他落后得实在太多。

可谁又能想到,还能这么弯道超车。

这位郡王,用实力证明他虽年少却丝享不弱于诸位兄长,甚至远超之。

已经成年的诸位皇子中,也只有素有贤名的二皇子和声名鹊起的九皇子能与之较量。

可让众皇子更不安的是,这么重要的差事,永康帝为何要交给霍谨博,这么个还没及冠的少年?

莫非他们几人还不过一个少年?

比起霍谨博的功绩,永康帝的心思显然更加重要。

但不管怎么说,经此一事,霍谨博在朝中不再是小透明,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他也成了众皇子的心腹大患,没人会再轻视他。

勤政殿

永康帝单独召见了柳修严。

&ot;柳爱卿,朕记得阳青琥是你的门生,他能就任苏州同知还是你举荐的,是也不是?&ot;

柳修严跪在地上,羞愧道∶&ot;微臣识人不明,万没想到此人竟敢胆大妄为和地方盐商勾结,意图欺瞒朝廷,请皇上降罪。&ot;

永康帝淡淡地看他∶&ot;柳爱卿没想到的事可不止如此。&ot;

阳青琥还做了什么?

柳修严心里有些不安,道∶&ot;请皇上明言。&039;&039;

&ot;阳青琥早就被天香教收买,在他的书房中不仅找到和你的书信往来,还找到他和天香教余孽勾结的证据,柳爱卿,这就是你的好门生啊!&ot;

什么!

柳修严心里骇然,阳青琥竟然和天香教有来往。

这个鑫货!

&ot;皇上明鉴,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阳青琥在柳修严的众多门生中,算是能力出众且知情识趣的一个,柳修严对他很是看重,甚至打算过几年就把他调来京城。

因为看重,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

谁能想到阳青琥竟敢和天香教勾结。

柳修严如今都要恨死他了。

他都不敢想永康帝现在是什么心思,天香教连造反都敢,得知阳青琥和柳修严的关系后会不会试图拉拢收买柳修严,在阳青琥给柳修严的书信中有没有隐晦提及此事?

这些都是未知。

柳修严甚至不能辩白一句,这种事越描越黑,他只能言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永康帝紧接着又道∶&ot;令郎似乎曾经在江南游学了一段时间?&ot;

这本就是事实,柳修严点头。

&ot;令郎素来聪慧,天香教在苏州那般猖狂,他竟然什么都没发现?&ot;

永康帝说得轻飘飘,柳修严却是身体一僵,浑身发冷。

&ot;微

&ot;朕自是相信柳爱卿的忠心,朕单独召见柳爱卿便是不想此事传开,朕很欣赏令郎的才干,等他养好身子可要好好为朝廷效力。

柳修严想要解释的话全都被堵在喉咙里,他只得道∶&ot;皇上隆恩,微臣父子感激不尽。&ot;

永康帝拿起一份奏折,道∶&ot;跪安吧。&ot;

柳修严躬身离开了勤政殿,背后都已经湿透。

他自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柳公钊有没有发现苏州的天香教,他根本不敢保证,正是那一丝心虚让他如坐针毡。

柳修严对朝廷是否忠心,永康帝其实并不怀疑。

但阳青琥是柳修严的门生,还是他寄以厚望的门生,他和天香教勾结,柳修严却一点都没察觉,永康帝敲打他很正常。

没有公开在朝堂上说此事,已经是永康帝给柳修严留面子。

至于提起柳公钊,实在是机缘巧合。

霍谨博给永康帝的家书中恰好提到了柳公钊,说起柳公钊在江南游学时颇有才名,还曾经和江南一些才子交流诗词歌赋,据说得了不少江南花魁的青睐。

霍谨博的家书很少提正事,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没什么重点,提起此事也不过是调侃的语气。

永康帝很欣赏柳公钊,旁人评价柳公钊多智如妖,永康帝虽觉得夸张了些,却是认同他的聪慧。

永康帝一直没放弃调查天香教,他在卫国各地都派了探子,派霍谨博去江南,便是因为探子探到天香教在江南出没。

永康帝是明君,但他同样有帝王的通病—多疑。

看完阳青琥勾结天香教的证据,再从家书中看到柳公钊去过江南的事,永康帝下意识就会多想-些。

不过也仅仅是多想,他不会仅凭这个就怀疑柳修严父子的忠心。

柳府

柳修严一回府便去见柳公钊,道∶&ot;公钊,你没和江南的天香教有过来往吧?&ot;

柳公钊正靠坐在床榻上,他的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整个太医院的太医也治不好他的病,这病平日里还好,起码能走动,一入冬就变得格外虚弱,只能卧床休养。

&ot;儿子咳咳-

刚开口便感觉到喉咙发痒,咳嗽了一会儿他才继续道∶&ot;儿子自然不会那么傻。&ot;

柳修严松了口气,道∶&ot;方才皇上召见为父,为父才知道阳青琥和天香教有勾结,再加上你曾经在江南待过一段时间,难保皇上不会多想,不过只要没有证据,就不会有大碍。&ot;

&ot;阳青琥和天香教勾结?&ot;

柳公钊皱眉道∶&ot;我去苏州的时候见过他,我曾经试探过,他不像是和天香教有勾结。

柳公钊确实发现了苏州有天香教,甚至也察觉到官府有天香教的人,所以才会出言试探阳青琥。

柳修严猜测道∶&ot;可能是阳青琥伪装得太好,或者是你离开以后的事。&ot;

&ot;阳青琥亲口招供了?&ot;

柳修严摇头∶&ot;这倒没有,是派去抓他的人在他的书房发现他和天香教有来往。

柳公钊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问道∶&ot;阳青琥会不会被押解进京?&ot;

柳修严道∶&ot;&ot;他不过是个小小通判,皇上已经下令直接斩首,成晟然到了苏州后就会督办此事。&ot;

听到这话,柳公钊眉头紧皱。

::

剿灭天香教后,霍谨博无事一身轻,再加上成晗菱的伤好得差不多,两人便痛痛快快地在江南游玩。

在苏州玩腻了便去杭州,杭州腻了就去扬州,总之一点也没有要回京的打算。

霍谨博不提回京,成晗菱自然也不会提,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结果在船上待了一个多月,又因为受伤休养了许久,若是不玩够本她才不想回京呢。

就这么撒欢玩了一个多月,直到成晟然到了苏州,两人才收敛下来,回苏州去见成晟然。

见了后,成晟然第一句话就是∶&ot;皇上让你随我一起回京。&039;&039;

霍谨博点头。

成晗菱失望道∶&ot;我们还有好几个地方没去呢。&ot;

成晟然皱眉∶&ot;都玩了一个多月了,还没够?&ot;

成晗菱瘪嘴。

霍谨博道∶&ot;都怪我,之前一直在查案没时间陪郡主出去玩,本来说好来江南游玩,因为我耽误了一个月时间,别说郡主了,我也没玩够呢。&ot;

成晗菱见霍谨博替她说话,冲成晟然得意一笑。

成晟然眉心一跳,挥手道∶&ot;小妹先回去,我和王爷有话要说。&ot;

成晗菱点头∶&ot;我去让厨房准备午膳。&ot;

等成晗菱离开,成晟然道∶&ot;你们遇刺的事我都听说了。&ot;

霍谨博身体一僵,道∶&ot;是我害郡主受伤了。&ot;

说好的会保护好她,结果他一点事没有,成晗菱却受伤了,是他失信了。

成晟然沉声道∶&ot;此事已经过去,我若是再责怪什么也于事无补,但你的身份注定危险重重,在苏州是如此,回到京城同样是如此,你要多警惕一些,莫要再出现这种事。&ot;

成晗菱替霍谨博挡箭,成晟然心里既心疼又生气,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恨不得把霍谨博暴打一顿,也就是这会儿冷静下来。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成晟然想的是将来。

京城就是个大泥潭,霍谨博已经深陷其中,成晗菱和霍谨博走得近,难保她不会被殃及。

霍谨博点头,郑重道∶&ot;我知道。&ot;

说罢此事,两人沉默一会儿,成晟然问道∶&ot;你心里怎么想的?&ot;

虽未明说,霍谨博知道成晟然问的是什么。

霍谨博道∶&ot;世子觉得,我有的选择吗?&ot;

现如今这情况是,不争就会死。

对于这个答案,成晟然并不意外。

&ot;爹对皇上忠心耿耿,只要皇上还在,就绝不可能参与夺嫡之事。&ot;

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若是永康帝不在了,成运昶就不会袖手旁观。

&ot;不过,爹远在定州,到时即便有心,恐怕也是鞭长莫及。&ot;

而且成运昶绝不会造反。

霍谨博道∶&ot;世子莫非对我没信心?&ot;

成晟然揉揉额头,道∶&ot;事情瞬息万变,今后会发生什么事谁都说不好。&ot;

霍谨博的能力毋庸置疑。

可若是只凭能力便可以决出胜负,古往今来的夺嫡之路就不会布满鲜血了,为了那个位置,那些人势必会手段尽出。

霍谨博经历得终究还是太少了。

霍谨博沉声道∶&ot;那就将一切掌握在手中。&ot;

成晟然听言看他,道∶&ot;你倒是一点也不担心。&ot;

&ot;不是不担心,只是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尽力而为。&ot;

成晟然道∶&ot;说得倒也是。&ot;

&ot;不过,虽然你现在的名望已经不低,但你的班底太弱,你可有中意的人选?&ot;

听到这话,霍谨博脑中便想起一个人。

&ot;确实有个人,不过等我回京见见他再说吧。&ot;

&ot;等决定了告诉我,我帮你安排。&ot;

成晟然身为吏部侍郎,任免官员本就是他的权利。

&ot;多谢世子。&ot;

成晟然此言便是确定站在他这一边了。

其实这一点,从霍谨博认回皇室开始,两人心中便有默契,只是今日才说开罢了。

成晟然淡淡道∶&ot;好好对小妹。&ot;

霍谨博点头。

成晗菱是他前进的动力和信念,她那么娇气,必然受不了被人钳制。

他只想让她自由自在,不必因为任何外因被迫改变自己的性格。

&ot;用膳啦。&ot;

片刻后,成晗菱亲自来喊他们用膳。

成晗菱拉着霍谨博的手,看向成晟然道∶&ot;大哥,我特意让厨房准备了你最爱的菜。&ot;

成晟然看了眼两人握在一起的手,又觉得霍谨博没那么顺眼了,淡淡嗯了一声,率先抬脚离开。

成晗菱很不满意∶&ot;什么嘛,都不夸夸我的。&ot;

霍谨博握紧她的手,轻声道∶&ot;有没有准备我喜欢吃的?&ot;

&ot;当然。&ot;

霍谨博立刻夸赞道∶&ot;郡主太贴心了。&ot;

成晗菱顿时眉开眼笑,道∶&ot;还是谨郎好。

听到两人的对话,成晟然眉心直跳,加快了步伐。

果然,妹婿这种存在就不可能讨喜。

吃饭时,成晗菱问起成晟旻。

成晟然道∶&ot;皇上已经把晟旻调到定州,爹让他从小兵做起,若是吃不了苦就趁早滚回来。

定州是卫国边境,苦寒之地,和京城锦衣玉食的生活犹如天壤之别,对于成晟旻来说,第一步就是适应定州的生活。

很多时候,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

成晗菱道∶&ot;坚持不下去正好,免得一年见不了几次。&ot;

成晗菱巴不得成晟旻坚持不下去。

成晟然道∶&ot;是他执意要去边关,若是灰溜溜回来,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ot;

说是受不了就滚回来,其实从成晟旻踏出那一步开始,他就没了回头路。

成运昶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是雾种,他只会训练成晟旻适应定州的生活,肯定不会让他当个懦夫。

成晗菱听言垂头道∶&ot;定州有什么好的,爹在那里待了一辈子,二哥也要如此。&ot;

她不是不知道家国情怀,可她私心里还是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

托天香教的福,他们已经把四大盐商和苏州官府勾结的证据收集齐了,成晟然的工作就轻松很多,只要去调查那些证据属不属实,然后把那些人悉数革职,换成他带来的官员便是。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知府马如龄比起其他人,犯的错不算大,而且之前他也算立了功,再加上霍谨博帮他求情。

成晟然没有将他革职,只是官降几品,贬到其它地方当县令去了。

比起其它被革职甚至抄家的人来说,马如龄的下场明显要好一些。

霍谨博会帮马如龄求情,不仅仅因为他办事还算得力,更重要的是在天香教对马如龄的调查中,发现马如龄的背景并不简单。

他似乎和京城某个大人物关系密切。

只是那人是谁,天香教并未查出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并不妨碍霍谨博结个善缘。

反正马如龄的罪行可轻可重,全看成晟然如何处置。

等成晟然处理完苏州的事,三人便一同踏上回京的路。

等他们回到京城,已经是永康三十二年的十一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