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建安秘史> 章二一 永安城的雨季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二一 永安城的雨季1(2 / 2)

“快感谢我!”卓姆一听,顿时骄傲的昂起了小脑袋。

“感谢?”虞戈有些摸不着头脑。

“笨蛋,肯定是因为救了本美女有功,才喜得升迁啊!”

“如此一来,那还真要好好感谢你…只是估计没机会了…”

“好啊,一年后我来找你,到时候你要请我吃饭!”卓姆眨了眨眼睛,脸颊突然闪过一抹绯红,然后迅速缩回脑袋,放下车帘。

不等虞戈回话,卓姆连忙催促着阿萨离开。阿萨最后看了一眼虞戈,同时拉低帽檐,抖出一记鞭花,马车再次启程。

黑色马车刚出安南边塞不久,躺在车内身着一身青衣的女人缓缓睁开眼睛,她面色苍白仿佛刚刚大病一场,风韵饱满的唇也没有任何血色。

青衣女子瞥了一眼侯在身旁照顾的卓姆,见对方面色中带着不加掩饰的喜悦与羞涩,语气虚弱的问道:“方才你与切个打招呼,是个少年郎吧?”

“师傅你醒了?”卓姆见青衣女子醒来,连忙询问对方身体还有无不适。

这受伤的女人赫然就是青阳道人,此时,她缓缓摇了摇头,说:“我已无大碍,不过,你还没跟我说说,你喜欢的那个男孩叫什么名字呢?”

“他叫虞戈!”卓姆眼睛一亮,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她方才察觉到这是青阳道人在套她的话,顿时脸色红的宛若秋收时的苹果,连忙改口:“他才不是我…”

青阳道人看着卓姆羞答答的模样,露出一抹欣慰的笑,不由感慨道:“年轻真好啊…”

“师傅,你还是少说点话吧,好好养伤才是正事!”卓姆娇斥一句。

青阳道人却是收起了玩笑的口吻,正色道:“卓姆,等咱们回到灵虚山,之前遇刺的事休要与他人提及,也不要追究谁是凶手了。”

“为什么?”卓姆一愣,有些不解的问。

“有些事,你知道的越少越好。”青阳道人与卓姆错过目光,突然话锋一转,“对了,此次武朝皇帝下令让我们灵虚山取代大昭寺,你知道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吧?”

“知道。”卓姆点了点脑袋,同样收敛表情,正色道:“一年后,徒儿续任圣女,不但要管理灵虚山,还要管理回纥国其余六部。”

青阳道人颇为欣慰的看着她,目光中既有欣赏、骄傲,又夹着几分愧疚:“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将来等你来管理回纥国事,千万要记住一点,不要与武朝作对。”

“徒儿不会学大昭寺那帮老和尚,不顾将士百姓的生命。”卓姆并非那帮道貌岸然实则利益熏心的家伙,不过她还是好奇的问了一句,“师傅,其实这次大昭寺兵败,是不是出自那位的手笔…”

青阳道人眸光一颤,带着几分惊讶,说道:“什么都瞒不过你的小脑瓜。”

“不过,太聪明也不是好事,智者向来谨慎行事,为人低调。”青阳道人伸出苍白修长的手,揉了揉卓姆的小脑袋,“这做人呀,该聪明的时候要聪明,该糊涂的时候就要装糊涂。

忘了这件事,踏踏实实的为回纥国做一些实事,比什么都重要。”

卓姆连忙低头叩拜,认真的回道:“师傅教导的是,徒儿必当牢记于心。”

青阳道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了这么多,她突然感觉到有些乏了。与卓姆知会一声,然后闭上眼睛小憩片刻。

渐渐睡熟后,她做了一个梦。

梦中的世界被层层谜雾所笼罩,四周死一般的寂静,她挪动步子却不慎踩到了什么,低头一看方才发现,地上已是尸骸遍地血流千里。

突然,她觉查到了什么,本能的转身刺了一剑。这一剑没有刺到血肉,而是刺中了一块蒙面用的面巾。

这时,一道狭长的利刃从她身后的谜雾中探出,并一击刺穿了她的小腹。

她受到重创,连忙爆发体内的真元,数道气浪向四面八方扑去,偷袭她的杀手也不得不抽刀离开。

刹那之间,她回头看到了那张渐渐隐于谜雾中杀手的脸,气浪的吹拂下,他长发飞扬,露出一半白皙英俊、一半血肉模糊的脸。

最让青阳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张脸上有一道醒目的疤痕,还有两颗如野兽般散发着幽光的眼睛!

马车内,昏睡中青阳道人突然不安的微微抽动身体,额头上满是细细麻麻的汗珠子。

一旁的卓姆不时拿手帕为她擦拭汗水,看着青阳道人受罪的模样,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暗中攥紧小手,将这一切都藏进心底深处。

安南边塞距离灵虚山不过三日的路程,可距离帝国的统治中心京兆郡却足足有上万里地。

那官员委任状的期限是三个月,而从安南到京兆的路程快则一个月,多则两个半月,可以说时间非常充足。

虞戈一行三人沿着官路出发,白天赶路,晚上寄宿沿途的驿站。累了就在长亭里歇脚,顺便和过路的其他旅客聊一聊最近发生了那些新鲜事。

一路走走停停,不出两个月的功夫,终于到了京兆郡附近。

不凑巧的是,他们仨来的不是时候,正好赶上了雨季。

倾盆暴雨说下就下,大雾遮天蔽日,视野内远到青山蝶峰、近至绿树长亭,都在暴雨中隐没了原有的轮廓。

他们冒雨躲在就近的百里长亭中,在马棚处拴好马匹。虞戈生了一把火,三人围坐在篝火旁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这时,远处跑来了两名过路的汉子,一进来便向三人打招呼:“打搅了,三位小哥,能烦劳腾个地方,让我二人烤烤火吗?”

三人连忙靠坐在一起,给两名汉子腾出地方。二人一边道谢,一边脱去被雨水打湿的衣裳,架在篝火旁烘干。

这雨一时半会没有要消停的意思,五个人凑在一起,即便相逢陌路,也是一种缘分。

闲聊中,二人说起最近发生的一些趣闻。其中一位从永安来的汉子顿时来了兴趣,开口道:“你们还别说,最近这永安城还真出了一件大事!

内务府知道吧,是专门管皇帝腰包的地儿。听说宫里头出了贼,让内务府失窃了一样价值连城的宝贝!

这几日京中盘查的可厉害了,闹得是沸沸扬扬、举城皆知啊,最后,你们猜猜到底是谁偷的?”

听的人都摇了摇脑袋,说事的汉子也不想吊众人胃口,一拍大腿,声音徒然提高,说:“有人说啊,是陛下的亲外甥,李珏公子…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