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大秦相国夫人> 第56章 五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 五十六(2 / 2)

这次赵维桢是真的流下冷汗:“……王上也太抬举孟隗了!”

不过,这么一说,她也暗地松了口气。

谁能商鞅比啊?秦王也明白很难再出一个商鞅,如此说,也仅是表达国君的期盼而已。

“都说了孟隗没什么新东西。”

赵维桢嘀咕:“非得要臣说。下次孟隗就叫掌柜看好门前人往,王上再来,我就躲出去。”

说到这里,便又是恢复到日常玩笑般的语气。

君臣对话,回到了祖孙调侃模式。

秦王乐得往后一仰:“好啊,那你日后上朝也别插嘴,寡人看你这心直口快的小妇人忍不忍得住。”

调侃之余,老人也能分辨得出孟隗有些压力。

他也不忘称赞道:“虽无良策,却也是看到问题。秦廷臣工数不胜数,哪个敢如此同寡人直说秦律需修补?当年商君变法,据说一个两个反对声要掀翻屋顶,如今到好,各个只图眼前私利,若是再改,于他们来说没好处,便想着维持现状,没点眼光。”

赵维桢一番话,多少还是说进秦王心坎里的。

作为国君,他不在乎臣工大胆,怕的就是他们扣扣索索,想着赚自己的就成,不愿意说出有用的话语。

一众群臣没人说,却让一名女子说完了。

秦王一想,觉得嘲讽,又有些感慨。

幸好孟隗最终来秦,而非留在邯郸。秦王念及几年前的事情,又不由得感叹:“当年子楚为秦质赵,要是寡人事先得知,肯定也要安排一番。”

赵维桢有些茫然:“王上是指?”

秦王:“安排安排,子楚也是有机会娶你的。”

赵维桢:“……”

合适吗这!

从廉颇将军到平原君,如今再添上一个大魔王,各个都打她婚事的主意。虽然赵维桢明白在当下婚姻是除却血脉之外最稳固的联盟,但一个两个都这么想,搞得赵维桢哭笑不得。

“可是孟隗挺满意现在的婚事。”

赵维桢笑道:“绝非置喙子楚公子,只是若非吕不韦,孟隗恐怕无法坐在王上对面,与王上交谈。”

因为吕不韦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所以他不在乎世俗看法,也从不会轻视任何人。

换成其他任何人,赵维桢都不觉得对方会因“她想为官”而四处奔波走动。

“哦?”

老顽童秦王,立刻换上了听八卦的姿态:“都说孟隗彪悍,总是欺负不韦先生。如此看来,原来是打情骂俏、调风弄月,怪不得不韦先生听之任之,还享受得很呢。”

赵维桢:等会。

吕不韦怎么就享受了,赵维桢又没真欺负他,而且他又没有受虐倾向!

但要说赵维桢自己的看法——

嫌弃归嫌弃,赵维桢还是挺欣赏吕不韦的。

后世看来,这人就是一投机分子。要说治国,根据历史记载,他也没做太多有意义的事情。甚至是《史记》中写起他和赵姬搅乱秦国后宫那叫一个不客气,换做她是太史公,写这种八卦肯定文思泉涌下笔如神。

但吕不韦的政治眼光很好。

会站队、手腕灵活,脑子灵光。

如今穿越过来,至少能确认吕不韦和赵姬没那一腿。而且他有眼色,情商高,虽然赵维桢看不惯他假模假样,但她也不能否认,这对于吕不韦来说,是最有用的伪装。

“孟隗觉得……”

赵维桢侧了侧头:“男女之间,情爱不过一时。嫁娶婚姻,还有诸多其他因素,吕不韦他尊重我,这就比——”

“免了。”

秦王却是直接打断了赵维桢,调侃道:“孟隗这话,给寡人说有什么用?你若有真情,还是去给不韦先生说。”

赵维桢:“……”

秦王说完,还煞有介事地摇了摇头。

“唉!”他故意道:“当国君的,不止得管家管国,还得管公卿的家里事,可难死寡人咯!”

赵维桢:“…………”

噎死她算了!

见赵维桢欲言又止、气呼呼的反应,秦王大笑不止。

他挥了挥手,老侍人立刻上前,扶着秦王慢慢起身。

“不揶揄孟隗了。”秦王说:“寡人今日吃也吃好了,问也问好了,还是别在这里招惹人闲。政儿,拉上你弟,咱们走。”

赵维桢赶忙起身:“王上稍等,我去吩咐人去准备鱼和酸菜呀!”

秦王忍俊不禁:“宫里是缺鱼还是缺菜?真当寡人稀罕你那几口饭食不成!”

…………

……

旬日之后,一个夜晚。

赵维桢刚刚准备拆开发髻,吕不韦就直接跨进了房屋门槛:“维桢可睡下了?”

她的手一停,顿觉不妙:平日吕不韦拿腔拿调,绝对不会直接进门。

这大晚上的,肯定没好事。

她起身:“可是……”

吕不韦的语气还算镇定,但眼神却是有些仓皇:“宫中传来了消息。”

赵维桢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么快?

那天秦王来食肆,看他胃口不错、精神不错,分明已经好转了呀。

她知道差不多到日子了,也知道老人确实老了,可当时见秦王稷仍然野心勃勃、风趣调侃,赵维桢就不免多了一份希望:也许他就能活久一些,也许能活过历史记载的时间。

可是没有。

该来的还是来了。

虽则赵维桢只与秦王嬴稷见过寥寥几面,但他认可她,也给了她一个虚位得以入朝,算是有知遇之恩。

不能说有感情,但赵维桢绝对尊重他。

原来那日竟然是回光返照,亦是与这位著名国君的最后一面。

一时间,莫大的悲哀伴随着震惊席卷而来。

“维桢毋须悲伤。”吕不韦见她脸色变化,出言宽慰:“据说秦王是睡梦中走的。”

倒也不是悲伤……更多的是感慨。

她能提高秦国生产力,能让小嬴政提前回秦,但赵维桢再大的本事,恐怕也不能帮大活人延续寿命。

到了时候,离开的总会离开。

身边活生生的人,还是尊敬的长辈,就这么走了,赵维桢当然不会毫无触动。

而且……

再一回想当时秦王来食肆,其中含义又不一样。

他心有不甘,不甘心如此离开。无法完成一统夙愿,注定要抱憾离去的。

所以秦王稷才会选择出宫,找个人谈谈,给他一个希望。至少这样,离开时也会抱着希望走的。

而秦昭襄王选择了赵维桢。

这是给了她多大的脸面!

“我没事。”

赵维桢阖了阖眼,稳定心神:“接下来做什么?”

吕不韦:“烦请维桢换好衣衫,你我一同到咸阳宫去。”

国君去世,可是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但凡人在咸阳的臣工,都在听到消息后连夜出门。

吕不韦亲自扶赵维桢登上马车,直奔咸阳宫。

白日威严十足的宫殿,入夜之后更是笼罩上一种说不清的压迫感。马车走得快,便摇摇晃晃,赵维桢掀开幕帘,只见到冗长道路空旷且狭窄,两侧高高的墙壁,就像是要挤压过来般,令人喘不过气。

当吕不韦和赵维桢赶到咸阳宫寝殿前,秦国宗室、列位臣工,已经来了大半。

没人敢说话。

无声的死亡横亘在空气之中。

许是察觉出赵维桢的不自在,吕不韦面上不动,私底下却是轻轻碰了碰她的手。

冬夜极冷,他宽大的手掌却是温暖干燥。短暂的接触,让赵维桢一顿,侧首相对,后者眼底的关怀与宽慰难得显得格外真切。

待上许久之后,寝殿门开了。

赵维桢没经历过国丧,她本以为会是史官或者贴身侍人前来宣布情况,可厚重的宫门为宦官推开,跨过门槛的,却是个孩童的身影。

宫殿外,火光影影绰绰,拉长了嬴政的影子。

他踏着郑重的步伐,走出阴影,来到众人的目光之下。

嬴政的手中还捧着一把剑。

七岁的孩童面临无数双眼睛,却是丝毫不露畏惧紧张之色。嬴政面无表情地环视四周,而后朗声开口:“孟隗夫人何在?”

赵维桢心中一惊。

她猛然抬头,隔着遥远距离与夜晚昏暗光线,视线越过群臣,嬴政漆黑的眼眸仍然是与赵维桢的视线相对。

吕不韦轻轻推了赵维桢一把。

她这才回神,拎起衣袂,维持着镇定向前:“孟隗在此。”

嬴政费力地捧起手中的青铜剑。

“先王有命。”他朗声开口,孩童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论议夫人,不掌国事,不用刀戈,乃秦廷中立旁观之人。因而先王赠夫人诫剑,以为监督秦廷。待天下一统之时,由夫人亲自交予国君。”

赵维桢愣住了。

不止是她,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站在台阶之上的嬴政,垂下一双凤眼。

昔日在邯郸,旁人欺凌之时,赵维桢如何把秦剑交给他,嬴政便如何将秦剑交还回去。

稚嫩的嬴政扬声道:“还不接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