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清穿之咸鱼贵妃养崽记> 110、待遇(第一更捉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0、待遇(第一更捉虫)(2 / 2)

姨母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变……

胤礽不自觉想到从前的事情,倒是不至于为这点儿事吃醋。姨母给自己做的可比对小四多多了,起码没问自己要过银子。但小四掏的聘金,她收的毫不犹豫。

“笑什么?”康熙看着胤礽偷笑,忍不住问。

胤礽回道:“记得从前雨后非要找彩虹源头,汗阿玛还陪儿子胡闹。跟姨母如今陪小四胡闹一样。您说走一遭,儿子就不会犯同样的错了。”

汗阿玛陪着自己找彩虹源头,但姨母却让人在空中洒水,造出彩虹,让自己明白有些事情根本不用强求。

康熙失笑,只是从前看着还是庶妃的赫舍里氏陪着保成胡闹,当时看到保成眼中的兴奋跟亲近。自己才做了往日不会做的事情,却没想到几年下来,儿子却一直记在心里。

这么一想,康熙倒是没有再嘲笑,明萱跟胤禛在做无用功。

果然明萱回宫之后,还没坐下,凌普就来了,皇上经常会陪太子跟贤贵妃出去转转,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是对凌普而言不是秘密。

因此知道今日又出门之后,凌普就亲自去工坊催了,然后虽然只有几团,但还是拿到了贤贵妃要的线。

明萱看着凌普手里的线,让春妮拿了过来,细细看着。

略微带着膻味,且因为不熟练粗细有些不均匀,细羊毛线更是少的可怜。

毛线成功了,就这么交给康熙,明萱实在舍不得,之前就觉得应该跟康熙换点儿什么,现在看着毛线这个想法愈发强烈了。这本来是她留给胤礽日后的功勋,给康熙,着实不太想。

“就是要这个,多做一些,本宫有用。”说完明萱看着凌普开口道:“事关太子,你替本宫保密。”

凌普浑身一颤,连忙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几团线跟太子有什么关系,可任何一个能够让太子信任的机会,对他而言很重要。

凌普很上心,用了自己的人脉,将所有事情都掌握在掌控之中,原本做出毛线的几个匠人,也都被他控制了。

于是很快更加均匀,甚至带着阵阵花香的羊毛线就被送到了明萱面前。

粗毛线有些硬,明萱知道这是处理的不够好,但是羊绒线却柔软的很。

摸着羊毛线,明萱难得再次回忆一番,结果无果……

只有大概的针织方法,其他的,真的想不起来。

好在身边宫里有个小宫女在女红上面天赋满满,明萱说了几遍之久,她就能拿着两根竹签织的有模有样。

明萱赏了她一锭金子,她连夜就能织出明萱想要的围巾跟手套。

那手速……明萱只觉得好像残影一样。

有凌普不间断的送来的毛线,小宫女不间断的怜惜,终于在康熙万寿节之前做好了两套明萱想要的毛衣毛裤。

而明萱在这段时间终于想到了要给胤礽换什么了!为此她甚至找来了明史仔细研究。

明萱看到小宫女被自己摧残的不成样子,那脸上的黑眼圈可以跟滚滚媲美了,连忙再塞了两锭金子,让她下去休息。

“去歇一歇,让人给你揉揉手 。”说完还吩咐春妮,这几日给那孩子多补补,让她出门转一转,脖颈都给揉一揉。

小宫女虽然手都发颤了,可是看主子这么关心自己,顿时又觉得自己能成了,手里捏着金子,浑身充满了力气。

然后不管她再坚持,还是被明萱派人压下去睡觉了。

“姨母,你找我做什么?”胤礽刚下课,就看到乌兰姐姐在门口等着,就直接过来了。

去把这身衣服穿在里衣上面,然后穿个薄袍子试试……

胤礽不明所以,可姨母又不会害自己,看着她手里捏着一本明史,心有疑惑,还是照做了。

薄袍子下面就传了这个并不好看的裤子,但是姨母给的这套衣服很是轻薄。

胤礽以为会冷,但丝毫没有。

明萱让他陪自己在后花园转一转,突然道:“我让你汗阿玛再给你找一些师傅,你说怎么样?”

胤礽纳闷问:“我文武师傅加起来就有五六个,不少了。”

“我读明史,看到朱元璋给朱标光是文武师傅加起来,就有二三十个,还挑选了国子监的学子陪读,朱标在世之时,哪个兄弟敢造次?再说……你不觉得你学习过于容易了吗?时不时就超前学完了。”明萱开口道。

容易?姨母怕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可看着姨母一脸的认真,胤礽眨眨眼睛,觉得姨母想的很好,但是汗阿玛未必会答应。

看着姨母信誓旦旦的模样,胤礽觉得不让她试一试,她可能不会罢休,就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

今日不知怎么了,胤礽只走了两圈就觉得浑身发热。

“这天越发热了,往年这会儿。还要穿棉马甲呢!”胤礽擦着汗,轻笑道。

明萱撇他一眼,然后让他瞧瞧自己的厚马甲,开口道:“我身上穿的难道是样子货?”

胤礽浑身僵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萱:太子每天有时间教导小四,还有时间陪我吃饭聊天,更有时间应付他汗阿玛,甚至还动不动就能超前学完腾出时间,果然天才的脑袋跟凡人不同。

胤礽:姨母怕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每日读书读到深夜的我头皮有些麻。

明萱:我不会教,但是总有人会教,给太子跟朱标一样的待遇,是不是他长大后会更厉害?再多兄弟也不敢造次?

康熙:……

明萱:什么叫爱?什么叫把最好的给儿子?比起明□□,皇上您该学学了,保成差的太多了。

康熙:……朕不知道说什么了……

胤礽:这次姨母坑的是我?

ps:《明□□实录》“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及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与之论说”

朱元璋令詹同考察历代官制,选择勋德老成者兼领东宫官职,当时地位最高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汤和、胡廷端、廖永忠、刘伯温、章溢等朝中大臣均兼任东宫官职。

为了方便大臣在自己外出期间辅佐太子监国,朱元璋不在东宫不另设府僚。

而且,朱元璋下令挑选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几名国子监学生,陪伴太子读书。

国琦等人在谨身殿回答提问时,从容优雅,对答如流,朱元璋十分满意,对他们大加赏赐。不久又任命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将帝王之道、礼乐教化、以前朝代成败的经验教训、民间耕种收获等事每日说与太子听,以辅导太子养成良好的品德。

朱元璋还下令设立大本堂,收藏古今书籍,征召天下名儒轮流教太子和诸王读书,挑选有才能的年轻人当伴读。

pps:补充一点,关于裹脚,我的老家,很偏远很贫穷,我基本上没回去过几次,但是幼时被父母带回去的印象,老一辈都裹脚了。太奶奶那一辈据说没有不裹脚的,这还是偏远山村……因此好像农家裹脚的人也不在少数,越贫穷,有时候越愚昧执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