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换粮(1 / 2)

林青青和谢巍刚走进大队部的院子,就碰到谢宝山拿着茶杯从办公室里出来,看他们俩惊讶问:“你们怎么过来了?”

“大队长好,”林青青喊道,解释说,“我来找杨主任。”

为了给林青青记工分,杨主任特意跟谢宝山说过这事,所以他惊讶的其实不是林青青来大队部,而是谢巍跟她一起过来。

“我去知青点找林同志拿棉被,正好有事要找你,就一起过来了。”谢巍解释说。

谢宝山看到自行车后座上的棉被,看着谢巍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这样啊,你有什么事找我?”说着就准备转身回办公室,但他刚侧过身又顿住,指着一间办公室说,“杨主任在那间办公室里。”

林青青连忙应一声,对谢巍说:“那我先过去了。”

“嗯。”谢巍点头,看着林青青走进妇联办公室。

谢宝山原本要进办公室,察觉到他没跟上来,转身看他半响也不见他有反应,最后实在忍不了了,开口说:“你要不要跟进去?”

“不了。”谢巍回过神来说。

谢宝山气笑了:“你今天到底干什么来了?”

“没什么事,你中午回来我再跟你说吧,”谢巍跨坐在自行车上说,“我先回去了。”

说完不等谢宝山反应,踩着自行车就出了大队部的院子。等他人骑远了,谢宝山才回过神,气得都没脾气了,骂了句:“小兔崽子!”

骂完又看一眼妇联办公室的门,忍不住嘀咕,谢巍和林青青一起来大队部,到底是真有事还是献殷勤?

……

进了妇联办公室的林青青不知道外面兄弟俩的交锋,跟杨主任打过招呼后便商量起会议的事。

说到会议,就不得不提到妇联这个组织。

妇联成立于四九年三月,是党领导的为争取妇女解放而联合起来的各族各界妇女的组织。发展到今天,各省各市、各单位乡镇农村,都有妇联的踪迹。

看起来,妇联发展迅猛,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实际上在农村,妇联能做的依然有限。在那些偏远农村里,女婴被溺死、妻子被殴打、女儿被逼嫁人的事情常有发生。

就算是地理位置不算偏僻,社员衣食无

忧的兴丰大队,女人依然不受重视。大多数家庭里,儿子能上学读书,女儿却只能早早下地挣工分。等到孩子长大,为了儿子的彩礼,又将女儿匆匆嫁人。而等到女儿嫁人后,又会重复这样的道路,看重儿子,忽视女儿,仿佛人从一生下来,就因为身体构造被划分成三六九等。

而更可怕的事,绝大多数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所以在这里,想要捍卫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是非常困难的事。如杨主任,干了十来年妇女工作,也不过是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到被殴打的时候,那些女人反而选择了沉默。

杨主任也不甘心一生这样庸庸碌碌下去,也曾努力过,但人是群居动物,就算她劝动了一个人,可当那个人融入到群体中去,又会被群体同化。她能说动一个人,却改变不了所有人的想法。

这次林青青的事让公社周书记注意到了底层女性的艰难,在他的支持下,公社妇联陈主任准备大干一场,安排各单位各大队妇联干事,就这件事组织学习,进行讨论,以求从根本上改善妇女的境况。

但杨主任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她深知一场普通的学习讨论会根本没有用。是,她可以组织大队社员参与会议,可是听过之后呢?谁都不会放在心上。

坐下来后林青青问:“您之前是怎么给大家开会的?”

杨主任起身去柜子里拿出之前会议用的文件递给林青青,她快速翻了翻,文件主题都是围绕着妇女权益,内容撰写用词也算简单,但文件嘛,念起来难免枯燥了些。再听杨主任介绍的会议情况,基本是照本宣科读文件,也难怪社员左耳进右耳出。

听杨主任说完,林青青又问:“这次会议,您想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是这样的,公社妇联那边不是让我组织讨论赵春花事件吗?”杨主任说完顿了顿,看林青青点头继续说道,“你是这次事件的受害人,我想着这事别人怎么说,肯定都不如你来讲更让人投入。”

心里虽然不抱希望,但真做起来杨主任也想做好,做出成绩来。因此公社妇联将任务安排下来后,她一直在想这次会议该怎么搞。

最后还是她

闺女点醒了她,说:“赵春花事件的受害人林青青不是落户兴丰大队了吗?要是能请到她来讲述这件事,效果肯定会比拿着稿子念更好吧?”

听完闺女的话,杨主任如茅塞顿开,火速找到林青青,请她来商量会议的事。

“我想着等你讲述完赵春花事件,我再延伸讲一下妇女权益相关案例,希望能让大家有新的感悟。”这也是老套路了,过去十多年都是这么个流程。

林青青听后又问杨主任想要怎么延伸,杨主任便将自己打的草稿拿出来,对着林青青说起来。

这一讲就是十来分钟,讲完以后,杨主任一脸期待地看着林青青问:“你觉得怎么样?”

说实话,林青青觉得杨主任的计划有点问题。

倒不是说杨主任打的草稿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当了十几年妇女主任,组织过几十场会议,套路性的稿子还是能写出来的。

在林青青看来,杨主任的问题在于她太贪心。

她想通过这一次会议,将所有的问题罗列出来,告诉大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但是做了的危害,要承担的后果又没有说出来。

这样一来,听的人自然会厌烦,甚至不以为意,会议的作用也寥寥无几。

只是,虽然杨主任的态度很热情,但严格来说她们才刚认识,在拿不准杨主任的脾气前,林青青不免有些犹豫,思考着该怎么说出自己的意见。

而杨主任看林青青眉头紧锁,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虽然从她得到的消息来看,林青青没上过学没有多少学问,但那些文件林青青看得很顺畅,阅读中不见一丝凝滞。还有她问的问题,说起来很简单,但没点想法的人肯定问不出来。

短短的接触中,杨主任已经开始信任林青青,因此看她沉默不言,便说:“没事,哪里有问题你说,我们一起商量。”

林青青迟疑开口:“嗯……我觉得有点急了。”

“急?”杨主任面露诧异,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你的草稿里,涵盖了妇女工作的方方面面,很齐全,但一次性灌输给别人,很容易模糊重点。”林青青边想边说,“我觉得,提升妇女权益是一项长期工作,就像是水滴石穿,得慢慢来。”

杨主任陷入思索之中。

林青青提的问题,她心里真的不知道吗?

不,其实她是知道的,只是妇联工作长期没有进展,她已经失去了当初的踌躇满志,也失去了那种耐心。所以上面安排下任务,她一方面想做好,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不可能,到最后就做成了这样。

杨主任抬头问:“你说我们这次会议该怎么搞?”

“我想,先把您后面补充的,和赵春花事件不相关的细枝末节删减掉,如果这次会议成功,您以后可以再组织相关话题的会议,反正来日方长。”

听前半句的时候,杨主任还有些迟疑,等听到后半句恍然大悟。

对啊,她又不是明天就不干妇联工作了,这次要是搞得好,组织下次会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是因小失大搞砸了这次会议,下次再搞也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小林你说得没错。”想通之后,杨主任对林青青的称呼从“林同志”,变成了亲热的“小林”。

定下大概方向,两人又开始讨论如果只针对林老太这件事,会议该怎么展开。

杨主任是想让林青青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再说一下林老太母女的下场,以达到让人引以为戒的目的。

但林青青觉得这样还不够,借腹生子这件事还是有点个例了,一般人不会想到,也很难找到对象实施。而且在林青青看来,与其警醒施害者,盼着他们良心大发,不如提醒受害者,告诉他们面对逼迫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靠人人倒,靠山山跑。”杨主任琢磨道,“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说刚开始询问林青青意见时,杨主任需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要相信林青青,在聊了这么久之后,她已经能完全相信林青青了。

甚至,因为面前的小姑娘,自己的事业可能迎来转机也说不定。

林青青心里的确有些想法,说道:“您说让我讲述自己的遭遇,但我觉得那些事不足以让和我同样遭遇的女人明白,她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反而是我离开林家,孤身一人落户到兴丰大队,对比以前的日子,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条路不那么正确。”

林青青落户兴丰大队后,杨主任的确听到过类似的声音,她神情严肃

起来,说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对比。”

“怎么对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