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复习(1 / 2)

决定参加高考后,林青青将更多时间放在复习上。

不过她毕竟有工作,上班的时候抽不出太多时间看书。而家里虽然有李杏芳照料,但她总不能把孩子完全丢给婆婆管,回家后要给女儿洗澡,晚上哄她睡觉,所以只能在闺女睡着后见缝插针地学习,于是林青青房间熄灯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

睡眠不足加上夏困秋乏,一段时间后,林青青每天下班回来都有些精神萎靡。

李杏芳看在眼中,这天吃完饭的时候跟林青青说:“要不晚上让曦曦跟我睡吧?”

“怎么了?”林青青正抱着闺女喂她吃鸡蛋羹,听见李杏芳的话动作一顿。

“我看你这段时间精神不大好。”李杏芳委婉说道。

林青青先是愣住,很快又反应过来。

李杏芳房间是从餐厅进去,她睡的主屋则是从客厅进。而李杏芳总是睡得很早,就算夜里爬起来上厕所也不会经过主屋。所以看到她精神萎靡不振,就以为是谢曦晚上闹腾得厉害,吵得她睡不好觉。

实际上谢曦晚上不怎么闹腾,只要白天午睡别太久,晚上她总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偶尔晚上醒了,哭也就一会,冲瓶奶粉喝饱了倒头就睡。

林青青解释说:“曦曦晚上很乖,我最近没睡好是因为在复习看书。”

“看书?看什么书?”李杏芳疑惑问。

“高中课本。”林青青说道。

李杏芳更疑惑了;“你看高中课本干什么?你要读高中?”

林青青摇头说:“不是,我想考大学。”

“大学?高考不老早就停了吗?现在都要公社大队推荐才能上大学。”因为谢宝山当着大队长,李杏芳知道这些事,就去年他们大队还有人通过工农兵名额上学去了。

“是停了,但八月份北京开座谈会,有人提出要恢复高考。”

这李杏芳就不太清楚了,就是心里觉得有些奇怪:“那高考,说恢复就能恢复了?那你这么辛苦复习,要是没恢复怎么办?”

林青青没有信誓旦旦跟李杏芳说高考肯定会恢复,只说:“高考要是真恢复了,我这叫未雨绸缪,到时候直接去考,说不定能上大学。要是没恢复,说不定以后还有别的进修机会,再说知识学了是我自己的,肯定没坏处。”

这话听着也有道理,但……李杏芳问:“那你这阵子都要这么忙?”

“今年一直会这么忙吧。”林青青含糊说。

李杏芳想着嘱咐说:“你晚上尽量还是早点睡,别熬夜,要是曦曦吵就让她跟我睡,反正我白天在家也能补觉。”

谢曦虽然不太懂李杏芳的话,但知道吵不是好词,看着李杏芳一脸不满说:“曦曦,不,吵吵!”

林青青嗯了声,又舀了一勺鸡蛋羹到闺女嘴边,笑着说:“曦曦不吵,曦曦吃吃,啊!”

小姑娘张开嘴巴,“嗷呜”吃到勺子里的鸡蛋羹。

……

林青青不光自己备战高考,还给李娟、何小丽寄去了报纸,告诉她们高考可能恢复,让她们提前考虑清楚,如果决定参考最好现在准备起来。

报纸寄过去没多久,两人陆续寄来回信,信里两人的选择大不相同。

拒绝舅妈介绍的对象后,何小丽这两年频繁相亲,却单身至今。也不是没有心动过,今年春天她认识了一名男同志,对方在革委会工作,何小丽对对方很满意,两人试着接触过一段时间。但不知道从来传出风声,说她跟很多男人相亲过都掰了,也不知道是别人有问题还是她有问题?

这话虽然打了问号,但既然强调是她频繁换相亲对象,在别人看来自然是她有问题。原本对方家庭对何小丽挺满意,上门红包也给得丰厚,对方母亲还几次表示希望两人早点结婚。结果闲言碎语传出来,对方家里就变了态度,最后两人也崩了。

而她和相亲对象闹崩更像是印证了什么,谣言越传越烈,很长一段时间里,何小丽都觉得别人都在对她指指点点。

但这不是最让她难过的,让她真正感到心灰意冷的是父母的态度。

她弟弟明年就要高中毕业了,因为成绩普通,基本不可能被推荐上大学,这样一来,他们姐弟俩肯定要有一个人下乡。她娘舍不得儿子去吃苦,所以从去年就开始旁敲侧击告诉她,说她能进招待所是因为弟弟年纪小,现在弟弟长大了,她该把岗位让给弟弟下乡去了。

之前她和革委会的男同志处上对象,她娘不但不高兴,反而表现得很紧张,变着法子劝她,说她年纪小,跟对方认识的时间太短,别着急结婚。后来对方来家里,他们也表现得不冷不热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她爹娘反对,说不定她和对方已经定亲,只等着年底结婚了。

后来她流言缠身,和对象闹崩,她娘虽然安慰了她几句,但每次说到最后都会变成,她如今名声不佳,留在公社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不如下乡去,别人长久不见她,流言自然就散了。到时候看能不能托关系给她找份好工作,再相个合适的对象结婚生子。

至于工作,她娘身体不好,妹妹年纪太小,自然是让快高中毕业的弟弟来顶。

如果何小丽再小几岁,被亲娘一哄说不定就放弃工作下乡了。但招待所虽然不是什么大单位,但形形色色的人她都见过,她已经不是当初好哄骗的孩子了。

因此,当她听到她娘那些话,心里不但不觉得安慰,还觉得很心寒。

心理阴暗的时候,她甚至忍不住想,说不定那些流言都是她娘散步的,而目的只是为了阻止她结婚。因为她一旦结婚,下不下乡就不是他们一家的事了。

只是何小丽不敢去验证,她心里总存着一丝念想,盼着她爹娘只是偏心,但他们心里还是有她这个女儿的。

但欺骗只能一时,不能一世。

不管何小丽怎么自我催眠,在别人的指指点点,在母亲的一次次劝说中,她开始感到窒息,想要逃离家庭,甚至逃离公社。

所以接到林青青的信后,何小丽第一反应是欣喜,她在信里一遍又一遍问林青青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又有些担心她只有初中学历,无法参加高考。

如今是九月份,恢复高考招生的相关文件还没有下发,因此林青青没说得太肯定,只说如果高考真的恢复,她现在开始复习,考上的几率总比文件下来后开始复习要大。

其实因为当初林青青的话,过去几年里何小丽并没有放弃学习,这几年把高中课本都翻烂了。所以看到林青青的回信后,她很快下定决心备战高考。

不管有没有机会,她总要试一试才甘心。

而李娟的想法和何小丽不同,就算高考恢复,她也不打算参加高考了。

做出这样决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她离开学校太久,就算复习也没信心能考上。

二是因为她年前跟吴海源结婚了,四月份的时候查出怀孕,一边养胎一边工作,实在没精力复习。等孩子出生后,养孩子时间只会更少,就不打算再折腾了。

三则是因为她目前在兴丰服装厂当销售,每个月工资津贴不低,而且吴海源的工资津贴寄回来全是她收着。她对目前的生活基本满意,没想要太大改变。如果非要说改变,顶多是盼着吴海源级别早日升上去,到时候她申请随调,一家子早日团聚。

看完李娟的回信,林青青心里虽然觉得可惜,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李娟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想有太大改变也很正常,因此没有说什么。

……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二日,□□批转《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中规定,废除推荐制度,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1]

消息一传出,举国沸腾。

那阵子林青青走到哪里,听到的第一句话都是:“哎!你听说了吗?国家要恢复高考了,听说考试就在十二月份!哎呦这才两个月时间,哪里够复习嘛!”

好些人嘴上说着时间不够,犹豫要不要报名参加高考,背地里已经翻出以前的旧课本开始啃。开玩笑,考上大学就能鲤鱼跃龙门,再难也要上!

一时间,各单位人心涌动,青山百货公司也是一样。

虽然青山百货公司搬场地以前的职工大多是顶岗进来的,一干七八上十年,离开学校多年又年纪大了,大多没起心思参加高考。但搬场地后招进来的员工基本是初高中毕业生,年轻不说,离开学校还没几年,想参加高考的人不少。

这些想参加高考的人中,有的对自己没信心,所以重心还是放在工作上,下班回家后才会看书复习。但有的人更渴望上大学,早上看晚上看上班时间也在偷偷复习,严重的甚至影响了工作。

为此高主任差点决定开大会严厉批评这种懈怠工作的行为,但在临通知前被林青青劝住。

作为百货公司总经理,林青青非常不认可这种为了学习影响工作的行为。但作为一名备考生,她也能理解员工的焦灼,而且她觉得高主任直接在全公司会议上批评这种行为,很容易将单位和个人对立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