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女主独美,逆袭人生[快穿]> 第65章 国球无双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国球无双65(1 / 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复杂的。

比如郭明雨和她的室友。

郭明雨从小就在沿海的省城长大,也是从小就学乒乓球的,现在举家搬迁到川省,自然就转到了川省的省队,今年十七岁,年龄不小,距离进入国家队还差那么一点,但每年都是这么一点。

这让她的心态逐渐扭曲。

在沿海待过,再来这大山深处,自然能感受得到两地的差距,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郭明雨都觉得这儿和以前的地方比不了。

她更嫌弃的是一个寝室的舍友,郑小鹿。

郑小鹿虽然也十六岁了,但瘦瘦小小的,跟营养不良一样,看起来估计就和十四五岁一样。

她是真的从偏远小村子里一步步走到省队来的,刚来的时候没什么文化,东西也破破烂烂的,郭明雨有她当室友,当然嫌弃万分。

尽管后来郑小鹿总是把衣服被套都洗的干干净净的,郭明雨还是觉得她不身上不干净,谁知道有没有带什么细菌。

她们两个人住在最后一间空宿舍里,郭明雨出生好,家里有钱,自然不缺朋友,她也算这群人里面年龄较大的,和别的宿舍的人玩的挺好,虽然不喜欢郑小鹿,但让她能留在这个宿舍的原因很简单——

这间宿舍只有她和郑小鹿住,四舍五入就只有她一个人住,她的东西可不少,大大小小买了很多,四个人的空间,她一个人就可以占三个人的地方。

全运会要来了,作为队里的重点栽培对象,她的目标是通过这次的全运会,在乒乓球女单项目上表现出自己的实力,方便申请进入国二队。

但谁知道,今天训练结束后刚回来就被告知,要她换寝室。

一开始,郭明雨以为是郑小鹿因为上次被她们恶作剧弄湿了床被来告状了,她还想着回去要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告密者,叛徒。

结果宿管告诉她,是因为有三个女生要搬进来,正好,另外一个寝室上个月走了一个女生,郭明雨可以搬过去,这样郑小鹿的寝室就能空出来三个床位,给那三个回来的。

“你说什么?”

郭明雨讽刺地笑了起来,“别人来了,就要我搬?他们怎么自己不找别的地方住。”

“你住的地方是唯一的空寝室了,而且,”

宿管阿姨瞥了她一眼,郭明雨平日里表现得实在是有些难以管理,虽然郑小鹿没说,但是她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而且郑小鹿还感冒了,宿管也是有自己女儿的,看不惯这些有钱孩子欺负人,这次正好借着国家队的人回来,给她换个寝室,免得两人以后再寝室里再闹问题。

而听到对方是国家队回来的人之后,郭明雨非但没有接受,反而更不依不饶了,“就因为他们是国家队回来的?国家队回来的就那么金贵?我管她是什么队的,是不是世界冠军,总不能就这么欺负人吧?”

郭明雨自从转过来,成绩就向来都很不错,而且马国力教练和她父亲关系很好,也很照顾她,她很自信,自己将是这次全运会的主力队员,一定可以让国家队眼前一亮。

那些比她先进国家队的,只不过是运气好,实力不一定有她好呢!以后就要让她们给自己让寝室!

郭明雨很自信,自信得有点过头。

宿管知道她不会轻易搬,但她对付青少年叛逆时期的孩子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比如,先斩后奏。

“你愿不愿意都一样,我下午已经叫人把你的东西搬去那个寝室了,你现在回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等人家住进来,你再来找我,我可找不回来。”

听到这话,郭明雨脸色一黑,朝着自己的寝室冲了回去。

宿管还在她背后嘀咕,“就是当年程路教练的亲戚程思思,都没你这么骄纵,现在的孩子,只顾体育教育,不顾素质教育,可真不行,那么多东西搬了一下午,给你免费搬了还不愿意。”

果然,郭明雨回去一看,宿舍里东西被搬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垃圾,郑小鹿在她之后推门回来,被郭明雨莫名其妙骂了一顿。

郭明雨骂完,还踢了一脚墙边郑小鹿的热水瓶,直接把那个年久又陈旧的热水瓶踢坏了,但她没看,转身摔门走了。

省队的补贴当然是有的,但是她刚进没多久,上个月的补贴全都寄回家里帮助减轻家里的压力,这个月的还没发,而且省队管吃管住,发的补贴比体工队或者体校少多了。

算了,就一阵子没有热水用,也没关系。

她刚刚收拾好,就听见背后门又响了。

郑小鹿本能一躲,然后才是回头看,见来的不是郭明雨,长长松了一口气。

先进来的是一个有点胖的女生,但两只眼睛弯弯的很可爱,看着也面善,还有一个面相有些冷的女生,比前一个高一些,扎着高马尾。

她以为就这两人了。

那个有些胖胖的女孩回头喊,“晴儿妹,快来,咱们有新室友了!!!”

有些冷面的女生说,“小声点,你别吓着人家。”

紧跟着这一声喊而进来的人身形修长,短发,背着一个包,双手放在包带上,手腕素白好看,一如她握着球拍时的样子,而她的目光正扫来扫去,打量着寝室内部。

那五官,那眼睛,那头发,那身形——

郑小鹿觉得自己在做梦。

那不是电视机里的人吗?

那不是挂在省队最显眼的一栋楼上,超大海报的主人公——

常晴吗??!

众所周知,开会这种事情,必然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结束的。

会议不散,俞近识就还不能走。

场外指导的事情说完了,就该说后面的其他事情,比如,派谁去参加在省外举行的全国运动会。

张力走不开,主要带队的就是男队的教练,老王,随队的是马国力、俞近识。

这次比赛,领导们更重视的还是女队的成绩。

毕竟何虹,常晴,黎海燕三个国家队的,何虹和常晴以前双打的成绩还不错,又刚刚拿了双打的世界冠军,无论是哪个项目,看起来都很有把握。

男队就不一样了,一个骆景能带得动团体赛吗?

骆景的双打的确是不错,但那是和戚无配,戚无人家现在是苏队的宝贝,到时候赛场相见,只能是对手。

苏队不愁没有人才,川队就不一样了,没人和骆景配过双打,这一个月的时间得从头练起!

男子项目派谁去倒真是让人很难抉择,不像是女队,用脚想也知道国家队这三个肯定保送了,那马国力作为女队教练,肯定要推荐一个自己手底下的主力。

“郭明雨,十七岁,虽然年轻,但是潜力不错,我们正在大力地栽培她,如果这次能让她上团体赛,和另外三个队员打出一片天,说不定咱们队又可以多一个国家队选手了!而且,她以前在沿海那个省队里打过全运会,虽然最后成绩不理想,但那个时候毕竟还小,现在无论是从年龄,体力,还是经验上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

这也是张力和其他领导想要看到的,在这一点上,他们和马国力没有分歧。

张力已经当上了女队总教练,郭明雨如果能进国家队,既是马国力的成绩,也是他的成绩。

“那女队这个名单,如果没有异议,就这么定——”

张力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有异议。”

他转头一看,好家伙,俞近识?

俞近识想干什么?他手底下一共也就两个人,黎海燕是张力以前带的,虽然现在在国家队有别的教练,但和张力的关系和感情还在,俞近识总不能因为这个不满意吧?

但俞近识就算是想换名单,他也没有别人可以换啊!

张力一个,马国力一个,他两个,怎么算,都是他俞近识比较划算。

张力是太久没和俞近识接触了,在省里,又总是和马国力这样的人交锋,所以一时竟然没有反应过来,以俞近识的性格,这些事情是他从不会考虑的。

“小俞,你这就有点情绪化了,咱们论事实讲道理,让你当场外指导,让你带两个亲传弟子去参加全运会,为省里争光,我们都没有怨言,场外指导的事情也随你安排,给你让步了这么多,你能给咱们领导保证,团体赛拿一个金牌回来吗?”

马国力这话拉的不是老王,是在座的其他领导。

老王是猪队友,但是领导就不是了。

领导们当然是乐于见到俞近识许下承诺的,因此也都看向了俞近识,等他表态。

“就是因为这次比赛,我的责任重大,而且,你们都想看他们拿金牌回来,单打也好,双打也好,团体也罢。”

俞近识不喜欢算计,不代表他看不穿算计,马国力的意思无非就是,你要么就下一个保证,赢了当然好,赢不了,以后你在省里也就没有发言权了。

要是不想下这个军令状,就少那么多意见,老实听着就行。

但是俞近识是那么好坑的吗?

“要我下承诺也行,”

俞近识扫了一圈,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说,“团体赛至少拿一个金牌回来。”

当年带队出去纳威亚,他也是这么和陈钯说的,至少带一个冠军回来。

结果,女子单打冠军常晴,男子单打冠军骆景,还有之后的双打、混双冠军,不只是拿到了国际少年赛,还拿到了美国公开赛的冠军,还有之后数个公开赛……

男团不说,女团里有何虹和常晴,就已经有了一拼的力量。

常晴和骆景的混双更是不用说,从参加比赛以来,从无败绩,一路直接冲上世界冠军的巅峰。

单打或许全国赛会爆冷,会出现黑马,但是混双绝不会,因为双打需要两匹黑马,还是默契十足的两匹黑马。

他对这几个队员有信心。

但是这不代表俞近识会白送对方一个承诺:“但要我说出这句话,我有一个条件。”

领导要的就是这句话,只要能拿金牌,能拿冠军,别说一个条件了,十个条件都答应他!

这可不是马国力想要的,但是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法插嘴了。

而且,他心里也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俞近识接着说。

“想拿团体金牌,不是我一个场外指导说拿就能拿的,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上场的运动员,只有我们选出,派出了最合适,最有实力的运动员,我们才有可能拿到更多项目的金牌。”

一旁的张力似乎想到什么,忽然反应过来了,但他却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了。

能不意外吗?本来团体赛,俞近识的两个亲传弟子上场已经是稳稳的事儿了,黎海燕去了,张力没能去,最后当场外指导的还是俞近识。

但是如果他真敢说出来,那最后的结果谁也控制不住,未必最后选出的人就一定是对俞近识有利的。

俞近识是真敢说,“我的条件很简单,三天后举行全运会的队内选拔赛,分组循环对打,检验队员的单打和双打水平,无论是团体赛的名额,还是单打比赛的名额,都按照选拔赛的成绩顺次选择,无论主力还是陪练,有实力就能上场。”

马国力:??同归于尽?

张力叹了一口气,俞近识在会上说的话不多,但是每次都是直击要害,总是引起争议,而这些话,也让他想起俞近识的性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