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 第92章 【第09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第092章】(1 / 2)

第九十二章

虞清娴当即便回复了信息,然而等待了许久也没等到谢蕴发过来的信息。

虞清娴叫出系统,系统表示这个子系统是刚刚研发出来的,具体情况它也不知道。

虞清娴揉了揉额头:“所以这个守护系统是开发来干啥的?”

系统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个小毛巾捂在眼睛上,夸张的哭了起来:“主系统说你跟谢蕴这生生世世永相随的爱情实在是太让统感动了,他实在是不想你们每个世界都费时费力去寻找彼此,就开了个后门做了个子系统。”

系统说的话虞清娴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信,原因与它,它的表演实在是太过浮夸了,一点儿也不真心:“说真话。”

系统也没想着瞒虞清娴,它把小毛巾一收,浮夸的表情变成了正常模样:“上一个世界宿主你过了一辈子,我们主系统就加了一辈子的班,它把全部系统的后台全都自查了一遍,一直到你们相继去世它都没检查出谢蕴为啥能锁定你的位置的原因来。”

“主系统为了保住自己的一世英名,只能临时写了个守护的子系统出来。要不然传出去他的名声可就没有了。”哪怕主系统是系统的姑父也阻挡不了系统那快要溢出来的幸灾乐祸。

它姑父贼牛逼了,这么多年来能让他姑父吃瘪的人也就这么一个,系统就觉得格外兴奋,连带的对谢蕴也升起一丝丝崇拜。

系统虽然还算是新手,但他是有很多系统前辈的,在他们漫长的系统生涯中,他们就没见过谁能像谢蕴那么牛逼的人,能躲避系统屏蔽,每一个世界都能精准的找到宿主。

虞清娴但笑不语,但内心里对系统的猜测却越来越多。

她的系统无疑是个小智障,智商是不太够的。之前的那几个世界里,在后来信息发达的时候,她对于系统这一类的文章看得并不少,在大量的系统小说中总是会夹杂着几本学术论作。

因为那实在是太少,这几个世界下来系统都没有发现。

相比起那些小说中的智能系统,她的系统似乎太过于人性化了,她就没见过哪个小说的系统还会结婚的。

根据这么些年里从系统那里套出来的只言片语可猜测出,她的系统并不单单是个人工智能。但具体是什么东西,还得她去慢慢探究。

虞清娴不着急。总有一天,这个系统的神秘面纱会被她一点点揭开的。

谢蕴发出一条信息后边再也没跟虞清娴联系过,虞清娴在最初着急两天后将其抛出脑后。她现在要做事情还多着呢。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走过,稻谷割完了,时间也走到了月底。知青们也到了领取口粮的时候了。

依旧如同上个月一样,每人有二十斤的粗粮,这些粗粮是大队先赊给知青们吃的,等到年底再算工分,多退少补。这是姜永明等老知青们跟大队部谈的条件,因为在他们刚下乡的第二年,他们拿了一整年的口粮,都还没吃,口粮就被人趁着晚上偷走了,知青们相当于一年白干,为了防止这中事情发生,知青们跟公社就达成了每月先支付口粮的共识。

无论在什么年代,发工资这一天都是让人欢喜的。知青们从月底就盼着这一天了,大家说说笑笑的去大队部登记领粮食,领完后再一起结伴回去。

大家都知道知青们今天要领口粮,一个个搬着凳子坐在家门口,看见相熟的知青就停下来说几句话。大家走走停停的,整个村子都变得热闹了起来。

到了知青点,大家如往常一般把粮食聚集在一起,由姜永明登记在册后锁进知青院里的一间小屋中,每天再由做饭的人取出来分配。

每天的生活饭都是放在各自的饭盒里统一蒸熟的,也不会出现谁吃得多点谁吃得少点的矛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知青点做到了一定的公平。

而这一切都是姜永明的功劳。虞清娴回想了一下姜永明后来的人生轨迹,他到后来好像做了法官。

虞清娴想,以姜永明的性子,他做法官必定也能公平公正。

知青点的大家性情都不错,这么些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对这个制度提出来过异议,也从来没有二十斤口粮吃不到月底的情况。

最后一袋粮食入库,姜永明看着名单皱了皱眉:“姜晓甜的粮食呢?”

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姜晓甜也领了粮食的,我看到了。”说话的是男知青,名字叫做李永忠,今天领粮食时姜晓甜就排在他前面。

姜永明想到刚刚在院里看到过姜晓甜,便去敲姜晓甜的宿舍门,没多大会儿,姜晓甜便开门出来了:“找我啥事儿?”

自打姜晓甜成功的贿赂到郭寡妇以后,郭寡妇通过他们郭家那边支部书记的关系把她调成了大队里的农具保管员,每天就在仓库里看看农具,给社员们发发农具,到了晚上再等着社员们把农具还回来。

这个工作工分是低了点,但体面又清闲,姜晓甜满意极了。这一个月里她在知青们面前都是昂着头挺着胸的。因为这儿,罗新兰没少在背后说她瞧不起人。

姜永明捏着手里的本子:“我们在统计下个月的口粮,就差你的了。”

姜晓甜哦了一声,说:“我忘了跟你们说了,我这个月不跟你们吃饭了,我跟郭海平他妈说好了,以后我跟他们家搭伙。”

姜晓甜说完,又看了虞清娴一眼,朝她挑衅一笑,后退一步进屋,关上门。

那个挑衅的笑容刺眼极了,虞清娴希望再过一段时间,姜晓甜还能笑得像今天一样灿烂。

姜永明捏着本子的手青筋暴起,过了几秒,他又放松下来,转身回了厨房。

“姜晓甜的话你们都听见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梁洁最先开口:“能有啥想法,啥想法也没有。咱们在知青点凑一起吃至少能吃饱,在外头跟人家搭伙,吃不吃得饱还两说呢。姜晓甜天真我们可不天真。”

跟老乡搭伙吃饭的事情知青点的知青们又不是没做过,就像梁洁说的,他们的口粮在知青点至少还是自己的,每天吃了多少粮食自己心里都有个数,他们算计着吃,能在吃饱的同时保证能熬到下个月的口粮发放那一天。

跟老乡搭伙想吃饱就做梦吧,一个外来的,到了人家家里去吃饭都是客随主便的,主人吃什么,知青就得跟着吃什么。知青一个月二十斤的口粮,能吃进肚子里十二斤已经算是个老乡家厚道了。有些知青甚至连一半都没吃到,吃不饱就算了,还连提都不能提。

一提这个事情,老乡们便会哭诉知青不识好歹,自家做饭又是废柴又是废水的,这些都是功夫都是钱。这的确是一笔糊涂账,在知青们吃了亏以后就学聪明了。他们一合计就决定自己开火,不受这老乡家的窝囊气了。

姜永明咋也没想到他们当初费劲口舌费劲心思跟老乡们的周旋到现在被姜晓甜说破就破了。他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