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至尊女相弃倾城> 第二百八十六章 意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六章 意义(1 / 2)

“那他是不是就得受罚了?”文溪问。

左良点点头。

“无忧真聪明!”文溪赞叹道。

“聪明是够聪明……只是,不知道她能不能狠下这个心!”廖昂轩轻声说道。

听了他的话,左良也点了点头。

他们正说着,忽然听梧桐在屋门外说道:“侯爷,郡主,有人过来回话了。”

“进来。”左良应道。

门一推开,被左良派出去跟着允臻马车的小厮走了进来。

“看清楚了?”左良问。

“是。看清楚了。马车一直驶到了贤王府西角门外的一处小院。虽然离的不近,但我确实是看到陆大人被人扶了进去。”

“贤王府?她怎么……”文溪有些意外,开口想问,却被左良的眼神给打断了。

“门外可有人守着?”左良继续问道。

“有。小的没有细看,但是就前门那里,也是五步左右就一人的,那小院看上去像是个独院儿,应该是四周都布了人的。”

“好,下去吧。”左良挥挥手说道,“去帐房儿那儿,领二两银子。”

“多谢侯爷。”小厮说着就准备出去,走到门口那儿,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停了下来,说道:“小的还有件事要说。”

“说。”

“小的准备回来的时候,见那院子里出来了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守门儿的却没有阻拦,小的有些奇怪,所以就耽搁了一会儿,不多大功夫,那孩子好像是从哪里买了吃食回来,进去的时候,那守门的连查也没查,就放进去了。”

“哦?”左良看了看廖昂轩,廖昂轩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哪里来的孩子。

“好,你下去吧。”文溪替左良把小厮打发了出去。

“哪里来的孩子呢?”廖昂轩自言自语的说道。

“看来,应该是贤亲王给送过去的吧。外紧内松啊……”左良边说边思索着。

“这算是好消息么?”廖昂轩问道。

“应该算是吧。你出来的时候也不少了吧?”左良问。

“你和公公才去上朝,他就过来了。都在这儿耗了半天了。”文溪说。

“早点儿回去吧。眼下,我们也只能让自己放宽心,保证自己无病无灾的,这样才能让无忧安心。”

廖昂轩点了点头,叹着气,离开了左家。

廖昂轩走后,文溪问自己的夫君:“真的有那么让人放心么?”

“怎么可能放心!这天底下什么地方都可以打点,就是贤亲王那里打点不了。他把无忧扣在手里,只怕不单单是因为对无忧心存眷顾那么简单的。只怕,他是想利用无忧做更大的文章!”

“那怎么办?”文溪问道。

左良轻轻的抚了抚文溪的头发,说道:“文溪,你现在有几个月了?”

“先生说有两个多朋,怎么了?”

左良叹了口气,说道:“我给岳父写信,这一两日,你就准备起程,回去……”

“为什么要赶我走?”

“怎么会是赶你走?”左良皱着眉,“接下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我不想你,也不想我们的孩子在这其中受到什么伤害。回到你父亲那里,至少你还是平安的……”

“不!我不会回去的。”文溪很坚定的说道,“我阿爸说过,妻不是妾,妻与夫就是一体的,不管你有什么事,我都会陪着你……再说了,我若走了,谁在家里保护着婆婆?”

“文溪……”

“这一次,我绝不会听你的!”

看着自己倔强的小妻子,左良觉得无奈,但也觉得很是幸福……

……

蓝萱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近傍晚,小幺此时正坐在自己不远的地方,看到蓝萱醒了,小幺忙走了过来。

“公子,您醒了?”

蓝萱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指着桌上的水杯。

小幺点了点头,给蓝萱倒了杯温水,然后,又从一个小盒子里拿了个根苇管出来。

“用这个喝吧,免得你费力。”

蓝萱一笑,点了点头。这杯温水,到了蓝萱这里倒像杯甘露一般的,蓝萱一气把整杯水都饮了下去。

小幺伸出手,试了试蓝萱的前额。

“还是热的很的。怎么办?”

蓝萱摆了摆手,说道:“不妨事。再吃丸药,过了今晚,就没事儿了。不过,今儿晚上,得辛苦你些了,若是我热的大了,就用酒给我擦一擦……”

“是。我知道了。”

蓝萱苦笑了一下,问:“在我这里,包子可不是那么好吃的。若是想走,还是尽快吧。再晚了,只怕你就走不了了。”

听了蓝萱的话,小幺一笑,说道:“今儿咱们不吃包子,吃粥。我刚刚还去外面给您买了些清淡的小菜回来。先把粥喝了,然后再吃药吧。”

蓝萱叹了口气,心里想着:又是一个认死理的孩子。

然后她冲着小幺点了点头:“好,咱们先吃饭。”

允臻送过蓝萱之后,没有回王府,而是按照原路返回了皇宫。

当然,这一次他要见的人,不是皇上,而是太后。

打发出去宫女之后,允臻说道:“今儿朝上的事,太后也听说了吧。”

“哀家已经知道了……你怎么把那个祸害留在自己手里了?”

允臻很不满自己的母亲用“祸害”两个字来形容蓝萱,皱了皱眉,然后说道:“我设的局,自然由我收尾。而且,无忧在我手里,可以牵制很多人。这个太后就不用操心了。”

太后叹了口气,说:“好。这事儿,随你。”

允臻站起身,走到架子边儿,拿起一个琉璃摆件,在手里把玩着,然后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可是,太后,有些别的事情,就需要您出马了。”

“什么事?”

允臻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个摆件,说出的话也好像那件事情与自己根本无关一样的。

“那个邱实今儿已经死在大殿上了。皇上虽然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已经动了气。再加上,我把蓝萱扣在手里,皇上只怕是坐不住了。”

“你是说……”

“按照我们原来计划的调动,因为邱实把事情办坏了,所以才停下来。现在只怕又得重新调动一次了。但是,这一次不能那样明目张胆的,动作要轻,眼下,我没有什么好时机,所以,这件事要缓缓的。但我也绝不会坐以待毙的。”

说着上,允臻把摆件,又放回到原位上。

“这才是哀家的孩子。需要怎么做,你自己掂量着,为娘的,不插话。需要为哀家出面的时候,哀家自然会的。”

说着,太后把一直放在自己床边儿上的一个小锦盒取了过来,交到允臻的手上。

“这个是哀家的印信。你先拿去吧。”

“多谢太后……至于外祖那里……”

“那边儿的信,哀家亲自来写。”

……

一转眼,从蓝萱挨打开始算,已经有半个月的功夫了,蓝萱恢复的很快,现在,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

蓝萱一直担心着,允臻会不会过来骚扰自己,但是,事实证明,自己想的有点多。打从自己被他送回来之后,他就再没来过这个院子半步。

每天呆在小院里,也实在是太过无聊,这一天,蓝萱忽然非常的想出去走走。但是,自己能不能出去呢?每天看着小幺出来进去的,倒是很轻松,所以,蓝萱也想自己试试。

她若无其事的把门打开,守门的兵丁看了看蓝萱,然后一个人过来,对着蓝萱一抱拳:“陆大人,要出去么?”

“啊……啊,想出去走动走动。”

“王爷吩咐过,大人若想出去,只需要里面伺候的小厮跟着就行。”

“啊?”

这也太简单了吧,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呢?

“但王爷也让在下提醒陆大人一声,早去早回,走走就好,亲朋故友,就不要见面了。毕竟现在大人的戴罪之身,别因为自己而误了别人。而且,请大人不要远走。”

威胁!

就知道这世上没有那么好的事儿。

但是,自己也该知足了吧!这若是被收了监,别说出去见人,只怕现在已经是鬼不像鬼,人不像人了吧!

好,只要能出去走走就好。只要自己能出去见人了,自然就会让左良和廖昂轩他们能少为自己担些心。

蓝萱叫来小幺,两人一起离了院子,在这小院的附近转了几圈。好久不动,走上几步,蓝萱就觉得有些乏了。她苦笑了一下,自己哪里还像个习武之人呢!

“咱们回去吧!”蓝萱对小幺说道。

小幺点点头,陪着蓝萱回了院子。

蓝萱回了院子,坐在远处一个茶摊儿的一个人也站了起来,付了茶资,离开了。

这人才一出巷子口,就差点儿被一骑快马给撞了个正着,好在此人还算灵活,躲开了一场无妄之灾。他也来不及和那骑马之人计较,赶忙的朝着左家跑去。

这个,就是雨墨……

而今天差点撞到雨墨的那匹快马,则是往宫里送信的四百里加急。

……

允臻听下人们说,蓝萱已经没有大碍,而且,今天还出了院子走动了几圈,心里也不免有些高兴。他想着,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儿,就过去瞧瞧她。

可是,手头上的事儿还没处理完,太后那边儿就派人过来宣他入宫了。

允臻完全不清楚,这忽然间会有什么事能让太后如此着急的宣自己见驾,派来的小太监也说不清楚,只说是太后收到了快信就气的脸色发青。

若说其他还好,但听到了一个“信”字,这不免让允臻的心里一动。他临时改变了去看蓝萱的计划,急匆匆的赶到了宫中。

果然如小太监所言,太后真的气的够呛。等允臻到的时候,还是一脸的怒容。

满室的宫女太监连个敢大声喘气的人都没有,生怕一个不是轻则挨打,重则丢了性命。

允臻看了看他们,挥手让他们都退出去,得到了这样的特赦,奴才们心里欢呼雀跃着离开了寝宫。

“太后,何事如此动怒啊?”允臻微笑着问道。

“你舅舅来的信,”太后将信重重的拍在桌上,“真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这么一大把年纪,竟然还做出这样的荒唐事来。”

“荒唐事?”允臻在心里打了个问号。自己的外祖,一向是个不苟言笑之人,更是十分的洁身自好。这所谓的“荒唐事”会是什么呢?

允臻带着好奇之心,打开了舅舅写来的信。

信上写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以前已经说过的,就是齐老太爷收义女的事情。因为前面已经说过,所以在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虽然齐老太爷在自己的信中,叮嘱过儿子,这件事情不必让宫里知道,可是,齐大人不论怎么想,这件事情都不是件小事,若是不让太后知道,哪一天里,那个所谓的“小妹”若是不知分寸的说自己是皇亲国戚,那岂不是败坏了自己家的名声。

所以,思来想去之后,还是给太后写了这封信,虽然,在信上,齐大人已经是尽可能的婉转,但太后已经习惯在这乱花之中一眼识物,所以,几句话下来,就已经找到了重点。

看了信之后,允臻不禁“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你还笑……父亲已经是六十挂零的人了,竟然认了个十七八岁,比你还要年幼上几岁的女子做义女。若那个女子识像,不到处招摇还好,若是个不知好歹的,齐家的脸面,连着我们母女的脸面,都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允臻还是微笑着,然后把信折好,依旧放回到信封之中。

“太后生气,就是为了这个?”

“这还是小事儿么?我得给父亲写封信……”

“太后……”允臻打断了太后的话,“不过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您想想,外祖这一生除了带兵打仗之外,最擅长的是什么?”

“远交近攻。你外祖也是很擅长与外邦使节交流的。”

“这不就是了。想那些使节,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其心思算计,得有多少。我可从没有从太后这里听说外祖曾输给他们其中的一个。那样的人外祖应付尚且游刃有余,更何况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呢。”

“话是这么说,可是父亲毕竟是上了年纪的,我怕他经不住已经有些昏聩,经不住几句好话了。”

“怎么可能……”允臻摇了摇头,“外祖若是那样,守在那里的家人们也不是吃白食的。早就把外祖送回家了。”

太后刚才一时气愤,根本也没有太多的去想这些,现在听允臻这样说,心里倒是宽慰了不少。

“可是不论怎么说,这事也做的太唐突了些。”

“算了,太后。舅舅这信上也写了,外祖此举,也不过是为了成人好事。再过一两个月,那孩子也就成亲了,想来以后与外祖也不会再有更多的联络了。”

“但愿如此吧。”

太后叹着气,招呼允臻坐在自己的身边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