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好婆婆好岳母[快穿]> 47、戏精(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戏精(05)(1 / 2)

孟帆马上抓住了重点, 急忙问,“婶子是知道原因是吧?到底是什么原因,金绿果没法移栽存活?”

“知道原因, 但无法解决问题,你们也别问放弃吧,短暂时间, 是没法解决问题的。咱们换一个方式, 用原生态的山水去做宣传。别把咱村搞开发搞的太过,人家来乡村不是想看楼房看建筑的, 是想看山水。

与企业合资开发, 真心没有必要。如果村委真的要带村民赚钱, 我知道一个地方 ,在山里,修一条石板路上去, 那边有一大片的野茶林,我教大家制茶 , 那片茶林可以作为村企, 号召全村人入股。我们已经做精品茶, 不做那低档茶。”玉珍说道。

自家喝的茶全是她自己制作的 , 那片茶林就是原主都不知道, 还是玉珍前年穿越而来进山找到的。

很偏僻,还有距离有些远。修路确实也是一件麻烦事,但不是修公路,是修石板路, 村里人自己就可以完成,花的钱就会少很多。只是要定制宽厚的石板。

“野茶?”孟帆端起茶杯,低头看了看杯子中的茶叶, “这是婶子自己做的茶?”

“聪明,好喝吗?”玉珍问道。

“好喝,不比外面的那些顶级的茶叶差,之前我还以为是婶子自己买的或者是谁送晓东的呢?”去年孟帆就有喝到这种茶,但只是以为这茶叶是谁送给苏晓东的,毕竟苏晓东在省城的某大型的国企是中层干部 ,年纪轻轻的就是中层干部,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你们明天有时间的话,我带你们去一趟那片野茶林,有些远,走路都需要半天的时间,在一处偏僻的坡上,还有那边需要修路。修一条宽厚的石板路就行。花费的钱不多,今天的春茶就能赚钱。”那片野茶林比起一些地方的茶林,不算大,但也有足足两百多亩。

这只是玉珍估计的,去年,玉珍就发现了,但因为建房还有一些事,忘记了说。

刚才要不是说建金绿果林她还不一定能想起来。

“有时间,明天我们早些去,到时候早点回来。”孟帆拍板定下。

“嗯,今年就可以见收益,还可以用那边的野茶林作为,建立野茶二代的茶园。一代做顶尖高档茶,二代做中高档茶。”打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打算自己独吞,最多是自己采些野茶自己炒制野茶自己喝。

时间一晃眼,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

男人修石板路,老人与女人跟着玉珍学习采茶,还有人学习制茶,在学习的人中挑选出来学的最好的,作为传承人。

学习制茶都是愿意留在村里的男青年,不教那些年纪四十以上的男人。

家里的侄子除了小川都参与了学习。

玉珍最近在忙的不行。

筛选出来的劣质茶才给徒弟们学习炒制,其余的都给玉珍自己炒制,靠着这批茶叶要挣钱的。

孟帆与村里的郭会计带着炒制好的茶叶,去了临安那边参加全国的茶叶展览大会。家里玉珍带着大家忙碌着,时不时的民宿来了高档客人,玉珍会让小川帮忙推荐。

直到民宿来了几位衣着不凡的客人,喝了野茶以后,人家才说他们就是做茶叶生意的,只是巧合来这边旅游,一次性的订完了所有的茶叶。包括后面的出的来的茶叶,也是收的,只是品质需要检验,只要与现在包赚装好的品质一样,都收。他们几人都是大茶商,家里都是做这行的生意的。

价格是玉珍,彭家旺还有在临安的孟帆视频一起与客人谈好的。包装上下了功夫的,很是精致。以龙头作为logo,名为:龙首茶。

没有多久,在高档茶里面,龙首茶悄然走红。不少人喜欢喝茶又有条件喝得起高档茶的人,都知道了龙首茶。

有了钱,村里的建设又开始搞起来。请来了农科院茶叶方面的专家,也在为二代野茶园忙碌着。

玉珍一下子似乎闲了下来,依然早上教教晚辈们,带带孙子孙女,孙子放了暑假回到老家,下学期在市里读书。

日子过得悠哉,至于儿子玉珍从来不管。

两个孩子打小跟着玉珍习武,加上玉珍用药材给两孩子泡澡,锻筋骨。二十年后,两孩子以武入道。他们的未来已经不需要玉珍操心,二十年时间玉珍慢慢的布置大阵,全村的范围都笼罩在大阵内,吸收日月星辰之力转化为灵气,使得龙首山的被灵气笼罩。

教会孙子孙女怎么布置阵法炼丹绘制符箓,又传了修真的心法,玉珍才放手。

她不知道,百年后,以苏磊苏曦曦为主的苏家建立了龙首苏家。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建立了不小的修真家族。也因为她的阵法,一些古老的药材也出现在龙首山,村子里的村民们长寿健康,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也是有名的修炼圣地,甚至上面的特殊部门也在此设立了修炼基地。

…………

好吃懒做的婆婆

平行时空,地名人名如有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被一股子异味给熏醒的人,睁开眼睛,就看到眼前一个大大的脸,放大在眼前。虽然被吓的不轻,可她还搞不清楚状况,只能定定心神,假装镇定的看着眼前的人,“干啥?”

“娘,吃饭了。”见到床上的亲娘已经醒来,郑大河赶紧说道。

“你们先去吃,我等等,别等我。”此时她哪里吃得下饭菜。不搞清楚状况,她是没有心思吃饭的。

“好,娘,那你继续躺会儿。”郑大河转身走了出去。

娘房间那股味儿太呛人 ,他真是受不住。

躺在味儿味儿的床上,玉珍想屏住呼吸,尽量的把注意力转到梳理脑海中庞杂的记忆中。原主董玉珍,一个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十七岁就嫁到以前的主子家的穷远亲家里。丈夫郑年在解放的那一年病故。

夫妻俩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四个儿子,一个闺女:郑大河(二十五岁),郑二河(二十二岁),郑三河(十八岁),郑四河(十四岁),郑五妹(九岁)。

前面三个儿子,已经结婚,老三是今年春天结婚的,三个儿媳:大儿媳苏玲(二十五岁),两子:郑少东(六岁),郑少南(两岁)。

二儿媳:田华(二十一岁),一子:郑晓天(两岁)

三儿媳:刘小芳(十七岁)

原主没有别的毛病,称不上是坏婆婆,从娶了大儿媳开始,她就迈入了好吃懒做的行列。不下地了,家里的活,也不做了,感觉她的任务真的完成了一样。

自己房间的卫生也不做。她的借口是身体虚弱,没力气,做不了事。但却把着家里的钱财,没法子,下面还有两个孩子没有结婚,还有即便孩子们结婚,就她那好吃懒做的德性,不把着家庭的财政大权,她也担心没人给她养老。

原主还有很多秘密,都与以前的主家有关。这一切暂时不提。

又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当下就决定开宝箱。虚空点击,一个金灿灿的箱子在虚空摇摇晃晃,宝箱打开,一股信息灌入她的脑海。

宝箱中开出不少的宝贝:

第一样:顶级的厨艺灌输

第二样:一个拥有无尽食材与调料的随身食堂。食材是应有尽有,但除了第一年的食材免费提供,但以后的食材,需要自己在食堂中购买。食堂就像是一座此时年代的一座大厂的食堂,厨房很大,食堂外吃饭的地方很大最重要的是,食堂外面有大片的田地与河流,大海,山林。

她需要在里面劳作用工分换取钱币,得到钱币购买食材,厨房里用的除了从第二年开始用的粮食,食材需要购买,其余的例如调料,油烟,还有煤球,各种厨具都不需要花钱。

外面种植或者通过劳作得到的物资,食材,只能取收获的十分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