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庶妻> 第68章 第 6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第 68 章(2 / 2)

陈婆子手里抱着一大堆孩子用的东西正朝外去,瞧见林顺,奇道:“顺子,你干什么呢?阿柔呢?醒了没有,适才好像听见你们说话儿。”

林顺咳了声,把陈婆子手里的东西接过来,“阿柔起不来,干娘你扶她一把吧。东西给我,这是拿到哪儿?放仓库里么?”

陈婆子叹道:“还放什么仓库,拿去一把火烧了,用不着了,别给阿柔看见,心里头该难受了。”

&nb

sp; 林顺不赞成,“干娘,这都是阿柔一针一线做的,烧了多可惜,等她缓过来了,少不得想念安安,留个东西在也有个念想,不能一下把她心挖空了什么都不给她留哇。”

陈婆子闻言点点头,“你说的是,顺子,还是你知道疼她。那暂放在仓库,顺子,今儿你别走了,我怕阿柔有个好歹,家里就我们两个没用的老东西在,照应不来。”

林顺点头,“干娘放心,我省得的。”

陈婆子进了屋,林顺去了厨房。林氏笑着递红糖水给他,“哥,你再跑一趟,帮我把这个给阿柔送去。”

林顺瞧她面上带笑,一脸揶揄的表情,虎着脸斥她:“把你脸上的表情收收,别给阿柔瞧见。人家正难过伤心,你高兴什么?”

林氏笑道:“阿柔是我小姑子,有人疼她待她好,我还不能高兴了?等她过了门儿,那咱们家,可真是热闹了,到时候也不知该怎么称论,是我喊她嫂子呢,还是她依旧喊我嫂子?”

“越说越不像话了。”林顺沉声道,“这回她要遭的可不是个小难,骨肉生离,换在谁身上也没那么容易好,这几天你多过来照应照应,先别把壮壮带过来,免得她瞧见了伤心。”

林氏道:“这我都知道,我当然要天天过来,哥你呢?你不来?现在她没孩子,没男人,身边空空落落的,你不多陪着她?哥,我替你着急,你到底还想等到什么时候?你都二十四了,人家到你这个岁数,孩子都生一窝了。”

林顺不言语,把那碗红糖水赛回林氏手中,“你送过去,别废话了。”他一头扎在厨房,半晌没再出来。

柔儿没再哭,好像当真已把眼泪流干了。

她知道大家都担心自己,不愿当个废人牵扯着所有人的精力,她逼着自己喝了糖水,又吃了饭。歇息两日,精神比原来好些,就提出要去铺子里帮忙。

一开始陈婆子不答应,她怕柔儿想不开。

还是林顺帮忙劝了几句,家里才同意把柔儿放出门。

绣坊这几日就萧氏一个在忙,早已焦头烂额,帐也没记,拿出来的布料也没来得及放回去。

柔儿忙起来,把铺子彻头彻尾打扫一遍,把账目也理了一回,该送货的,就上门去送货。还没完工的绣活,按难易程度跟萧氏分了,柔儿做鞋面纳鞋底,绣床帘手绢,萧氏做衣裳裁裙子,俩人各有分工,萧氏终于能松口气了。

萧氏隐隐觉得,陈柔好像跟原来有点不一样。

话更少了,干活更勤快了,腰更细人更瘦了。她想问问陈柔,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但陈柔明显不想说。

每天中午,林氏都会准时来送药,黑糊糊的药汁,陈柔捧着碗,眉头都不皱一下一口喝干。

约莫过了十来日,家里终于能放下心来。柔儿每天照常开铺子赚钱,偶尔还扯块布给家里人做做衣裳。大伙儿都觉得她是终于想开、放下了。

可夜里柔儿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她想安安,疯狂的想。

那么小的孩子,离开母亲住进陌生的院子,能习惯吗?

赵晋是个男人,他再细心,毕竟不会亲自养育孩子,还是要丢给下人们。

想到自己的骨肉此刻被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抱着哄着,而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她在被子里蜷缩成一团,心里疼得像被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着。

她只能靠忙碌来麻木自己,让自己没空去想孩子。

与此同时在赵宅水月轩,幼儿的哭声响彻整个院子。赵晋踢开门,把屋里忙乱成一团的乳嬷嬷们吓了一跳,赵晋抬手道:“给我。”

乳嬷嬷不敢瞧他黑沉的脸,垂头把哭闹不休的孩子抱过去。

“滚,都滚出去。”赵晋喝道。

乳嬷们慌里慌张退了出去。

金凤没有走。

赵晋抚着安安的发顶,安抚着怀里的小东西。

金凤抿了抿唇,鼓起勇气道:“大小姐从小就是陈姑娘一个人带着的,母女俩相依为命,情分自然深厚,乳嬷们再熟练,到底替代不了亲娘。大小姐这么哭,都哭了十来天了,嗓子哭坏了,牛乳也吃不下,乳嬷们的就更不吃了。您瞧大小姐这小脸,都瘦下去好些了,爷,要不,您把陈姑娘接来吧。”

赵晋沉默。

不是他不想接,是陈柔不想跟他。

赎身退契,划清界限,他本意是想别把她牵连进来。她却是真想离开。当年福喜交给她的那两千两银票她都没带走,首饰衣裳一概不拿。她倒是真看不起他的钱。当初他说她为钱卖身,许是伤着她了。

他不是没主动过,他想亲亲她,抱抱她,被她扇巴掌、冷言冷语相对。

他记着她生辰,巴巴地捧着礼去找她。要不是被她言语所激,他也未必会做的这么绝,把安安抢了回来。

逝去的流水回不了头,他也实在倦了。

她身边有了知心人,由得她去吧。本来也没多深的情分,他不过就是一时孤寂,才渴盼着家里头热闹些吧。

安安在他怀中哭累了。他把她放下,挥挥手命金凤去了。

他想,这样也好。至少他还有安安。

柔儿在县里寻了几个会做针线的妇人,只要不是太复杂的绣活,这几个都能做。

比照城里头时兴的样子,花钱请人描了花样,回来先给大伙儿做自己衣裳练练手,做熟了才肯在店子里接生意活儿。欹县的大姑娘们每每听说绣坊的陈掌柜去了镇上瞧新样子,就早早来到门前等着。这家店工钱收的不高,只赚个薄利,最要紧款式时兴,听说是省城的大小姐和夫人们穿什么,这店里就照样做什么。自然用料比不得有钱人,可想到自己跟官家小姐们穿的一样的花样款式,哪有不高兴的?

绣坊在开业半年后,接单就接不过来了。

柔儿在镇上寻了一批十来岁的小姑娘,当学徒,供个饭钱,跟着萧氏学刺绣。等攒了一笔钱后,又在镇上绣庄挖了个手艺好的江南绣娘,专做双面绣扇子、插屏等物。

萧氏本是不赞成的,欹县这么点地方,人口拢共就那么些,家底都不厚,买个成衣已算是奢侈得了,谁还会买双面绣插屏摆家里,那东西是能吃、能喝,还是能穿戴出去?

两人在店铺买卖上,头一次有了分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