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 章(1 / 2)

穆老二怎么都没想到,他儿子刚刚那一通唱念做打,居然是为了和那妇人搭上关系,好打听李府的事。

穆空青知道自己后头不能跟来,索性直接将自己的打算同他爹说了。

“方才那阿婶像是在李府做了许多年,她许是会知晓梅花姑姑的事。”

穆空青点到即止。

这话同穆老二提一句,也是怕他日后反应不及,叫李府的人察觉出不对。

好在他娘亲精明,应当会知晓分寸。

东西卖得快,也叫穆老二和孙氏得闲,带着穆空青去了一趟镇上的书肆。

清水镇不算大,书斋也仅有一家,是清溪县博闻书肆的分店。

只这一趟,就让穆空青深感自己的时间紧迫。

不仅是读书的时间,还有赚钱的时间。

一本最普通的《论语》便定价一两八钱,《孟子》定价二两,还有些名家集注,价格更是高得吓人。

而他们今日的两大盒豌豆黄,统共也不过卖了八钱银子。

虽说后头价格会提,但这么算下来,怕是他家的豌豆黄都卖光了,也凑不到买齐四书五经的钱。

怪道寒门难出贵子,只买书这一道门槛儿,便足够叫底层百姓望而却步。

若不是穆氏好歹有个族学在,那哪怕穆老头得了梅花姑姑留下的那十多两银子,也不敢开口提供他科举之事。

回去之后,穆空青便着手开始回忆并记录下自己知道的,对当前朝代来说比较新奇的吃食。

另一方面,穆空青在学习接收新知识的同时,也在练字上花费了较往常更多的精力。

对古代寒门学子来说,几乎人人都曾为书肆抄过书,也不是什么需要避讳的事。

所以,借抄书的机会背书,便是穆空青想到的,一个低调,又能开源节流的法子。

之后,孙氏和穆老二又卖了两趟豌豆黄。

当他们第四次挑着木盒去镇上时,便有一家糕点铺找上了两人。

卖方子,这是之前早早便商议过的事。

清水镇不大,镇上最有名,也最能出得起价的,也就这一家糕点铺。

所以当对方提出用十二两银子买断方子的时候,孙氏和穆老二根本没想过拒绝。

孙氏一番抬价,将价格提到十五两,收了银子,便爽快地将方子给了出去,甚至都不必回家商量。

事实上,镇上的糕点铺过了这么久才找上门,已经很出乎穆空青的预料了。

再一听这十五两买断的价格,穆空青估计,八成是他们也想过自个儿做着试试,只是没想到油糕这名字太有误导性,所以失败了,这才不得不出钱买。

卖方子加上之前卖糕点的钱,这一一个豌豆黄,便给穆家换来了近二十两银子。

有了这笔银子,穆家这些天里,因穆空青开始用纸、墨写字,而颇有些紧绷的气氛,也稍缓和了下来。

穆空青知道自己手上力道不足,又怕自己骨骼畸形,不敢用什么坠重物的法子去练,就只好整日里悬着手腕。

吃饭时悬着、看书时悬着,闲来无事还要在空中做执笔状,默一默当日学过的内容。

就连教穆大力、穆大丫他们时,也用握笔的姿势握树枝,在沙土地上一笔一划地练。

该说不说,到底是有过硬笔书法基础的人,穆空青练字的进度,也还算顺畅。

至少在老族长看来,已经不输给他读书的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