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107、第107章 今日可有想我,昨日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7、第107章 今日可有想我,昨日可……(1 / 2)

将至四月,天气渐热,江南六州的养蚕为桑之事开始筹备,内阁对此颇为重视,事宜骤增。

偏生谷雨前后万民县又出了几桩连环命案,案发现场离奇,当地无法破获,呈报大理寺。

少卿卢淳风带人去查了几日,竟也无从缉凶,最后实在无法,只得求昔日的断案神手梅阁老出山,请他拨冗前去侦案。

御前批朱,梅长生便接旨去了。

他一走,无人没时没晌地粘缠宣明珠了,公主殿下立刻便觉一阵轻爽。他忙他的,自己在上京郊游宴饮,不在话下。

间或想起,梅长生那日来辞行时缱绻深幽的眼神,不说要她想他,却反复念了好几次“我会日日想着殿下”,宣明珠便捂帕嗤嗤发笑。

这日宝鸦早起进宫与皇后学画去了,宣明珠便到宜春坊看杨大娘子新排的一支剑舞。看后,她与小芝姐姐提了几处衔接舞步的不足,二人便到楼上雅间去吃冰盏。

时值暮春,公主殿下此日穿了身轻薄的琵琶袖襦折兰裙,挽冰纱玉披帛,惊鹄髻上双钗流苏,时熠金芒,吃着冰酪就小曲,惬意非常。

杨珂芝临着窗打纨扇,忽然来了一句:“你可知近来有人为你那梅大人说媒,晋王府长房千金,与宝筝郡主一母所出,好高的门楣。”

她消息通达宣明珠不奇怪,面色闲闲,支臂倚阑笑道:“他都没在京,往哪说媒去啊?”

“这才显得那位年轻高才的阁老抢手不是?”杨珂芝也只是白提一句罢了,门楣再高,又岂高得过大长公主府。

她知晓好友的德行,睨了一眼宣明珠若无其事还当成笑话听的表情,便知,她是将这人给拿捏住了。

宣明珠却道不是拿捏,“他便是个神仙,我手里也没捆仙索,去留随意。我不拘他。”

她低头欣赏自己新涂的丹蔻,一笑,“我只是,知道他心。”

“啧啧。”杨珂芝抖动手臂道了声酸。

宣明珠一讶,平常说话罢了,她自己怎么不觉着?难不成,是与梅长生处久了,她也被他张口就来的酸话熏陶了?

她凤眸妩妩一转,反口相讥:“姐姐快找个英俊郎子逍遥去,吃着了葡萄,便不说我酸了。”

二人相处谑笑无忌,正说闹着,杨娘子掩扇“呀”了一声。宣明珠随她的目光向窗外看,只见坊楼下的街衢上,两个身穿公服的男子趋步经过,后头那人是卢淳风,打头的,不是梅长生又是谁。

宣明珠扳指算算,已有四五日没看见他了,想是万年县的案子今日结了,他回来去衙门入档录案。

借着醺光软媚春情,她勾鬓含笑俯望他。

阳光正好,洒在那身挺括的玄紫色朝袍上,眩滟丝芒,修衬出男子一派玉秀丰神。渌鬓鸦冠,剑眉谡目,无一处不冷隽,无一处不出尘。

腰还是那样细,不过颊上瞧着倒似不那样削瘦了,看来这几日在外地,他有乖乖地加餐服药。

宣明珠满意了,底下的人适时也瞧见她,顿时驻了足,抬头向二楼菱窗望来。

目光相接,梅长生在道边颔首叶揖,“臣见过大长公主殿下。”

清音出泉,不卑不亢,玉脊微倾,行礼如仪。

他两人在外一向如此装样,宣明珠目光从那张矜淡的脸上划过,道声免。

知他有公事要忙,便回身收了视线,继续吃她的冰盏子。

楼上目睹了全程的杨珂芝啧舌轻问:“你们莫不打算一直便这么着了?”

宣明珠一时没领会她的意思,“怎么着?”

杨珂芝便以扇当笏,板脸拱手做行礼状,而后又妩媚挥手做免礼状,活似酒桌上的豁哑拳。

一通学下来,看得宣明珠直乐,心道宝鸦的勾当是会传人怎么着。

她支颐想了想她方才的问题,悠然含笑,“亲密无间又两不拘束,心是满的,心也是闲的,我很喜欢如今的日子。”

若再进一步的话,动他还是动我呢?

谁让本宫挑中的人,这样有出息呢。

二人说话的功夫,楼下,梅长生深幽的目光依旧望着那空了的窗口,一时未动。卢淳风方才随他向公主见过礼,眼下等不及,催促一句:“阁老,且随下官先回趟大理寺吧。”

梅长生收回视线应声,脚步才迈出去,忽道声“稍等”,折身入乐坊上楼。

留卢淳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愣在原地。

那二楼中正为公主弹阮的行首也吃了一惊,却见名满洛阳的梅阁老穆容走来,谁也不看,径直到公主身边。

宣明珠没想到他会不避形迹的上来,心里亦道怪哉,睁圆了眼,整整披帛,似笑非笑地瞧他。

梅长生长身鹤立在前,挡住一片光影。

精致的眉目却未看她,抬手撂下窗边的篾帘,而后屈膝在案前,冷玉白的指头挑起银匙,将她吃了一小半的冰酪又挖去一大半送进嘴里。

唇上沾了奶霜,以拇指刮去,清沉道:“吃半盏。”

宣明珠心跳怦然。

梅长生起身后退两步,敛睫再行臣礼,告退而去。

从来到走,不过几弹指,不过三个字。杨珂芝直着眼,摇头道乖乖,“怪道你说喜欢……明珠,你给姐姐透个底,你们平日在家就这么玩儿吗?”

“什么呀!”向来笑谑无度不知脸红为何物的大长公主,低脸儿去挖冰盏里的果酪吃,耳根子却是藏不住,偏红了一片。

“哎,”杨珂芝见她就着别人吃过的,真是叹为观止,“我给你换盏新的吧?”

“没听梅阁老说么,他只让我吃半盏。”

——“你瞧真周了吗?大长公主在宜春坊,梅大人回京路过,未回中书省,先上了楼,还撂下了竹帘?”

御史大夫高蓿此日休假,听罢府中长随的话,这位老臣工捻须咄咄道怪。

他在御史台不止负责督官谏事,亦兼察风纪。早在正月里,他便听闻风言,说大长公主与梅鹤庭一同出现在护国寺,状态亲密。

只不过那时没有实证,高蓿恐是有人妒忌梅长生入阁,故意捏造了来污他名声,便置之未理。

谁知如今又听到这个话。

无独有偶,这便不能再等闲视之了。

大长公主匡扶幼主、取私归国有功,梅长生力行新政、忠勤为国有劳,高蓿就事论事,不论在朝对上如何谏议,私底下对这二位是没有什么成见的。

然而依这二位的身份,分则大善,倘若旧情复燃,便涉及了权臣与外戚联合,于国法不利。

且如今陛下空置后宫,独宠一后,不以纳妃来收拢大臣平衡朝局;而膝下又无皇嗣,如此信任梅长生一人,使之功勋渐炙,势力渐成,长此以往不见得是好事。

“不妥,老夫得拟道折子去。”

宣明珠尚不知有人在背后议论她私行,她辞了杨娘子从宜春坊出来后,回到府里。

宝鸦还没回,皇后很是喜欢她,在宫里留了膳。

澄儿向公主回话道:“是娘娘身边的福持公公亲自过来通传的,皇后娘娘还特意说了,会着人寸步不离地看护着小小姐,不会再出上回的事,请殿下放心。”

上一回,自然便是紫云阁的那档事。宣明珠听后,道声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