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77章 第 7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第 77 章(1 / 2)

傅元宝的文化功底基本还给了老师。他后来看各中报纸,看各中政策法规,也看各中别人的采访稿件。那些用词遣句和文化艺术距离是很远的。

条框公文和文艺作品不能一概而论,更多的内容要更直白去理解,而非艺术加工的理解。这也导致傅元宝写出来的情书非常可笑。

“至亲爱的桑晓晓。最近夏季为药厂淡季,厂内工作清闲。我带着几个常年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尝试研发了……”

傅元宝的情书先交代工作,随后半路大概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在写情书,忙把话题转移回来。可他又不会说太过矫情的话:“上半年一天都没见过人,我想起你的时候就翻两页书。翻完会想笑。想到你过些日子大概又要住过来,又给家里添了两块墨。”

桑晓晓听着直叹气。

这都是什么糟糕的情书。什么卿卿都没有就算,朴实得像街口修自行车的。但谁想这已经是进步过了的。傅元宝怕是不仅没写过情书,也没看过情书。第一份情书当时更离谱。

那是一封交代自己家有多少人,以及今后个人规划的相亲信。他甚至写了:“去首都之后,寒暑假都一定要想办法空出时间来。如果空不出就带着你一起去工厂。”

到了信的结尾,更是干净利落一个签字“敬上”,结束。

这能叫情书吗?

桑晓晓当时就说了他。这一次情书的结尾是终于有了进步。傅元宝这一次念到最后,稍停顿了一下,随后念着:“爱你的傅修源,留。”

信念完,傅元宝用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将纸折叠起来,塞回到信封里还给桑晓晓:“可以了么?”

情书里终于有了“爱”这个词。这对于傅元宝来说,正经人都不应该挂在嘴上的。只有文化完全不同的外国人才会整天爱来爱去。

情感是该内敛点。

傅元宝念完神色不变,转身往办公室去。桑晓晓就跟在傅元宝后头绕着侧仰头看傅元宝。因为傅元宝在走路,她看两眼发现距离来开,连忙跟上再看。

桑晓晓阴阳怪气有一套,揶揄是少见的。但这会儿傅元宝的姿态也少见。他不习惯说这些话,连写都要人强求,以至于大庭广众之下念完,脸上挂不住了。

这好像比让他丢面子更加可怕。

桑晓晓没忍住揶揄:“傅元宝,你不会是害羞了吧?”

傅元宝垂下眼,对上满脸兴奋劲的小姑娘,伸手强行揉乱了她头发。他干完这中纯粹试图惹怒桑晓晓的事,替自己辩解着:“我没有。”

桑晓晓顿时捂住自己头发,从兴奋变成生气愤怒:“你干嘛?”

傅元宝见她生气,轻呵一声:“证明我没害羞。”

桑晓晓气得用手戳傅元宝腰。傅元宝早有准备,更加加快前进的速度,朝着办公室走过去。

留下桑晓晓在后头折腾自己被弄乱的头发。她头发每天都是精心打理过的。哪怕是高三备考时间段要去学校,她都要专门收拾过。

今天她是披着头发,可也不是随便披着的。她的头发两侧内部偷偷扎了两个小辫子。小辫子稍稍内扣一下,披散的头发侧面就被定了一个造型。

但从外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因为外面还有一层头发盖着。人的头发总归是下面多上面少。要专门修理过才能有一个好造型。她这么一扎,头发自然又好看,也不会显得下面的头发特别多。

留海再分了一下,用两根长夹子夹着,漂亮得很。

现在其实市面上流行烫发。要么整头烫卷,要么烫个刘海。桑晓晓不是追不上时尚,而是被现在的时尚有吓到。

现在的烫发染发技术不算特别高端。她上回路过一个烫发的店,发现里面烫发直接用火钳。

钳子在火里烤,烤好了直接上头发。火钳一碰上头发,嗞哩声音不断,人脑袋上更是直冒白烟。这想也知道对头发损伤有多严重。哪怕她后来听说什么时尚的理发店是冷烫电烫,有什么染烫专用油的,她也不乐意去。

头发可就那么点,得珍惜。她以前的病友十个里面八个愁头发的。老人几乎人手一定厚重帽子戴着,既遮了稀疏的头发又保暖。

年轻人里即便是医生都愁掉头发,她一个写文用脑子的人,提早珍惜不为过。

结果她这么珍惜,傅元宝却不能配合珍惜。

桑晓晓倒腾好自己的头发,气势汹汹朝着办公室里去:“傅元宝!你给我滚出来!我的头是随便能摸的吗!”

类似这样的日常简直每天都有,工厂里的人习以为常,还觉得:“啊,到底是年轻人。我们厂长也还只是个年轻小伙子。”

就在这闹腾中,首都老师艰难联系上桑晓晓,已经是志愿填报前一天的事了。

这群老师好不容易联系上桑家,结果桑晓晓跑去工厂不够,又跑区阳城傅家住了两天。桑家又不可能给出傅家的电话,于是等桑晓晓回来。

桑晓晓回来后,桑家才把老师们留下的电话号码交给桑晓晓。

整个过程真是千难万难。

然而桑妈也不知道这些学校啊老师啊都是谁。桑爸和桑达达都不在家,桑妈一辈子就在小河村里,她连蒙带猜记下已经很不容易。

这就导致了桑晓晓打开纸一看,电话号码是清清楚楚,联系人是五花八门。

她困惑问桑妈:“这个,要打鼓儿的专业是什么东西?他们联系我干什么?现在打鼓也有专门的大学专业可以上?”

桑妈给桑晓晓解释:“我听得可仔细了。他说的是鼓点儿文学专业。可能是一个很厉害的文学专业,但上的人不多。”

鼓点儿?古典儿!

首都人的儿化音。

桑晓晓反应过来后,对这张纸的情绪更加复杂。虽说她脾气比较大些。可要是拿着这张纸来打过去问人家是不是打鼓的专业,人家怕不会以为她是来搞事的?

于是她先把各大编辑部的电话给回了,聊了下会写新稿和答应出版第二册春居的事情,再琢磨着各大学校,挑选能看得懂的回复。

她要上的几所大学基本上都给她发了邀请。希望她能够在第一志愿上填写自己学校。第一志愿如果有特别想上的,那填第二志愿也行。当然这个“也行”得非常勉强。

其中桑晓晓最想去现代文学专业,老师一听是桑晓晓回电,立马亢奋起来:“三木,哦桑晓晓同学,你一定要来我们学校,来我们专业。全国上下,没有其它任何一个学校的任何一个专业,会比我们更适合你。”

这位老师年纪并不算大。大概从事教育行业并不算久,说话的口吻能够听得出来,带着一股冲劲与自傲:“我们都看过你写的文章。年青一代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非常了不起。你有比年长作家更多的灵感,有比年轻作家更老辣的文笔。到我们学校后,我相信我们这群优秀的教师们能带给你更多的惊喜。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现当代的文学艺术,并从中创造出独属于你的更好的文学作品。”

他话是一套接着一套,蛊惑力十足。

桑晓晓细品了一下老师的话,觉得这话特别适合骗充满梦想的学生。话说得很是漂亮,但实际上说了和没说一样。她的成绩去任何一所中文系的专业,都能得到这样的优待。

她是已经小有名气,写过长篇写过短篇,登报出书都有些成绩的人。这半年来新稿是没有,好在她寒假留了点库存。所以在大众心里,她最多就消失了两三个月。

两三个月在忙碌的人心中,约等于几乎没消失。

“我肯定能创造出独属于我更好的文学作品。”桑晓晓这么和老师说着,“我也能去任何一所我想去的学校。这些别的学校也能做到。”

她听高中老师说过那么一次。在能考上好大学之后,学校、地方会考虑给她家送一笔钱。金额不算大,主要是以资鼓励。并用这样的行为来鼓舞后面的学生努力向上考。

一旦考中,金钱和荣誉会一并而来。而她今后在任何一所学校的待遇都不会太差。

桑晓晓细问:“所以除了这中话之外,学校还能带给我什么?图书馆是你们学校好,还是隔壁更好一点?反正那么近,老师们都住在这一篇吧。大家以后其实都能认识。”

老师心头一哽。

声音听得娇气,怎么话说得那么耿直,还很有道理。

桑晓晓往后文章写得好了,什么名家都能见到都能认识。也不说以后了,其实现在都有不少人想见见桑晓晓。

他发现桑晓晓不好哄骗后,谨慎说着:“图书馆肯定是我们学校更加富有文学色彩一些。隔壁更多的课本是理工医商类。往后我们还考虑扩大书籍库存。”说完这点,他更谨慎问桑晓晓:“桑晓晓同学是希望学校能给你提供什么?我尽我所能给你争取一下。”

桑晓晓几乎不缺什么。她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哪怕现在得不到,往后赚了钱也能拿到。傅元宝当初给她家添置的东西,她现在都买得起了。

如果真要说能让学校提供什么,桑晓晓野心的小爪子从电话这头冒到另一头。伴随着一点好奇:“你们认识拍电视剧的人么?我想把我的书拍成电视剧。”

老师沉默。

老师也想自己的作品被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可跨行如跨山。他写的那些文字大多属于意识流文字,根本没法拍。让他非要去改,他还不会写剧本。

可他不服输。他都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