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大明:朕不是昏君> 一百二十五章 突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二十五章 突发(1 / 2)

“朕准了!”

朱由校笑呵呵的开口道,紧接着说道:“自今日起,官员设定告老年限,三品以下官员,小于六十岁者,三品以上含三品小于六十五岁者告老,非重病而辞官,其子孙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

朝堂顿时炸锅,这是断了大家的后路啊,辞官威胁可以啊,但要赔上子孙三代的前程。

大明朝可不是西洋人,不当官有钱就可以,说白了钱再多也抵不过一个官字,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话怎么来的。

十几个大佬却不理群臣聒噪,整齐的拱手道:“臣等遵旨!”

这下原本想要附和逼宫的人不敢了,这架势不用想,这条法令会被通过,到时候自己才是哭的最惨的那个。

只剩下那位最早要辞官的,脸色精彩的变幻着,最终变成惨白色,一口鲜血喷出仰面而倒。

“叫太医吧。”

朱由校平淡的叫着内侍,随即吩咐把人送回去,朝会继续,但这回没有新的法令的,有的是对着三项改革法令如何实施的安排。

新法实行最忌讳一口气上太多,必须要稳扎稳打,这一点朱由校很谨慎。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不仅仅是触及统治阶层的利益问题,同样因为太心急了,因此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没时间去解决。

造成本来受惠的百姓,反而在后来成了反对变法的先锋。

这种事在清末也发生过,戊戌变法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变法派乱来,几天之内让光绪皇帝连下上百道圣旨的蠢事都干过。

这样的变法能成功才有鬼,人们根本没时间去适应新法,反而生活被搅乱成一团糟。

而后世的改革开放就稳健多了,一步步的让人在适应过程中潜移默化,虽有动荡很快就能处理掉不适合的因素。

因此朱由校此次的变法,也是准备稳扎稳打的,看这次的三份圣旨就明白。

第一份圣旨针对高层的,其实影响不大,跟百姓无关。

第三份圣旨建粮仓,也是朝廷准备储备粮,跟地方无关,还是惠及百姓的事,自然也不会引起反弹。

就算有也是很快能被压下去的,其实真正动了权贵阶层蛋糕的,只有第二份圣旨。

因此朝会讨论最多的正是这个,好在这事聪明能干年前大佬们就知道,已经基本上商议完成细节,今天不过是查遗补漏。

三天后,再一次圣旨下达,也是不关民生之事,这次是宗人府的改变,被触及的只有礼部。

早就被刘宗周查的底朝天的礼部,这回乖巧的一点风浪不起,好几个勒索过皇族的官员被清算。

很快,大街上出现了一队人马,引起百姓的热议,这是宫中出来的车队,载着宫女去了宗人府。

“皇上,女真的贡使如何打发?”

正月二十八了,朱由校被提醒后才想起,十五那晚见到孙元化,知道他是监视女真人进京的。

也就是那几个女真人来这半个月了,还没得到召见。

沉吟一下问道:“可知道老奴这次要干什么吗?没有这么好心来进贡吧?”

鸿胪寺卿回答说:“据臣所知,女真人想要互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