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大明:朕不是昏君> 一百三十一章 气半死的朱由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三十一章 气半死的朱由校(1 / 2)

“古墓!”

汤古代惊呼起来,不满的瞪一眼李永芳道:“挖人祖坟,子孙遭殃,李额驸难道不知道吗?何况墨家是多少年的事了,辽东偏僻,又怎会有墨家书籍?”

“五贝勒有所不知,辽地是燕国的地盘,汉代连朝鲜都是,公孙家族在辽东称霸五十年,曾有大批名仕在此避祸,而且公孙度任职辽东是徐荣举荐,据说徐荣就是墨家弟子。”

还别说,李永芳是个武将,竟然说这些还头头是道,也难怪,一个能当间谍头子的人,肯定要涉猎许多。

汤古代还是不满,毕竟挖坟之事太过缺德,女真人即使已经信奉了藏传佛教,但萨满教依然是他们骨子里的信仰,对死者的敬畏之心甚于杀人。

努尔哈赤摆摆手道:“那就试试看,不过最好找古墓时谨慎些,那些凶墓不能动。”

汤古代无法,只好看着李永芳应承下来,嘴里嘟囔道:“送那些还不如送女人给他,那小子不是好色吗。”

不料他这话让努尔哈赤眼睛一亮道:“不错,双管齐下更好,这事你回盛京跟四大贝勒商量,去吧。”

朱由校不知道自己又被人惦记上了,这些天开心坏了,去年自己改良和推行的嗮盐法,历经九个月后,第一批精盐上市了。

这极大的冲击了淮扬一带走私盐的市场,南直隶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大户,根本无暇理会新法,让陈所闻一下子打开推行新法的大门。

嗮盐法取代煮盐法是在嘉靖皇帝时代,迄今不过几十年时间,但工艺简单,食盐的质量一直不好。

朱由校根据记忆给出了改良方案,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全面铺开,当时还被质疑呢。

现在成绩出来了,大批质量上乘的海盐,可把那些卖私盐的盐商坑惨了,许多人面临着倾家荡产的危险,哪有心思理会其他。

陈所闻正是靠这,以回收他们手上私盐为突破口,条件是他们必须支持朝廷的新法。

这一来他们虽然还是会损失,但能度过眼前的难关,因此绝大部分私盐大户选择了支持。

收到捷报的朱由校,这几天几乎雨露均沾的快活着,要是张嫣快要生了,恐怕也逃不过他的魔爪。

“皇上,陈总督八百里急报!”

这天又接到陈所闻的奏报,朱由校纳罕道:“八百里快报!不会是坏事吧?”

嘴上嘀咕着,伸手接过高时明呈上的奏折。

这一看差点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气的他叫道:“传政务院正副院长!老子就是嘴欠,这混蛋早该杀了。”

气咻咻的他在养心殿离转圈,客印月上前把他脑袋抱在自己怀里安慰着,看的在这侍候的狄蕾莎眼热不已。

偷偷低头看自己的胸前不小啊,怎么自己就没这福利呢,看来一定要想个法子,迷住皇帝才行。

她正胡思乱想着,三位大臣来了,朱由校把奏折往袁可立手里一递道:“钱谦益那混账,在南京贡院蛊惑太学生闹事,南京六部参与了不少官员,恩师您说该不该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