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50章 第 5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第 50 章(1 / 2)

接到了意料之外的订单,沈卫民稍稍开心。回程一路心情都称得上愉悦。

“卫民,你今天回家,还是留在厂里加班?”徐新华坐在副驾驶问。虽然是淡季,他们两个却出奇的忙,不连这次,他俩已经放弃了两次休息日。

所以徐新华才佩服沈卫民,连着忙了这些天,到了省城还是忙,他却一点不见疲惫。说好了身体不好的呢,但是现在瞧着对方精力可比他好多了。想着,徐新华又打了个呵欠。

“要是厂没事,我就回家。”沈卫民微微笑,算起来他已经十多天没着家了,家里可别出乱子才好,爹娘和两个小家伙都要好好的才好。

徐新华点点头,又突然想到什么,“唉,你就算不回家也没事,反正弟妹时常过来看你。”

沈卫民笑:“是啊。”

徐新华不雅的翻了个白眼,他得收回刚刚对沈卫民的同情,这家伙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不回家也有人来看他。每次来还都去食堂亲自烧菜给他吃,徐新华有幸跟着吃了两次,那手艺比孙师傅也不差了,也怨不得孙师傅哭着喊着要收卫民未婚妻为徒,后来实在不成,才退而求其次称为“小友”。

接触到徐新华的满腹怨气,沈卫民低头笑笑。他其实也不想的,每次都让赵琪跑这么远,多累啊,不过嘴角掀起的笑意,却说明了一切。

回机械厂看没什么事,和徐进山徐新华说一声,沈卫民下班后就回家了。

有段时间不回家,红池山的山楂红了,柿子黄了,还有晚熟的青桃丰收季。青桃是红池山一大特色,个头不大,青中带红,清脆香甜。

沈卫民却无心欣赏这些,离老远都就看到吊桥上俩小孩正够头往这看。看见沈卫民第一时间挥手呼应。

俩小孩也明显有了进步,想到他们来沈家沟的第一天,过来接沈卫民,就趴在两边的围栏上看人抓鱼,眼睛都不眨的,现在却看都不看。上次入水捉鱼还有之后带他们玩了几次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起码他们对水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了。

也因此,现在两个小家伙独自到吊桥来,沈父沈母并不会拘着。

当然也有可能是玩腻了,沈卫民虽然经常不在家,但赵琪经常带俩人在吊河捉鱼的。

十多天没见俩小孩对他的回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沈卫民一下自行车,就被他毛蛋大侄子抱住了腿。

“小叔,小叔。我好想你哦!”

“我看你不是想我,是想玩具吧。”沈卫民无情戳穿。自从上次他终于把已经打磨好的玩具送给小哥俩,俩人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听沈卫民提到后面还有,能让他们组装成更多玩具,他们早就在盼着了。

然后就拿眼睛渴求的看着沈卫民,让沈卫民最后松口答应,下次过来的时候,就给他们带回来。要不然你以为两人会正巧等在这边?随着和小叔越来越亲近,最初的那种特殊依赖渐渐转型,已经很少来吊桥接迎了。

“嘿嘿,”李家康直笑。

“没有,我们就是来接小叔回家的。”旁边的叶聪神色认真,一字一句的停顿,表示强调。

沈卫民觉得无比欣慰,也不枉他在外面拼死累活,挣钱养他们。拍拍后座的背篓,“走吧,回家。”

“耶!”李家康无比激动。

沈卫民嘴角也闪过笑意。

沈家院子现在只剩沈卫民一家了。前段时间沈大柱沈二柱的房子终于建好了,这年头建房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只要准备好材料,叫村里人来帮忙,很快就能完工。

木头当然是山上伐来的,这个只要和生产队长说一声就行,不过每家每户一年都有定量,而且有规定说来年春要种双倍的树苗在山里。这项规定在沈家沟深入人心,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传下来的。沈卫民第一次听说,不得不佩服先辈们的生存智慧。

繁衍往复,生生不息,这才是人和自然相处的最佳模式。

新房建好后,晾了几天。大房二房就迫不及待搬了过去。不知道是对新房的新奇,还是在旧院住够了,总之走得都很潇洒干脆。暖屋摆席时,沈卫民正在接受县城记者站采访,没有赶回来,不过据

说是十分不错的,难得的没有吝啬。

这一举动在李招娣看来就是傻,手里就那几个钱,与其请人吃喝,还不如用在自己和儿女身上,对外人表现有什么用?分家单过之后努力把日子过好才是最正经,手里没几个钱就想着得瑟,一点定力都没有,还指望他们能把日子过好?做梦!

沈卫民听了这话只是笑笑,事情是这个理不假,但是杨小青和李娟子的行为也不是不能理解,被婆婆压了那么多年,终于分家自己做主,不表现表现,哪对得起自己?

大房二房搬出去之后,李招娣和沈新乾找人把四间西屋好好修葺了一番,虽然是正在使用的屋子,但还是好好折腾了一番,趁着机会,堂屋也好好做了修补。虽然都是砖瓦屋,不过年数多了,漏雨的地方不少,以前没法好好折腾,现在家里空了许多,可以好好做修补。

沈父沈母,还有沈卫民和两个侄子都搬到了西屋住。沈父沈母是因为堂屋修补,沈卫民提前腾屋出来,则是因为他爷为了庆祝孙子结婚,许给他要给他做组合橱,沈卫民还追加不少别的订单。

沈爷乐呵的答应了,就连沈奶都没有说什么。

反正早晚都要收拾,再加上也要让两个孙子逐渐适应,李招娣就让老儿子也跟着搬了出来,总之老儿子不常在家,在哪休息都是休息。

沈卫民回到家,和厨屋的李招娣打了招呼,推开东屋的门才想起来自己搬到西屋了。

“傻了啊?”李招娣看儿子带呆愣愣,觉得好笑。

沈卫民摇摇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李招娣笑,走近几步:“这就八月了,前几天赵老四专门过来,我们定了具体日子,也就是十月初八。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带着琪妮儿去趟县城,买几尺红布,再一人做身衣裳。还有缝纫机,看看县城百货大楼来货了吗?不然就在省城买,钱娘掏给你。看看琪妮儿还有什么需要,都买,你当紧别亏待了人家。”

“知道了,”沈卫民笑着回话。

傍晚,赵琪过来还筛罗,看到沈卫

民在家,还吓了一跳。“卫民哥,你啥时候回来呢?”咋都不和她说一声?

“今天下午刚回。准备晚上再去你家一趟,你就过来了。”沈卫民笑着说道。关于赵老四和宋引弟的所作所为,沈卫民看不上眼又不好多说,他娘和妗子纯属钓鱼执法,整件事情中自己是最大的受益人,好像说什么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赵老四夫妻对赵琪来说不是慈父慈母。但凡有一点仁慈之心,他们就不会道听途说,直接把闺女的终身大事交了出去,没留任何余地的,像泼水一样,把闺女泼出了家门。

他们对赵琪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沈卫民对他们的态度。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他们既然没有把赵琪当亲身闺女,沈卫民这个当准女婿的,自然不会上赶着去孝敬。虽然说每次登门都不会空手,但要说多尊敬多感谢,那完全是没有的。

不过每次回家,他都回去赵家看看,倒不是为了在赵老四跟前刷存在感,更多是因为想和赵琪多相处。虽然在外人看来他的目的是前者。

“二姐家来住几天,爹娘没空理会我。”赵琪俏声说道。赵琪的声音很镇定,状态也不错,显然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过沈卫民感觉就不那么美好了。

说到赵琪的二姐,沈卫民就一阵头疼。当然不是因为人姓赵的,而是因为赵二姐既然家来了,他二姐很可能不甘寂寞家来刷存在感。之前也说过了沈芝是个薄情人,之前知道他订婚,也只是让人捎了个口信回来,语气中还不乏抱怨,因为家里没及时通知她而梗梗于怀。

不管是沈新乾李招娣还是沈卫民和沈芝都不算亲近,不出意外,一年中对方也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回来一趟,说几句话就甩脸子的时候多到数不清。不年不节,如果沈芝回来那肯定就有意外情况发生,这个意外专指赵二姐。她们两个年纪相仿,从小比到大,后来又嫁入一家成了妯娌,斗了大半辈子,预计还会持续很久。

唉,想想要应付沈芝,沈卫民就觉得心烦。

“嗯,先进来。”沈卫民接过赵琪手里的东西,把人让进来。

“我还想着要是这次你还不休班,明天我就去县城呢。”赵琪边走边说,反正在家也没有什么意思。

她自己在家的时候,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爹娘虽然待她大不如从前,但两人上工去,敢本不知道她在家做了什么。她有不少存货,都想做给卫民哥吃,那都不是凡品,对卫民哥的身体有好处。但是现在二姐回家了,相当于她在家里多了一个监督人,什么都不能做,还得什么都做,滋味并不好受。

虽然说没出嫁之前,二姐对她不错,出嫁之后对她也多有照顾,但这并不表示对方可以像丫鬟一样对她呼来喝去,尤其赵老四夫妇还觉得理所当然一样。赵琪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要是以前她还会据理力争一下,不过现在不了,反正她很快就被扫地出门了。

沈卫民“嗯”了一声,“我娘刚才还说我们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让我们去一起去趟县城。你不是还想买布和丝线,我已经和孟秘书打过招呼了,到时候随你挑。”

“好哎,我们什么时候去?”赵琪迫不及待。

“慌什么?这两天让我歇歇,嗯?”他好不容易歇班,总不至于明天就回去。

沈卫民的声音磁性低沉,说话的时候又不经意正好凑在赵琪耳朵边,赵姑娘耳垂瞬间通红一片。她伸手推了推沈卫民,“卫民哥,你离我远点,我热!”

沈卫民往旁边让了让,随即才反应过来,他看了看自己穿着的长袖,他怎么就没觉得热?不过随即的想法被听见赵琪声音跑出来迎接的两个孩子打断。

“小婶婶,你来了。”“小婶。”

赵琪走近两个小孩,又去和沈父沈母打了招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