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女配的七零纪事> 第24章 第 24 章(捉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第 24 章(捉虫)(1 / 2)

到最后, 杜鹃一口气换了30斤的地瓜, 舒曼凑了个热闹要了10斤, 等把这些买回来的口粮搬上车后,两个人都愣住了。

是知道这次东西不少,可没有想到原先还空了大半的车子一下子就变得连空隙都没有了。舒曼和杜鹃也只能勉强移了几个落脚的地方, 坐在车沿上面。

看到她们坐稳了, 白玉英才叫白叔出发。

她们来地早, 算算时间却已经是晌午了。

本来是约定好在县城里吃顿饭,撞上赵成几个人后,大家都没有了胃口, 还不如回去再吃。

车子先绕道去了白叔住着的地方, 他进去没多久后提了一个竹编罐子出来, 直接挂在车头。

白玉英朝舒曼挤眉弄眼。

那肯定是好东西了。

舒曼了然地点点头。

车子在村口就停了下来,白叔下了车先是一番指手画脚,这才帮着把车子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等白叔回去后,白玉英解释道:“以前白叔也是不进村子的,接下来的一小段路我们就得自己走了。”

倒买倒卖毕竟还是不能见人的,白叔这样做虽然有些欲盖弥彰,却也是出于保护白玉英的心态, 他止步红旗村, 就是希望日后他在外面若是有任何纷争和意外都能不波及到红旗村里的白玉英。

哪知道白叔不曾先出事, 反而是白玉英因为被人揭发连累到白叔, 最后这二人一个疯一个死。

“你怎么这么看着我。”白玉英被看得心里毛毛地。她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就是感觉奇奇怪怪地, 毛骨都竖起来。

“看你美啊。”舒曼弯唇一笑:“你要是不漂亮,我肯定不多看了。”

“胡说八道。”白玉英噗地笑了,伸手捶了舒曼一下,才板着脸说道:“你就是夸我也没用,你这些地瓜我肯定不帮忙的。”

舒曼小脸立时垮了下来。

别看这里面的东西,白玉英最多,但都是轻便的。倒是自己几个口袋的东西都是粮食、还有一个大铁锅。

她力气不小,可从村口到自己家,那可是老长的一段路。白玉英和杜鹃不同了,知青点就在村口不远处。

舒曼哀怨地眼神看了她们两个人一眼,上前把铁锅绑在背后,几样糕点被她放在一个袋子里挂在手腕上,另一个手腕上拿着小包裹,就是这样看着地上一大袋子的地瓜还有几个小袋子装的粗细粮就觉得脑袋发晕。

白玉英大笑:“你又不是三头六臂,还想一次性拿回去啊?还是等着我回知青点找人帮忙吧。”

舒曼挑眉。

白玉英笑笑:“我又不小气。”

该给的她总是会给的,来帮忙的就算是出过力,总比那只靠着耍嘴皮子功夫讨好处的人来得好。再说了,她要是真的一毛不拔,在知青点也未必如现在这般能过得下去。反而偶尔从手中漏一点财出去,那些人想着以后,做事说话都会有所顾忌。

白父告诉过白玉英,有钱能使鬼推磨,鬼都能行何况是人,所以没必要逞强。白玉英一直以来也很好地秉持这一点。

别看她每年春忙双抢都不曾下地,可红旗村的人并不会因此说什么。原因自然也是偶尔能借她的手,从白叔那边得到供销社买不到的东西。

杜鹃见状自告奋勇,她知道自己和白玉英住在一起哪怕不是主动的其实一直也有在占便宜,像这种简单的跑跑腿的事情是十分愿意去做。

也唯有去做了,她才能更加心安理得。

舒曼看出这一点,拦住了白玉英,等杜鹃走后,轻声解释了起来。

“杜鹃姐心思比较敏感,可能照顾别人习惯了。冷不丁地调换,一时之间这心情还不能调转过来。”可以想见,从前的杜鹃在生活中扮演的是付出者,是辛辛苦苦任劳任怨照顾别人的。很可能,她也因此习惯了这个角色。这才使得舒曼也成了其中的受惠者。

白玉英无所谓地点点头:“她要是喜欢,我倒是多的事情让她做。不过嘛,这不是长久之计。”

人与人之间交往本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一直感觉低人一等,不说对方了,其实就是自己时间久了,这心理也会发生变化。

舒曼是十分认同白玉英的话,只是要让一个人长久的习惯发生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只能慢慢来了。”

白玉英嗯了一声。

她并不怎么关心这些,若是合得来,杜鹃日后勉强也能算一个朋友。若是果真不合适,她总归不会委屈自己才是。

杜鹃跑到知青点的时候,正好在门口撞到出门的石二宝和李三达,在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忍不住皱了眉。

“这就是新来的知青?”李三达在看到杜鹃的时候眼睛亮了亮。

石二宝见他这幅模样,忙把人拉走。

“干什么呢?”李三达想往回走去再看一眼,家里头老娘一直再催他成婚,也相看了几个,他都看不上眼。

难得有个看上眼的,可不得多看几眼。

“什么干什么?那是我们知青。”石二宝恨铁不成钢地看了李三达一眼,硬是把人拽地远远的。“你莫不是傻了不成?现在还是两年前吗?难道你真想被木仓毙嘛。”

“我不就是多看了一眼嘛。”李三达满脸不高兴:“难不成你也看上她了不成?再说这事能和当年的一样吗?大不了我娶她就是了。”

“你娶她?”石二宝已经是看傻子的眼神了。

“怎么?不行吗?”李三达撇撇嘴:“说不定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了。再说同样的错误,我还能再犯上一回?当年要不是你小子跑得快,我也……”

石二宝脸色铁青地捂住李三达,压低了声音吼道:“不是说好了,那事过去了嘛。你可是把钱都收了的。”那可是整整一百块钱。

“知道了知道了,这不是没有别人嘛。”李三达挥开石二宝的手,满不在乎地说道:“你就是想太多,能有什么事情?人都走了,还能回来翻旧账不成?再说要不是我们,当年这回城的名额还能落她头上?”就是到最后,自己也没把人上了太吃亏了。

“别说了。”石二宝皱着眉头似是很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想了想问道:“你还真看上杜鹃了?”

“怎么?不行吗?”李三达立时反问,别说他越想越觉得刚才跑过去的那个女知青不错,腚大腰圆,一点都不像那些瘦杆子一样的。

“当然不行。”石二宝不是埋汰李三达,就他这长相,明明那李二达长得高高大大,五官端正,偏他这个一母同胞的有一副贼眉鼠眼、瘦弱的模样。他都怀疑这老婆子是不是年轻时候跟人钻了草垛子。再说那杜鹃,长得大气,容貌虽然算不上漂亮,但也不会丑。还是一个会读书识字的人,李三达还真配不上。可话绝对不能这么说,石二宝在李三达瞪眼过来的时候,不疾不徐地说道:“你不知道杜鹃都和谁交好?一个我们知青点的白玉英,一个是住在村子里的舒曼。就这两个人在,你那事不能成。”

白玉英还好说,这个人不好管闲事,还有些清高。

就是那个舒曼,年纪小小的,也看着是个不喜欢找事的人,但偏偏几次同她有关的事情都闹得挺大的。

或许杜鹃以后的事情,也不能例外。

“那小娘们恁多事,回头就扒了她家。”

石二宝目光闪了闪,低声说道:“你要真有想法,还得找你娘。”不过李婆子估计看不上外来知青,就说当年李三达差点因为知青被关进监狱,这事十有八九就是不成。可倘若真的被李三达说动,有一个老婆子撒泼打滚的,也没自己什么事情。

李三达似乎被说动了,品着石二宝的话,溜溜达达地回家去了。

石二宝轻轻一笑,回去的路上看到跟在杜鹃后面的陈德生、张光明和曹斌三个人,伸手打了一个招呼。

陈德生点点头,跟着急匆匆离开的杜鹃走了。

曹斌见状脸一红,约莫觉得不好意思,一直埋着头。

张光明无奈,只能笑着说道:“几个女知青去粮站回来,在村口那等着,让我们去帮帮忙呢。”

石二宝愣了一下,张光明已经笑着离开了。

等看着杜鹃带回来的人,舒曼忍不住笑了起来。

谁能说杜鹃也是没有心眼的人呢。

不过她的选择也是对的。

至少陈德生是好的,至于其他人,且等着吧。有白玉英在,杜鹃吃不了大亏,就是一些小便宜,难免要回被占去一些。

这就是人情的压力。

舒曼十分庆幸自己搬出去了,不过也因此她要面对的一些人情往来同样不少。

几个人先帮着把白玉英和杜鹃的东西送了回去,这才轮到舒曼。

舒曼在家里稍微休息了一下,就拿着半斤江米条去了张家。

“怎么又送东西过来了。”张大娘看到舒曼,忙把人拉到屋里,看到一包江米条的时候,摇头失笑:“难怪喜子和春花两个人可劲地说你好。”不是说吃人嘴软,而是这个人哪怕忙着别的事情也会想着你。

要对张大娘来说,自己吃好喝好都不如儿孙们吃得开心。就像舒曼惦记喜子两个人可比给她东西都来得让人高兴。要是给她的话,张大娘说不定就拒了,因为是给喜子们吃的,这次啊犹豫了一下就收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