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第50章 第五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第五十章(1 / 2)

江南水深,能有多深?

五月抵达嘉兴,没能见到周仵作。

衙役说周通半年前身体不适辞了工作,归乡养老了。距离府城不远,但现在去找迟了,三个月前周通已经去世。

周通从二十岁开始做仵作,在府城已经干了三十年。

从两年前开始,他的身体就不太好,时不时咳血。大夫劝他别干了,仵作长年与尸体接触,阴邪入体更不利于养病。

周通不听,直到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在去年年尾辞了工作。只因无牵无挂,不做活也没别的事做。

少年时,他是药铺学徒。父母死得早,由师傅养大。

十六岁时,师傅病重,他为冲喜成了亲。不料,三年后妻子却是一尸两命死在了生产日。

后来,周通一直一个人生活。有人劝他续娶被拒绝了,他认为自己是天煞孤星不想耽误旁人。

丧事是乡亲们帮着办的。周通死后,他的家门就被邻居从外头挂了大锁。

其实,周通家大概率不会招贼,因为没东西值得偷。

仵作薪酬不高,一个人居住也不置办什么值钱器物,能称得上值钱的也就是几本医书。

周通是因病而亡,他也算半个大夫,生前没有提出对所患疾病有什么想法,当然就没有请人验尸。

武拂衣以周通旧友小辈的身份前来,打探了一圈消息,总觉得这位周仵作死得有点太是时候了。

如果能重新开棺检查尸体就好了,但现在对墓葬非常很看重。

不论以什么理由掘墓都会引人关注,周通倘若死于毒杀,像是开棺这种引人注意的行为可能打草惊蛇。

不能开棺,也能从另一种方式去判断。

“庆复,你带一个人今夜去周通家里探一探。周仵作埋头工作,没有其他爱好,应该会写一些验尸的笔记心得,你把它拿回来。”

武拂衣叫来了此次出行康熙给配备的侍卫长。算得上老熟人了,就是佟家的庆复,给了他这个新的任务。

庆复在牛痘实验期间守卫北郊庄子,等到实验结束被调任看管玻璃厂,随后就是这次保卫雍郡王单独出行。

虽然看似一直跟着四阿哥,但事实上双方没有多少私下往来。他对家人也是避而不谈工作任务,只听从皇上的安排。

他明白佟家势大,不能有太多人风头过甚。家里本来意属三哥隆科多出头,那么他就老实听皇上安排即可。

皇上选择让他跟着雍郡王,需要的就是他低调,做好侍卫一职,不能有多余的心思。

情况却总是出人意表。

此刻,庆复听到四爷的吩咐,这意思是要让他去私闯民宅?让佟家人去做一回盗贼?

武拂衣瞧着庆复默不作声,似乎颇为体谅地安慰他。

“你是不是认为取来笔记,不足以证明周通之死蹊跷,你很想要开棺重新检验尸体,认为那才够准确。庆复啊,虽然查清案件很重要,但眼下要有顾忌。你办实事的决心,爷都明白,你也别遗憾了。”

说罢,武拂衣郑重而理解地拍了拍庆复的肩膀,好似他真的工作认真非常渴望去挖尸。

庆复顿时觉得肩膀上被压了千斤重,他承受了本人毫不期盼的希冀。

谁渴望去挖周通尸体了?

他没有!

那比夜探民宅过分多了。却有苦难言,总不能对四爷说他对查清案件没兴趣。

从荒庙到嘉兴,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起听了现场版的鬼船故事,后来也被四爷告之郑小妹尸体上的手腕绑痕疑点,再到给无头尸验尸的周仵作死亡。

只要不傻,如今就该对鬼船生疑,那不是一则故事,背后像是藏着某种秘密。

“奴才今夜就带辽飞去找周通的笔记。”

庆复没有拒完的正当理由,也顾不上是不是要做一回盗贼立马答应了。再不应承下来,万一四爷真命令他去挖坟怎么办?

“小心一些,注意别被发现,爷等你的好消息。”

武拂衣叮嘱一句就走了,没关心庆复的心理活动。

庆复对康熙尽忠,却也要做好四爷吩咐的合理任务。

查明鬼船究竟是哪只鬼作乱,这种任务不能更合理了,迟早要摆到康熙面前,不能更站得住脚。

眼下先要去送别蒲松龄。

由于周仵作死亡,关于无头尸的线索断了一半。

说是断了一半而不是全都断了,因为府衙中也许有其他人知情,但不能冒然询问。

周通若不是自然死亡,谋害他的人可能就在嘉兴府内。

虽然直接接触过无头尸的仵作死了,但换个角度还能继续查,只是难度加大了些。

这是能从货船入手。一船货物进入江南,总会燕过留痕,番邦来的物品更需要通关文牒与而对应记录。

康熙改变了父亲顺治的全面禁海政策。从康熙二十三年起提出海关概念。先后设立了粤、闽、江、浙,四个海关。

粤海关在广州五仙门;闽海关设满汉海税监督各一人,分别驻守在福州与厦门。

江海关最初位于连云港,后来迁移到上海县。管辖苏州府、淮安府、扬州府、松江府等等对外出海口。

浙海关,则是在宁波与定海分设据点,总体由浙江巡抚管理,而由宁绍台道督查。

无头尸出现在太湖上,与之相关的鬼船可能出没于江苏,也可能出没于浙江一带。

船只究竟是从江海关入境,还是从浙海关入境?

尽管周通供职于嘉兴府,但不代表某股秘密势力z只能盘踞在浙江境内,说不定多地都有其爪牙。

蒲松龄决定走一趟海州,想要试着请海州知州陈鹏年帮忙。

陈鹏年为官公正,勤政爱民。

从三藩之乱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到敢于去为冤案平反,再到精于河工治水江南。

他每次离任,都为百姓所不舍。虽然如今只是从五品知州,但能力与品性足以比拟朝廷一品大员。

从前陈鹏年在浙江省当过差,而今在江苏省内海州府任职。

或许,他能有办法查出四年前是否存在某艘行踪诡异的东瀛货船出没于太湖。

武拂衣送走了向外求援的蒲松龄。

尽管认可他所选的求助对象,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官府出面不一定能查到。

参考崇祯末年的走私旧案,东瀛船只能进入江南而且装着天价人参,怎么避过当年市舶司的盘查?

里应外合,欺上瞒下,内部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事就算摆出了雍郡王的身份去官府调阅账目,不一定能获得真记账本,说不好让心里有鬼的人早就做了假账。

不走官方渠道,就走民间渠道。

货在江南,离不开漕运。谁家运了哪种货物,或多或少会在码头上留下蛛丝马迹。

胤禛表示在江南几处漕运帮派中有暗线,距离最近的在姑苏,可以尝试联络。说是尝试,因为不保证密探此刻就在当地。

在去往苏州前,先要确定周通家到底有没有异样。

武拂衣等着庆复的消息,这小子要是办不成,明天她就亲自去踏月访宅。

“奴才幸不辱命。”

庆复第一次做梁上君子,虽然觉得有点别扭,但还是认真完成了任务。

“周仵作家中真有古怪,他没有留下一笔一毫的尸检笔记,就连其他家书文字也没有。”

周通从事仵作一职三十年,也孑然一身三十年。

若非病重,他都不愿意离开衙门,这种敬岗爱业的做派怎么可能没留下尸检记录?

“书房里有笔墨纸砚,但带字的东西只有购买的医书,没有周通亲笔书写的文章。“

庆复仔细翻查后觉得甚是古怪,周通怎么可能一笔都不留?除非,他写的东西被人提前销毁了。

是周通预感到大限将至,把所有笔墨字画都烧了?

或者在他死后,这几个月内有人捷足先登把东西盗走了?

庆复无法确定答案,也不能两手空空地向四爷复命,就怕自己真被派去挖尸体。再查了一遍周通家,在药柜里发现了一件吃不准的东西。

是一根人参。

佟家不缺好参,每年皇上都会赐参,各路送礼也有人参。

周通药柜里的这一根算不上品相优秀。要说怪在何处,就是存放它的盒子上贴着标签「野参」。

问题不在“参”字上,而在“野”字上。

“四爷,奴才瞧着有些吃不准,这参似乎不是野生的。”

庆复将存疑人参带了回来,“药柜里的其余药材都是准确分类,周通作为仵作不懂人参吗?他以前是药铺学徒,应该懂野参与种植参的差异。“

不谈功效,只说价格。

从山野采来的人参,比人工种植要贵上好几倍。

武拂衣听到在人参的问题上存疑,那正好与胤禛之前提到的崇祯末年走私案有了关系。

当下,端详起这株人参。

说实话,瞧不出异样,术业有专攻,而一些事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她看来,这参与四爷府的野参没差别。

“你辛苦了,先去休息一会。今天下午就要出发赶路去别的地方。”

武拂衣先肯定了庆复的工作,随后带着盒子去让胤禛瞧一瞧,这参到底有何异常?

胤禛一看,立刻判断出此参来历。

人参有三六九等。朝廷禁止私贩的是东北野生人参,但民间种植在参园中的人参不在禁品之列。

周通家里的这一株不是纯正的野参,但也不是园参。

它被叫做林下参,或者叫做秧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