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脸红心跳> 第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2 / 2)

试想,如此天差之别的收入悬殊,他们油田人不想好过不想富裕也不行啊!

油田上聘请的外国专家,工资在当时也许就数以万计。人家掏出十元钱,比一个老百姓掏出一分钱都容易万分。也许在他眼里,那两根白萝卜要远远不止值十元钱哩,他还感觉得了一个大便宜呢。

以至于中原油田刚刚成立运行,全国四面八方的人都呼啦啦地蜂拥而至向了这个一度寂静、偏僻、古老的地方。这里一下子热闹喧哗起来;新阳成了一个新的趋之若鹜的淘金之地。

离油田近,被油田占去了大部分土地的老百姓,迫不得已开始种植大棚蔬菜。

这些缺地农民种菜的收入,反而比那些地多只种粮食的农民收入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真的是一亩园十亩田。

这些村庄的农民,依据地利之便,很多家庭一下子都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令人眼馋的万元户行列。

中原油田犹如一支兴奋剂,打在人身上都气血喷张,促使人争先恐后地去挣钱,去拼搏,去奋斗。

很多农民的眼光也开阔了起来,抛弃过去无知浅陋的见识,都千方百计依靠油田做起了发财的梦想。

诚然,这些人中的脑瓜灵活经营得法者,不少都成了身价不菲的大富翁。

当地人的观念也都跟着时代的节拍在飞快地转变,扭转,不再仍旧封建落后,扭扭捏捏,遮遮掩掩。

姑娘和小伙都大大方方起来。很多长相俊俏娇美、风姿卓越的农村漂亮女孩,也嫁给了油田上的职工成了油田上的家属。油地一家、油民一体的格局,逐渐在那个时代拉开了序幕。

各种为油田服务的行业,也都雨后春笋般在油田周围林立了起来。

中原油田成了人们追逐梦想发家致富的所在;凡是能和油田扯上关系的地方,都能沾到这个大型国企这样那样的便宜。

不过,程戬所出生的沙滩村却没那么幸运。

沙滩村处在金堤的南边与金堤hb边的狭小地域之间,恰如其分地说,是处在一个夹缝当中。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北隔着长堤,南面阻着大河,人家油田上也根本不在沙滩村周围打井眼或者建什么单位。

虽然沙滩村离北面的井下作业公司只有三四公里,离东面的采油二厂和南面的采油一厂都不足十公里,但却委实沾不上人家油田上的一丝好处。

说一点好处沾不上有点言过其实,也有那么几次有限的机会沾点油水:每年冬季,中原石油勘探局的勘探队会到沙滩村周围做勘探工作。众多的机动车辆会在结冻的田地里来回地放炮、打眼。那些密密麻麻的勘探电线布置得像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在村庄内外。

油田上会给村里补偿一些钱——轧了百姓田地的补偿费——一点有限的钱财而已。

还有令人苦笑一个,就是勘探队里隆隆的似打仗一样震耳欲聋的放炮声,有时会把那个时代老百姓的本不坚固的土坯房给震裂开缝,把本不粗大又被蛀虫侵蚀啃咬得不再结实的梁椽给震断。于是油田上也要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地给受到损失的百姓以相应的赔偿。

油田上的后勤人员会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到一家家受到损失的百姓家里去勘探实情,并用个小本本记下哪家的檩条被炮声震裂了多长的口子,哪家哪家的土墙被震裂了多长多宽的口子……依据破坏的程度给予适当的补偿。

当时的老百姓都知道油田财大气粗,富得流油,人间的财神爷。于是乎,能沾点便宜就得沾,不沾白不沾,哪怕就是看似耍赖也要讨点便宜。

当时人都穷的叮当响,穿得烂乎乎,补丁摞补丁;吃得是稀拉拉的玉米糊;手里从不舍得花掉的有限可怜钱钞,也是被摸来揉去的弄成了皱巴巴黑不溜秋的脏纸片。哪有人见过支楞楞明晃晃的崭新钞票啊!看到油田上发给受害者手里的那些崭新的一元或者五元的钱钞,那是控制不住的激动啊,深信不疑地滋生出这钱到了手中就能多买些东西的奇特幻想。所以能有借口向油田上多赖点那必须的多赖点。

当时还是小屁孩的程戬清楚地记得,他家的破土屋西边一间那根弯曲的檩条好似被震裂了那么一点点,他娘就风风火火地把忙得不可开交的村干部连同油田上的工作人员拦到家里,指着那谁也看不太清楚的裂口要求人家给予赔偿。

油田上的工作人员好像说了句损坏得不怎么厉害的话,他娘就不依不挠地据理力争,大声说多厉害是厉害,要房子塌了才算厉害吗;缠得油田上的工作人员没一点法子。

这时村干部也帮着打圆场,说檩条既然有些裂纹、松动,就应该给予适当补偿的话。村干部都是一个家族的爷们儿,当然会帮着本村的百姓说话。

油田上和地方上打交道的人应该都是厚黑学的专家,更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既然村干部发了话提出了建议,于是他们就毫不迟疑地记下程戬他爹的姓名和房屋的受损害程度。

至于后来到底补偿了他家多少钱,程戬过后就把这事给忘了,也没想着问。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