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元宝的由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元宝的由来(2 / 2)

韩刘二人趁机聚集农民们发动起义,史称这支起义军为红巾军。

后来建立明朝政权的朱元璋,正是投身在这支起义军中。

到了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红巾军攻占了杭市,农民起义的风暴开始横扫江浙地区。

在农民起义军到来的时候,富人们为了保命纷纷逃窜,实在无法带走的财物只能埋在地下。

按照推断,高启静他们发现的这座窖藏埋下的时间,应该是元代早期西征之后。

而这就为青花云龙罐烧造时间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了根据窖藏的产生原因,来判断罐内的银器,也给判定青花云龙罐烧造年代带来很大的帮助。

除了出土时盖在罐口的那只大银碗,青花云龙罐内还藏有五十几件形态各异、精美雅致的银器。

其中有一件银盘上面,刻着阿拉伯回历七百一十四年的铭文。

回历也叫希吉来历,回历的714年也就是公元1314年,属于元代中期。

这也证明把云龙罐窖藏埋下的时间,不可能早于1314年。

而一起出土的凸花人物故事银盘,做工精细,颇具匠心,制作的复杂程度在以往出土的元代银器中都十分少见。

云盘盘沿刻着一周云纹,盘底的凸花人物故事犹如浮雕一般。

整个画面以细云纹为地,上面刻画着桂花树和玉兔。

画面上三人立于云端,右边楼阁上站着六个人,其中两人持扇,另外四人则捧着酒具或者水果。

经过初步鉴定,认为这是唐明皇月宫图,立于云端的三人中中间那个便是唐明皇。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元代戏曲和民间较为流行。

这件银盘呈现的故事内容,与元代的流行风格相符。

银器的制作时间,也佐证了作为容器的青花云龙罐,应该属于元代的产物。

青花云龙罐窖藏,除了出土精美的银质器皿,还出土了不少在当时作为货币使用的银锭和银条。

但是这些银锭的形状,却和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圆润可爱的银元宝不大相同。

事实上在元朝至元三年,也就是公元1335年时,元朝统治者将当时国库的白银,熔铸成重量达到五十两的银锭就叫做元宝,取的是“元朝之宝”的意思。

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了明代和清代,并且元宝渐渐成为了银锭的统称。

如今我们常见的财神图等绘画作品中,元宝多数都是两边翘起,中间鼓出一个肚子的造型。

事实上,元宝在历史上的真正造型并不是这个样子,元宝的形状起源于唐朝。

到了元代,元宝的形状发展为比较标准的束腰,底部较平,两侧向上斜,面向内凹的形状。

到了明清两代,元宝的形状则变得多样起来。

但多数还是呈现圆角马蹄形,底部略凸,两侧略微上翘,基本没有圆滚滚的肚子。

原来真正的元宝形状,与棺材有些类似。

过去的人们出于避讳,便在艺术创作中将元宝的形象,修饰得更加圆润丰满。

这种画法逐渐成为了一种奇怪延续,当然也成为时代特色,这也就是元宝的由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