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成不成全靠烧窑师傅一把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成不成全靠烧窑师傅一把火(2 / 2)

沉化后的原材料,再经过精炼、碾碎,然后再用专业工具研磨,研磨之后再有晾晒、沉化之后练泥。

由于北宋官窑有一部分是模制的,所以还有一步特殊的工序,注浆。

这道工序在现代,一般只有大批量工业化的产品,才会用到。

而在北宋,这可是先进技术。

当然,这种技术也不是随便用的。

特别是古代官窑的匠人,他们就算是用模具制作瓷器,也跟现代的大路货不同。

古代生产出来的官窑瓷,也肯定不是现代粗制滥造的注浆货能比的。

比如注浆模具在塑型的时候,就反馈出来官瓷造型,开始修胚。

修胚很关键,多一分而肥,少一分显瘦。

因为官窑瓷对造型的要求特别苛刻,所以说官瓷的造型是第一位要素。

制胚结束,才是素烧。

等造型晾干之后,再进行素烧,炉温达到900多度以后定型。

之后为了追求薄胎厚釉,要经过三次沾釉,因此,施釉技术是很关键的。

完成这一步,才再一次装窑。

装窑也肯定不是随便乱放,在完成施釉之后,将做好的器皿整齐,需要均匀地码放在窑炉中。

摆放不能太密集,也不能稀疏,有利于火焰的流通。

窑位摆放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

上、中、下不同的窑位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

最后就是烧窑,过去用煤和柴烧窑,近几年,因为环保排放要求,就改用天然气。

其实现在比较受追捧的还是煤烧、柴烧。

所谓煤烧、柴烧,就是我们先柴后煤,先用柴烧到900多度,然后最后加煤。

窑炉中在还原气氛的时候,必须用煤的矿物质成分产生还原,这就是官瓷的二次还原烧制方法。

因此,业内有一种说法:“成不成全靠烧窑师傅一把火”。

尽管现在有科学依据,可以量化分析,窑口有温度表,有很多的科技手段,但是仍然离不了传统的烧窑经验。

只不过,就像之前陈文哲烧制的中华红瓷器一样。

不管什么样的瓷器,不管是什么釉色,只要现代人肯研究,那么就一定能够制作出更加精美的瓷器。

所以,官窑瓷也不例外,要说技术,还是现代人的技术更加厉害。

他就知道国内有一位大师,曾经传承复烧出过官窑瓷,而且烧制过一件精美作品。

这是一件很少见的,以菊花为题材的作品。

没办法,菊花残啊,这菊花被现代人玩坏了。

但是,菊花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制作成菊花瓷之后。

菊花瓷,对于宋代,特别是开封这座城市,还是十分特别的。

开封是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古都,它有很多文化符号,不仅是书画名城,而且还是菊花名城。

因为开封菊花种植,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因此来到开封,不但这个城市让人留恋,而且开封的美更让人留恋。

每年菊花盛开的时节,开封满城大街小巷都是菊花,让人流连忘返。

这就会让人萌生,把菊花与北宋官瓷融为一体,让客人带走“永不凋谢的菊花”的设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