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心到手到,鬼斧神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心到手到,鬼斧神工(2 / 2)

精密的思考设计,还得靠精湛的手工实现。

就算是现在,陈文哲还记得,当时他真是无法想像,在1毫米厚的接面打孔后,再插入铜销这项工作如何完成的。

直到他看到了使用的工具,才恍然大悟。

那码放整齐的一排排小工具,才是问题的关键。

细看之下,这些工具并无特别之处,全是市面可见的寻常货。

只是在那些专家们的手中,它们才具有了鬼斧神工。

就是这些细小的工具,才有了一件顶级国宝的修复。

特别是为青铜鑑重刻花纹,更能体现“心到手到”的功力。

由于古人完全手工制造青铜器的方式,每件青铜器的纹饰都是唯一的。

而且古代工匠创作时的随意张扬,会使得一件青铜器上的花纹,并不整齐划一。

特别是器壁上的一条纹饰,可能会一路斜出,但这并不影响青铜器的美,反而让它显得生动自然。

修复这样的纹饰,最考验修复人员的功力,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补上去”的感觉。

为了这件青铜鑑,当时修复之时,只能用环氧树脂,做出与原件一模一样的纹饰,再用贴皮的办法。

对照每一条纹饰的脉络走向,贴到花纹残缺的部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修复这些青铜器的时候,往往这些专家还兼负修复工具的“研发”工作。

其实,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专业厂家为文物修复生产专门的工具和材料。

在修复工作中,要自己发明创造工具、寻找新型粘合剂、试验试行新材料。

为了粘合破碎的青铜器,他们长期关注齿科用于粘补牙齿的新产品。

1999年,他们改进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超声波除锈系统,可以在青铜器不能移动的情况下完成除锈工序,这款设备现时已被多家博物馆采用。

就是有了他们,一些破铜烂铁,才会重新有了价值。

可以说,就是修复提升了青铜器的价值。

青铜器的修复工作,既专业性强又细腻缜密。

对于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内里”,近乎百分百的人是门外汉。

把一件古董青铜器修复得流光溢彩,还是保持它残旧原貌,哪种是更对头的方法?

青铜器的修复,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考古方法,工序相对简单得多。

只要将破碎的青铜器,拼出原形既可。

也不必补雕纹饰,这类青铜器是给考古学家看的,便于他们研究考证文物的历史价值。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修复这件青铜鑑的手段,极力逼真还原,为缺损处铸铜配型、重新雕刻纹饰。

这种方法修复的青铜器,是放入博物馆给广大观众看的。

特别是在除锈这道工序,为了让观众看到的青铜器更具美感,在去除厚厚锈迹的同时,还要保留住文物上自带的绿锈和蓝锈,并使之在青铜器上的分布保持均匀和谐的美。

所以观众欣赏到的青铜器,都是泛着蓝绿色、肃穆整齐的样子。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