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北宋文物造假工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北宋文物造假工程(2 / 2)

这个噩耗,对于千里跋涉而来的向传师而言,可谓晴空霹雳。

身心疲惫的向传师,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就近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

隔日清晨,向传师被后院传来的磨刀声惊醒。

原来,客栈后面一个屠夫正在磨刀。

向传师循声走到屠夫门前,只见屠刀被磨得寒光闪烁。

而令向传师一惊的是,屠夫所用的磨刀石,虽然破旧却有几分石鼓的风貌。

他走近细看,磨刀石上隐约浮现的一些熟悉的字迹依稀可辨。

原来,这就是那面失踪了00多年,引得几朝几代人魂萦梦绕的“作原石鼓”。

石鼓已面目全非,上部已被乡民削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

而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

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是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仅余下半部的4行文字。

这也是陈文哲一眼就看出不对的原因,因为他看到的这只石鼓完好无损也就罢了,但是其上的文字是全的,不是只有下半部的四行文字。

当然,就算到了此时,这面石鼓的传奇也没有结束。

在发现了屠夫家的石鼓之后不久,凤翔知府接到一封向传师的书信。

于是,连夜调集军兵赶往关中,护佑石鼓与向传师回到凤翔。

随即,又将石鼓送往汴梁。

向传师因寻石鼓有功,得到朝廷诸多封赏,并获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

至此,10面石鼓终得团圆,但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却仍在继续。

自诩为“天下第一学士”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的又一个书画皇帝。

在对待石鼓的问题上,他不仅继承了先王宋仁宗的痴迷,更多了一重溺爱。

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运抵京城后,10面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学之内保存。

随后,又被他搬进了保和殿朝夕相伴。

日后,宋徽宗居然突发奇想,下令在10面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其装了金身。

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入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押解到东北荒原之中囚禁。

而10面石鼓,则因鼓身被填注的黄金,而被金兵视为珍宝,尾随着被掠的徽钦二帝北迁。

石鼓被运到燕京后,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并未发现其价值。

他们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便将它们丢弃荒野。

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遗失。

直到公元134年,南宋和蒙元的联军攻破燕京,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于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掩藏在废墟之中的10面石鼓。

王檝出身于凤翔虢县(今bj市陈仓区),与石鼓同根同源。

他将其保存于孔庙之中,并请专人看护。

而后的元、明、清3代,石鼓一直没离开过神都。

然而,10面石鼓在神都的安稳日子,只持续到上世纪30年代。

霓虹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10面石鼓随着故宫的国宝不断迁徙,在金陵短暂停留后又被艰难地运送至重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