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三分雕琢七分天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三分雕琢七分天成(2 / 2)

这件作品从艺术风格上讲,它所追求的的不是“像、静、细、雅”,而是粗犷、质朴、苍劲,可谓是造型独特,创意惊奇。

这么一件作品,应该可以代表现代根雕技术的最高水平。

从这件作品就可以看出,根艺创作当中,劳动耗时长。

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

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

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

根雕的制作,相比石雕更加麻烦。

相比石雕,木材是需要处理的。

当然,木材的处理要比石材要简单。

但是,没有技术也做不好。

根雕的制作过程,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

黄杨、檀木等根雕珍品,肯定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些材料都很好。

做木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

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

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在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

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

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

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制作根雕更不是简单的事,八个步骤,一步也省不了,而且每一步还都必须做好了,做仔细了。

传统的竹雕制品,大凡圆雕几乎全部采用竹根为雕刻材料。

木雕制品则选用优质木材,或主干基部、树根及树瘿。

如此选材,其主要原因是看重材料肌理色调,不易腐裂,细腻适刻等特性。

同时在保证造型完整的前提下巧妙地借用根形根态创作。

现代根艺作品因受到“三分雕琢七分天成”之约束,致使一些人把找根挖根,寻奇觅怪视根艺创作。

有些作者为追求这“七分天成”,则将根艺作品置于露天之下任其日晒雨淋,嫌其慢,则用火烧、酸蚀或白蚁蛀咬等法。

在制做根艺作品时,根材表皮早已被剥去,韧皮上的纹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逝平。

这两种特征不足以说明,根雕作品的“人为”与“天成”的成份。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