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113. 番外五 撤藩前奏,公主们的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3. 番外五 撤藩前奏,公主们的选择……(1 / 2)

摔跤毕竟是蒙古人的强项,大清想要一面倒稳赢是不可能的。以往的比试,在蒙古有意放水的情况下,双方基本打成平手。这次有乌晶晶一群人加入,不管男子这边还是女眷,大清头一回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略胜一筹。

玄烨高兴不已,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满族男女的武艺培养。

郑亲王与鳌拜年纪大,战斗经验丰富,玄烨干脆就把训练士兵的事情交给他们俩。其实也不用两人亲力亲为,只让他们作为总统领监督而已。

郑亲王阴阳怪气无人能及,鳌拜出了名的严格,有他俩在,绝对能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自打大清入关,随着南明的覆灭,贵族子弟开始呈现懒散的现象。如今才刚刚开始看不出什么,假以时日,玄烨很担心他们奢靡成风、一个个全部变成纨绔子弟。

幸好有鳌拜,玄烨直接规定,凡官员子弟满十三必须入伍参加训练,以三年为期限,三年后可选择是否继续训练亦或者归家。继续的则是往武将方面培训,不想继续选择回家的,后续就有他们各家的长辈负责。倘若也想入朝为官,就要跟其他人一样参加考核。

除了官员子弟,平民之间也有要求。大清明文规定,只要是在旗的每年都会有补贴,这一制度本来是为了凝聚民心,如今天下太平就成了某些不事生产、懒惰之人的借口。

反正有人养,躺平多好,何必奋斗呢。

如今,玄烨直接打破了他们这一幻想。只要你还想领取补助银子,就必须出人入伍。他要的也不多,每户人家只要有一个在军营训练的,这家就可以继续领取补助银子。若是一个人都不想出,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想要生活、想要银子自己动手去吧。

这一政策出来,除了好吃懒做之人,其他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入伍好啊,入伍国家不但会教导孩子武艺,还会教识字。不用自家出一分钱就能学到本事,若表现好说不得还能当官,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政策出来那一年,八旗子弟都疯了,纷纷来报名,到最后玄烨不得不下旨只招收十三至十八岁的未婚少年。其他人这才带着遗憾离开。

玄烨继承了顺治帝的遗志,励志促成满汉一家。八旗子弟有这么个可以当官的途径,汉人那也不可能没有。

只跟八旗强制要求不一样,汉人这边纯属自愿。愿意入伍服兵役的国家会给一定的补贴,不愿意的也不强求。兵役时间一到,满汉都一样可以选择回家或者继续深造。

相比起八旗的人满为患,汉人这边报名的就略显稀少。因为在他们心中,当兵就意味着死亡,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人愿意去当兵。他们有手有脚可以种地为生,虽然苦了点,但生在安全。

说少,是以汉人基础作比较,实际上汉人中报名的也不少。甚至因为汉人基数大,报名人数比满人还要多一倍不止。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家里穷活不下去的,再有就是头脑聪明想要借此改换门庭的。

反正这几年大清歌舞升平,没有战争,混个年学成归来,什么都解决了。

学武风气如火如荼,乌晶晶看着眼热,她与四公主几人一商量,自己出银子也办了个‘女子武校’。

大家都长大了,总不能跟小时候一样每天只知道玩耍。若要她们跟京中贵妇一样,今儿她家喝茶明儿你家赏花,她们也不愿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找点事情做。

乌晶晶办的‘武校’旨在能让女子强身健体。

跟男子相比,女子人生中还有个大坎儿就是结婚生子,不少女子就卡在了这一关。

当时乌晶晶就在想有什么方法能让女子身体强壮,顺利度过这一关。

医术她不懂,培养接生婆不太现实,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让大家都习武来强身健体。

习武可以强身,万一遇到危险还可以保护自己。

老师就是她跟四公主等人。

当然,她也不是只教导对方武艺,除此,她还花费重金请了不少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

刺绣、厨艺、规矩礼仪、读书识字都在她们教导的范畴内。

女子学校前所未有,刚开始几人也不敢做大,只在京城招收八旗女子。不是她歧视汉人,而是汉人女子规矩严格,她做的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是离经叛道的,就算她想,也未必有人愿意让自家姑娘来。

当然,若是有人愿意来学,她也是不会拒绝的。

因是头一次办学,为了打出名气,她不但不收钱,若有人来学习头两年管吃住,从第三年开始如果还愿意学习的话,每个月还会给半两银子做月钱。

有了事情做,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到了康熙十年。

大清入关之初,南明政权尚在,八旗兵力严重不足,因此大清换地决定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这些地方。

其中,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州;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此三方势力被称为‘三藩’。

除此之外,异性藩王还有两人,孔延训与孙可望。

孔延训,定南王孔有德之子,孔有德被李定国杀害后,继承其父职位镇守桂林。

孙可望,原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张献忠过世后降清,被封为义王。

虽都是降将,吴三桂等人看不上孙可望,认为他‘卖主求荣’。

顺治末年孙可望与其子过世,余下第三子孙征灏。孙征灏能不足,其势力在几年间被吴、尚等人瓜分。

而孔延训因被济度所救,对朝廷十分忠心,回桂林之后一直按照朝廷的律法兢兢业业发展,不与吴尚等人同流合污,同样被他们排斥在外。

为何用‘同流合污’这个词?

藩王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与孔延训不同,吴尚耿三人每年都会以云贵等地收成不好为由,不但拒绝缴纳赋税,还跟朝廷要钱。并且他们还私养精兵,手中所握兵权远远超过其职位。

玄烨几次训斥、责问,三人都装聋作哑。

他们似乎笃定了大清皇帝不敢兴兵讨伐,越发肆无忌惮。

刚开始,玄烨也确实没时间和精力与三藩做争斗,只能由着他们兴风作浪。

或许正是这一态度让他们肆意张狂,三人在封地横征暴敛,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这还不止,除了和顺之外,建宁与温良公主仗着吴、耿二王的势力,在京城也是无法无天。

她们不但对着宗亲命妇颐指气使,甚至还妄图插手乌晶晶几人的产业。

因为她们发现,不过短短几年,原本她们嗤之以鼻的,乌晶晶她们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壮大。她们也不是没想过学习乌晶晶开办学校,只是也奇怪,明明她们开出的条件比乌晶晶好,去她们那儿的人少之又少。

也不能说少吧,就是跟她们预期的不一样。去她们那学习的大都是贫苦农家想要占便宜的汉女,八旗出身的女子特别是官宦人家的子女还是更愿意去乌晶晶那边。

建宁与温良跟乌晶晶不同,她们本就看不起汉人,对那些前来学习的汉人女子更是没有好脸色。她们想要的一直都是笼络住八旗女子,特别是官宦人家的格格们。

有着‘恩师’这个名头,等将来这些女子嫁人后那就是自家的助力。

这两位与那三家在封地的作为全部被玄烨与太皇太后看在眼里。

一直到康熙十年,玄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对太皇太后道:“皇祖母,吴三桂等人辜负朕与汗阿玛的信任,弄的封地民不聊生,孙儿想要撤藩。”

若是之前太皇太后必定是要反对的,撤藩一事牵扯甚广,一不小心就会给皇家留下‘刻薄寡恩’的名头。如今不同。

她沉默片刻就答应了。“皇上想做就做吧,若兵力不够,就让班第回蒙古。”

权利是个好东西,太皇太后不用想也能猜到撤藩不会那么顺利,吴三桂天生反骨他必定会反抗。尚可喜与耿精忠一向是与吴家共进退,假如吴三桂反,其他两家必定会跟随。到时候必定要兵戎相见。

比起汉人,八旗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如果真的打仗,弄不好好要蒙古出兵相助。班第是蒙古人,这件事他出面最好。

她想了一下又道:“孔家那边你也派人说一声,孔延训跟吴三桂不一样,四贞那丫头跟着晶晶也做了不少好事儿。到时候你还得给大家立个榜样,让世人知道这一行为并不是针对汉人,也不是皇家不知感恩,是他吴家做错在先,咱们是正义之师。”

假如真的要把吴三桂等人撤掉,未免人心惶惶,那些汉臣降将心里有其他想法,就必须把孔家给推出来。有孔家在,才能让他们利于舆论的不败之地。

玄烨点头,他又问道:“那吴应熊他们那边……”三家可还有儿子在京城的,假如真的打起来,吴应熊势必要被扣留,还有温良跟建宁二人,这俩简直是皇室的耻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