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3. 第五十三章 捉虫(1 / 2)

“爸睡了?”孟夏小声问。

刘翠把杯子放好,点头道:“睡了,喝了那么多酒,也不怕难受。”

孟夏凑到刘翠边上:“妈,爸这是借酒消愁。”

“愁?啥愁?”

“醋愁。”

刘翠轻轻点了下孟夏的额头,说道:“哎呀,我的闺女,你是发明了一个新词昂,还醋愁?睡吧睡吧。”

很快,孟夏睡着了。

但刘翠睡不着。

她微微坐起来去看孟林。

心想这人上心和不上心真是两个样子啊。

外面风呼呼地吹,像是老天爷在玩吹羽毛的游戏,一会儿一口气把羽毛吹到上面,一会儿一口气把羽毛吹到下面,一上一下,一上一下……

最后刘翠给孟林掖了掖被子才睡了觉。

清晨。

公鸡打鸣的声音很大。

孟林醒来后觉得有些头疼,虚弱地看着刘翠。

刘翠嘴上说了孟林两句:“你说说你,跟我大伯二伯比啥呀,他们俩就好这一口。”边说边给孟林到了杯水。

孟林:“这不是高兴吗,一不小心喝多了。”

说完去接水杯。

刘翠一巴掌拍掉孟林的手:“急啥?这可是热水,我再给你掺点凉的,不然烫嘴皮子。”

孟林揉着被打的手,控诉说:“你也用不着这么大力气吧。”

都打红了。

刘翠心虚地笑了笑,她力气向来大一些,刚才没控制好力度。

掺好水后,她把水递到孟林嘴边,岔开话题:“今天队里要排节目。”

岭上大队有自己的文艺宣传队,队伍很庞大,包含好几个村的艺术人才,像吹唢呐的,吹笛子的……

孟林喝完水说:“这不巧了,你也是文艺宣传队的,正好跟他们交流交流。”

刘翠点头:“我就是这样想的。”

她现在特想锻炼自己。

因为她清楚自己和厂里宣传队的其他人有很大差距。

虽然文艺汇演那个节目她当了主角,但以后可就不一定了,想要戏份多一点,必须下功夫。

提高自己的本事是第一位,所以刘翠想借队里排节目锻炼一下自己。

一是锻炼自己在很多人面前表演的能力,二是锻炼自己驾驭不同角色的能力。

她之前表演的两个角色,之所以获得认可是因为两个角色和她有相似的地方,她能理解这两个人物。

但如果换成一个和她没有一点共同点的人物,她不敢保证自己能演好。

所以只有尝试不同的角色,才能游刃有余的表演。

孟夏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她建议她妈自己写剧本。

队里的节目肯定排练很多次了,让她妈替换某个人演不可能,还不如重新搞个新节目,这样的话,大家也会更欢迎。

刘翠对这个建议很心动。

但想到自己文化水平一般,不由担心道:“妈不会写剧本啊。”

孟夏挨着刘翠坐下,提议说:“妈,你就写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呗,比如进城后遇到的趣事。”

大家肯定爱看进城生活。

刘翠立马有了灵感,她用手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对呀,我可以写进城。”

因为这个主题她自己熟悉啊。

她这时顾不上孟林头疼了,找了个铅笔头开始在本子上写。

灵感哗啦哗啦的往外流,根本挡不住。

这让孟夏惊讶坏了,她本来还想再举几个例子让她妈做参考呢。

很快,刘翠写好了。

孟·笔杆子·林:“!”这么快的吗?

“我看看。”他说。

只见本子上外歪歪扭扭几行字。

孟林读完后,表情凝重。

这让孟夏好奇的不得了,她妈到底写了什么。

刘翠写的故事是,一个乡下姑娘进城找未婚夫,发现未婚夫和一个城里姑娘结婚了,她一气之下和城里姑娘的哥哥在一起了。

城里姑娘很生气,打死都不认乡下姑娘当嫂子,于是大闹了一场,哥哥气坏了,说城里姑娘不是自己的亲妹妹。

这下,城里姑娘伤心的不得了,并且恨上了乡下姑娘,为了报复乡下姑娘,她在乡下姑娘和哥哥结婚的时候说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乡下姑娘和哥哥是亲兄妹!也就是说当年城里姑娘和乡下姑娘抱错了。就这样,乡下姑娘嫁不成了,哥哥也娶不成了。

最后,哥哥娶了城里姑娘,乡下姑娘嫁给了未婚夫。

孟夏看完后:“……”

正在她思考怎么措辞评价这个故事时,刘翠笑嘻嘻说:“大家肯定爱看,多有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这个词是刘翠从吴老师吴从成那学到的。

她当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女工的人生和理解女工的内心,问了吴从成一些问题,吴从成显摆自己的水平,经常说一些高级词汇,其中就有戏剧冲突一词。

孟夏:“……确实很有戏剧冲突。”

她为了不打击她妈的积极性说:“你这个故事呢,有点偏题。”

刘翠若有所思。

孟夏继续说道:“妈,我觉得第一段故事就足够了。”

刘翠想了想,从善如流:“听你的。”接着继续在本子上勾勾画画。

孟夏松了口气。

不得不说,她妈内心世界很丰富。

到了演节目的那一天。

好几个村的人都赶来看表演。

“奶,快点快点,不然占不到好地方了。”

“孙子,慢点慢点,奶裹着脚走不快。”

“那我先过去占位置。”

“……”

正式开始。

《白毛女》《红灯记》《老两口学□□》……

大家虽然看了很多次,几乎都能背下来了,但一点儿不腻,毕竟娱乐节目少,这么说吧,只要人在上面,他们就很快乐。

不过王小文观看体验一般。

钢铁厂有专业演员,表演水平非常高,哪是队里能比得上的,更别说服装,道具之类的了。

这人呐,享受过了好的,甭管是吃的食物,结交的人,还是看过的东西,之后就很难对差一点儿的产生欣赏之意。

更别说更差的了。

“不好看。”王小文大大喇喇的说出来。

“啥不好看?”王小文她妈不解地问。

王小文指着台上说:“他们演的呀,我们钢铁厂演的比这个好十倍,一百倍,是吧,星河。”

她在最后故意去问李星河。

李星河露着笑容,转头对王小文她妈说:“妈,小文说的没错,我们钢铁厂表演的比这个好很多。”

王小文她妈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像之前一样仔细询问钢铁厂怎么怎么样。

主要是她有一种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她闺女和女婿眼里很差的感觉。

王小文没看出她妈情绪不对,滔滔不绝地讲厂里文艺宣传队的事情。

“谁家妮子?跟个苍蝇一样嗡嗡嗡说个不停,吵的老婆子我没法看节目了。”

王小文:“……”

这老婆子,怎么这么多事!

没听见她在讲钢铁厂文艺汇演的事情吗?

那可是钢铁厂!

王小文想跟老婆子理论一番,但考虑到自己现在是个体面人,不能随意跟别人吵架,于是哼了声作罢。

老婆子丝毫不理会王小文,她的注意力全在节目上。

只是——这次的节目怎么多了一个。

还有,演节目的这个人她咋没见过。

“这谁?”

“啥节目?咋没见过呢?”

“是队里新排练的吗?”

有人激动地喊道:“是翠子,刘翠!”

“天呐,是翠子?她还会演戏?没听过过。”

“……”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刘翠的一举一动,毕竟是新节目,他们并不清楚接下来的剧情。

唯独王小文不在意剧情,她在意的是刘翠。

台上怎么会是刘翠?

刘翠什么时候会演戏?

她暗暗咬牙,不知道是在生自己的气,还是生刘翠的气。

台上,刘翠先交代了一下自己姓甚名谁,要干啥。

“进城好啊,找到自己的未婚夫,再生一个大胖小子。”

“一个大胖小子哪能行,生个七个八个的!”

“你这话可别让村大夫听见了,现在国家号召少生。”

但剧情可不像大家想的那样美好。

当大家看到未婚夫跟别的姑娘在一起了后,气的不行,有的人甚至站起来骂未婚夫忘恩负义。

刘翠抹着眼泪,看着就可怜。

孟夏和孟林坐在前排,她客观评价说:她妈很会调动大家的情绪。

更加调动大家情绪的还在后面。

当城里姑娘她妈让刘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时,嘴里的,眼底的和脸上的不屑、厌恶、瞧不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人咋这么可恨?!”

“咱们乡下人咋的了,城里人凭啥看不起咱们!”

王小文她妈也狠狠共情了,撇嘴说道:“这表情,不就是那售货员吗?我去买个挂面,眼睛都长到头顶上了。”

她转头去问自己闺女:“闺女,你说像不像?”

王小文没有反应。

因为那个表情语言她非常熟悉非常了解,她在李星河的脸上见到过,在自己婆婆的嘴里听到过,在钢铁厂其他人的眼底看到过。

这时突然有人说:“咦,这人有点眼熟啊。”

接着他指着大伯说:“这不是你婆娘吗?”虽说画了妆和之前不太一样,但仔细一看,这人就是!

演城里姑娘她妈的人就是大伯娘。

这是刘翠的主意。

大伯娘一开始不乐意,觉得这个角色不好,但最后被刘翠左一句“出名”右一句“天赋”搞定了。

下面是未婚夫和城里姑娘互相表达爱意。

大家纷纷让未婚夫和城里姑娘下台。

老婆子拿着拐杖似乎想打两人,嘴上不留情面的说道:“一对狗男女!”

她现在就盼着刘翠嫁个更好的人,气死这对狗男女。

刘翠继续表演。

她没有回乡下,而是在城里找了份临时工,由于表现出色转正了,再后来,跟一个同事在一起了。

“哎呦同事好呀,还是个小领导!”

“所以说,女的要擦亮眼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