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7. 第六十七章 二更(1 / 2)

柜子抬回来了。

刘翠刷了刷,又让徐杨帮忙在上面弄了两个格子,于是一个碗柜就做好了。

她接着把家里的碗筷摆放到上面,左看右看,高兴的不得了!

白得的柜子!

她又去拿拖把,方才搬柜子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积了不少灰。

“我来吧。”徐杨说。

刘翠没跟徐杨客气。

等徐杨擦完,她把椅子搬起来:“椅子下面。”

徐杨力气大,三两下就弄干净了。

就这样,家里角角落落都清理了一遍。

拖把成功从灰拖把变成了黑拖把。

徐杨蹙眉:“我去洗一下。”说完,拎着拖把去了水房。

刘翠去走廊上做饭。

她准备烙饼。

这烙饼得用铛,家里没有铛,就用大锅替代。

面早已“醒”好了,刘翠将面擀成一个方形,厚度适中。

徐杨涮拖把回来了:“烙饼吃?”

刘翠点头:“家里的馍馍没了。”

徐杨记在心里,打算明天去买。

他洗净手,挽起袖子,问刘翠需不需要帮忙。

徐杨做饭的手艺不错,之前还教刘翠做过蛋包肉片。

刘翠吩咐徐杨切个葱。

葱是小白葱,徐杨切好后,一手拿刀,另一只手把葱拢到刀上,然后放进瓷碗里,给刘翠用。

不仅如此,他还特有眼力见地把盐和油摆到刘翠手边。

刘翠手里的饼摊得差不多了,她把盐均匀撒在上面,用量适中,又把油抹到上面,用量适中。

之后从一侧卷起来,用擀面杖擀成圆形,这一次的厚度要比之前多几毫米。

下锅后。

圆饼立马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徐杨让刘翠去忙别的,他负责看着。

于是刘翠去做别的饭菜。

一道香椿炒鸡蛋。

这个时令,崇城的香椿挂满枝头,又嫩又绿,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刘翠麻溜地把香椿洗净,然后焯水,控干后切成段状,放到一边。

鸡蛋是徐杨拿票跟农户换的,比供销社的便宜。

因为对农户来说,票子很难弄,而工人,厂里会给补贴,会□□子。

刘翠把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蛋液滑入碗中,她拿筷子搅拌均匀,之后倒入刚才切好的香椿。

很快,饼烙好了,菜做完了。

孟夏现在已经习惯她妈和徐杨叔叔一起做饭了。

晚饭过后,她对刘翠说不要忘了去夜校。

刘翠收拾了一下,特意在耳朵后面别上两个黑色发卡,防止低头的时候头发飞到自己脸上,打扰自己学习。

“闺女,你看我带这些行吗?”

孟夏望向刘翠的包。

这个包是孟林淘汰下来的,一个十分老旧的军绿色包,边缘的地方都被磨得没有颜色了。

刘翠在里面装了一个本子,一支笔,一个水壶。

孟夏摸了下下巴:“妈,你再拿上手电筒吧。”

虽说现在天黑的时间晚了,但上两堂课,出来后天肯定黑了,带上手电筒照,一方面照路,另一方面更安全。

刘翠笑了笑:“这条路妈都走了多少遍了,用不着手电筒。”

孟夏摇头:“晚上和白天不一样,妈,你就拿上吧。我听我同学说,这几天路上不太安全。”

后半句话可不是她瞎编的,她确实听到有人这么说过,至于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她不太清楚。

但有防范意识总比什么都没准备强。

刘翠从善如流:“哎,妈拿上。”

孟夏把刘翠送到门口,给刘翠加油:“妈,你好好听课,我在家里等你。”

刘翠摸了摸孟夏的脑袋:“行,妈去上课了。”

夜校离职工宿舍口距离很远,但骑自行车很快。

刘翠会骑自行车,之前还载过孟林和孟夏。

不过她学会骑自行车这事,挺曲折的。

在上岭大队那会儿,自行车可是宝贝一样的存在,她哪里有机会骑。

到了红旗化工厂,自行车倒是挺常见,但家里只有一辆,孟林骑着,她仍然没机会骑。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她才学会的骑自行车。

那天孟林给刘翠钱让刘翠帮忙买双解放鞋,说了个尺码。

刘翠哼哧哼哧走到了百货大楼。

买回来之后,孟林上脚一试,尺码不合适。

按理来说,尺码应该是合适的,孟林一直穿同一个尺码的鞋子,可能是鞋的尺码有点儿不准,于是又去换。

来来回回跑了三次。

虽然说百货大楼离红旗化工厂不算特别远,骑自行车大概十多分钟就到了,但来来回回走三趟,也就是在原先路程的基础上6。

怎么可能不累?!

即便刘翠是干农活长大的,身体壮如牛,也觉得疲惫。

但刘翠当时刚来不久,不怎么敢说话。

所以孟林并不知道刘翠是用走的。

直到他觉得刘翠太慢时,才意识这里面有问题。

孟林得知真相后既觉得无奈又觉得好笑,于是特意找了个大休的时间,手把手教刘翠怎么骑自行车。

刘翠挽了下被风吹乱的头发,笑了笑,怎么突然想到这事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