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7. 第八十七章 二更(1 / 2)

崇城,红旗化工厂。

这座国营大厂跨过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风雨,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迎来了重大的转折——改革。

1979年,国经委在首都召开的国企改革座谈会上决定在首都、海市等多个市区的8家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试点,扩权内容包括补充计划权、利润留成权等。

很遗憾,红旗化工厂不在其中。

但幸运的是,红旗化工厂在第二批试点名单里。

经过几年的扩权改革,红旗化工厂产值迅速增加,并利用留利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及改善职工生活,例如新建职工宿舍楼,扩建食堂等。

正值五月初,天气由小热转大热,二层小洋楼旁边梧桐树随风哗啦哗啦的响。

一个少女从小洋楼里出来。

少女身形高挑,十六七的模样,上身一件短袖,下身是一条肥大的短裤,看着十分随性,奇怪的是,手上拿了沓材料。

“闺女,你爸又催了一遍。”

刘翠服了她男人了,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她男人午觉前看了一会儿材料,随手放在了床头上,下午上班的时候忘了带,刚才给家里打电话说要用,她这才找出来让孟夏给送过去。

“知道啦!马上就去。”少女,也就是孟夏回道。

刘翠想了想,又让孟夏带了壶酸梅汤。这酸梅汤是她自己熬制的,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像以前,卤个汁都卤不起。

孟夏折身,接过壶,有点儿吃味的说:“妈,你对爸太好了。”

刘翠笑了笑,告诉孟夏实情:“妈今天没控制住量,多熬了点。”

孟夏:“……”

刘翠继续说:“让你爸别浪费,都喝了,这可跟外头卖的酸梅汤不一样,是真材实料,用乌梅、黑枣、山楂干、甘草、冰糖……熬出来的。”

孟夏认真听完:“保证完成任务。”

去办公楼那条路两边都是梧桐树,大前年栽上的,说是要绿化环境,减少污染,要知道化工厂污染很严重。

可孟夏总觉得这条路栽梧桐树有别的含义。

她爸是要让左右两排梧桐见证自己的升迁之路,毕竟梧桐在她爸的生命中有特别的意义,无论是最开始的秋雨之夜,还是最后搬家时的梧桐落叶。

越靠近办公楼,越能感受到国家改革的决心。

墙上粉刷着领导人的话语和口号,如“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一条路无论如何要坚持,这有利于发展生产”1,又如“放权放权,让工厂发挥主动创造性”。

孟夏怕晒,加快了速度。

办公楼。

她推门而入,跟保卫科的大爷打了个招呼。

大爷哪能不认识孟夏啊,乐呵呵地说道:“夏夏,又来找孟厂长啊。”一个“又”足以体现孟夏来得频次之高。

而“孟厂长”就是孟林。

孟林用了八年时间,从车间工人爬到了副厂长的位置,整个过程,阳谋阴谋,是可以写入厚黑学教材的程度。

这个夏天,他又从副升到正。

这离不开他大胆改革以及宋书记的支持,宋书记八年的时候调到了市里,现在是崇城的主要领导之一,这对孟林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有了宋书记的支持,他才敢改革。

说实话,如果没有宋书记点头,孟林不会那么大胆,要知道,步子迈得越大,越容易扯着蛋。

办公楼翻修过,墙重新粉刷了,并做了新设计,在大厅右边弄了块黑板,上面定期写厂里的政策和计划。

孟夏提着壶爬到五楼,她爸的办公室在最里面。

“爸——”

她正准备进去时,见一个陌生的男生从里面出来。

还没等她想这男的是干嘛的,眼睛先愣了一下,有一种看林芳的感觉,男生的模样真的叫人惊艳!

男生看到孟夏也愣了下,如果不仔细看,根本捕捉不到。

他出于礼貌,向孟夏点了点头。

孟夏没有想太多,也朝男生点了点头。

惊艳过后,她不由想:这难道是厂里新来的大学生?

她爸为了引进人才,亲自接待大学生,还包括谈心和职业规划(画大饼),以显示出厂领导的重视。

见男生下楼了,她推开她爸办公室的门,把资料放到桌子上,又指着壶说:“妈给你带的酸梅汤。”

孟林刚准备拿材料,然而听到酸梅汤后立马提起壶试了试重量:“真不少!”

接着笑嘻嘻说:“你妈对我真好。”

孟夏并不打算告诉她爸真相,而是说道:“可不是说嘛!又是小零食又是酸梅汤,爸,你没胖真的是奇迹。”

孟林办公室有一处专门放零食的地方。

众所周知,孟林爱吃零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