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你好我是何雨柱> 第一百八十六章:喜事丧事(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六章:喜事丧事(求订阅)(2 / 2)

吃完饭,李红军就带着家人回去了。

只有李贵跟陈金凤留下了,他们好久没跟李春霞在一起叙旧了。

但是傍晚,李红军接到噩耗。

李春霞没了。

李家其他人或许跟李春霞感情不深,但李红军是侄子又是女婿,冯小美是女儿也是侄媳妇,他们俩是绝对伤心的。

同时,他们也担心李贵跟陈金凤受到打击,连忙驱车去了冯家。

临走前,给远在香江的李红霞跟孙志强拨通了电话。

让李红霞尽快回来奔丧。

小媛媛跟姑奶奶的感情也很深,小时候姑奶奶也没少陪伴她成长。

一家人悲痛的来到冯家,李红霞想不到今天是李春霞孙子娶妻的大好日子,喜事变丧事了。

到了冯家,二栓已经带着媳妇孩子过来了。

李红军看到李贵跟陈金凤虽然悲痛,但精神头还好,暂且放下心来,打听一下李春霞为什么突然走了。

原来老太太高兴过头了,喝着酒,突然酒杯就从手里话落。

李红军准备安慰大栓,大栓跟二栓跪在李春霞的遗体前,无声的流着泪。

可大栓看着自己大儿子的眼神,有着一丝丝的恨意。

李红军明白,大栓是个孝顺的,自己老娘因为儿子结婚娶媳妇高兴离世,他一时间转不过弯来,怕是钻了牛角尖。

“大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姑八十多了·······”

李红军又道:“别怪孩子,你们看姑是带着笑走的,收拾一下情绪,这是喜丧,姑的身后事还要靠你们哥俩操办!”

大栓承认李红军说的有道理,但心里还是固执的认为如果不是儿子结婚娶媳妇,自己老娘就不会一激动的走了,心里还是埋怨儿子。

不过,老娘身后事目前才是最重要的。

大栓:“红军,按照规矩,还有我妈的遗愿,她老人家要土葬,想回乡下老家。”

李红军:“落叶归根,我赞同回乡下,可是姑是葬在李家还是冯家?”

大栓跟二栓互相看了看。

二栓:“我看让妈跟外公外婆作伴吧,咱们跟冯家那些白眼狼亲戚早就断了亲,妈也不想跟他们有往来。”

看着屋里的人乱哄哄的,哭声一片。

李红军决定:“你们俩身为儿子要守丧,不宜动,让周梅提前回乡下安排,顺便找个白事先生。”

大栓同意了,二栓也把自己的媳妇叫到跟前。

“你们妯娌回乡下,第一件事找先生,另外乡下咱们也没房子了,但姑是喜丧,要在村里摆流水席,去找赵队长打声招呼!”

“流水席办三天。”

为了能让李春霞走的风风光光,李红军叮嘱:“只要是来给姑送行的,谁来吃席都行,但有一条记住,咱们不收礼。”

听着不收礼,两个妯娌眉头微皱,吃三天流水席的花费可是不低,要是不收礼可是很亏的。

李红军仿佛看出了她们心中所想:“所有花费我出了。”

周梅连忙解释:“红军兄弟你想多了······”

李红军不容辩解,伸手打断:“就这么定了,她也是我姑,也是小美姐的母亲!”

看着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李红军吩咐道;“去给我姑换上装老衣裳,还有照片这些都赶紧去准备。”

周梅带着二栓媳妇给李春霞换了早就准备好的装老衣裳,然后李红军让儿子李金铭开车送她们赶回乡下。

回到乡下,周梅去了赵队长家里,赵队长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直担任着村长所以没有进城,一个人在乡下生活。

二栓媳妇去找先生了。

到了赵队长家里,赵队长正坐在门槛上抽着烟袋。

“大栓家的怎么突然回来了?”

然后眼睛突然瞪大,看着周梅胳膊上戴着孝,声音有些颤抖:“谁走了?”

李春霞活着的时候一直压着周梅,但她们婆媳之间是有感情的,周梅忍不住鼻子一酸,带着哭腔:“我婆婆没了。”

“哎!”

赵队长叹了一口气,上午他还进城去参加了大栓儿子的婚礼,这才不过几个小时就出现了变故。

“节哀。”

“赵叔,红军说让我回来找您,跟您说要在村里摆三天流水席。”

赵队长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就在打谷场上摆席吧,哪里宽敞。”

“我这就去用喇叭给你广播去。”

周梅办完了红军交代的事,便回了娘家通知家人。

回到娘家,周家人也是全都愣住了,没想到外孙子结婚还出现了这等变故。

“梅子,我这就跟你们进城去看看亲家母!”

周梅他爹从炕上下来,然后又嘱咐自己老伴:“你就别跟着去了,既然要摆三天流水席,少不得人去帮忙,你带着家里人到时候去帮忙吧。”

二栓媳妇也不知道如今村里的白事先生是谁,她是先回了自己家。

在钱家的帮助下,二栓媳妇找到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白事先生。

然后带着自己的父亲跟白事先生,跟李金铭汇合,周梅也带着自己父亲,一行几人驱车赶着夜路回了城里。

白事先生来到冯家,也不谦让。

找到主事的大栓。

“晚上儿子,孙子守孝!”

大栓跟二栓全都点头,表示没问题。

先生抽着烟,继续道:“你们家在乡下已经没了宅基地,老人只能在城里摆三天了。”

“可你们又要摆三天流水席,那你们儿女就要折腾一些了,每天都要在城里跟乡下往返了。”

对此,大栓跟二栓也无异议。

先生:“既然如此,那就找人打棺材吧。”

可城里如今哪有棺材铺?

大栓:“先生,城里的情况您也知道,您有没有相熟的路子?”

白事先生:“三天时间是紧了些,不过只要有钱这都不算事,棺忌用柳木,相传是因为柳树不结籽,会绝后······”

大栓跟二栓哪懂这些?

“先生,用什么木您拿主意就好,别怕花钱!”

“成,我晚上辛苦点,你们家有车到时候让司机送我,我去给你们现定一个。”

接着白事先生交代了一些其他的忌讳,孝期忌讳走亲访友,尤其是参加喜事。

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

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直系亲属去世首座年,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

等等一些交代完,白事先生就坐着李金铭开的车再次去了乡下,找有着老手艺的熟人订制棺木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