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326章 朕,思念梁王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 朕,思念梁王了(2 / 2)

刘胜不知道的是:这,便是刘汉,尤其是西汉‘独以强亡’,十三人天子出了六个明君的原因。

——对死亡的坦然面对,对政权交接的妥善处置,以及对继任者的精心培养,便是汉天子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君主最耀眼的优点。

“那就见见赵禹?”

“老爷子老早就让我见了,一直没抽出空,倒是忘记了······”

想起自己接下来的打算,刘胜面上愁苦之色稍散去些许;

待细想起赵禹,面色又不由微微一滞,旋即便是一阵苦笑连连。

——赵禹,其实是天子启在位期间,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官员。

倨傲、清廉,不与人私交,铁面无私,又对君命唯命是从。

后世的太史公,管这样的人叫‘酷吏’,还专门编写了一片《酷吏列传,来记载这些孤臣的所作所为。

但在这个时代,赵禹这样的人还不被称之为‘酷吏’,而仅仅只是被称为‘治刑名学的法家士子’。

再说回赵禹这个人,相较于前辈、如今法家的领头人物晁错,更少了一丝偏执、更多了一层底线;

比起比自己年长不了太多的苍鹰郅都,则少了一分阴戾、多了一分正派。

总体而言,赵禹其人,几乎就是为‘廷尉’这个位置量身打造的专业人才。

就好比先帝年间,将‘法如是足以’贯彻到汉家上上下下的廷尉张释之一样,将来的赵禹,也必将是刘胜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最大帮手。

只是现在,一想到自己接下来几年,要和这位年少有为的廷尉卿往来密切,刘胜就觉得一阵好笑。

“周亚夫还在太子宫啊······”

“啧啧;”

“这两人凑到一块儿,只怕是······”

“——只怕是要有大乐子看了?”

心中如是想着,刘胜便又是一阵苦笑摇头,将近乎伸直的腿往回收了收。

如今,周亚夫以太子少保的身份,日日出入太子宫,在长安城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至于周亚夫亲自选定的两个‘亲传弟子’:郅都、程不识二人,也已经被刘胜安置在太子宫住了下来。

——左右这两个人,现在手上也没兵权,就算是住在太子宫,也根本不会对刘胜造成什么影响。

而周亚夫和赵禹之间的关系,却实在是有些复杂。

周亚夫功侯子弟出身,被先帝以‘复绛侯家’为由受条侯爵,又累功升迁,近乎完全凭借武将升迁路线,最终达到太尉丞相的巅峰。

而赵禹早年,走的却是文官的路子——先为郎,后以‘文笔犀利’的特长做了御史,又辗转于公卿有司各部,可谓是沉淀多年。

而在周亚夫平定吴楚之乱,并被天子启‘杯酒释兵权’,以升任丞相解除了周亚夫的太尉职务时,赵禹,恰好就在周亚夫的丞相府领导班子内。

做了丞相之后,周亚夫不知是出于避嫌的考虑,还是真的对政务不感兴趣,亦或是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应对,便很少出现在相府。

而在周亚夫那段‘荣誉丞相’期间,赵禹也算是得到了不小的机遇。

——丞相不管事,自然就得丞相府的官员,去处理那些本该由丞相处理,却也算不上太过重要、并不是非丞相处理不可的小事。

既然要做事,那既然就要掌权。

周亚夫不做事,权力自然一点点被低下的官左揽走;相府官员做事,自然也就为自己顺便揽了不少权力。

虽然这些权力大都没什么实际意义,但对于赵禹这样的璞玉而言,那样的历练,却可谓是人生中最不可多得的财富。

也正是凭借那段‘明明不是丞相,却做了很多本该由丞相做的事,并且做的还不错’的履历,赵禹才得以在现在这个年纪、在还没外放为郡守历练的前提下,被火速提拔为当朝九卿:廷尉,却并没有引来朝野内外太大的不满。

而对于周亚夫这个实际意义上的‘恩主’,赵禹先前,却毫无保留的展现了一个法家士子,究竟可以为了原则,变得多么不近人情······

“呃······”

“呃啊”

刘胜正思虑间,身后的御榻之上,响起天子启一阵含湖不清的呢喃;

老爷子醒了,刘胜自也就将万千思绪塞回脑中,伸手在身侧轻轻一扶,便起身站在了榻边。

却见御榻之上,天子启极为疲惫的眨动的眼睛,似乎是做了一个很耗费体力的梦;

而天子启接下来的一番‘自语’,则是让刘胜心下再一沉。

刘汉社稷,也随着天子启接下来的一番话,而正式进入又一次政权交界······

“朕,看到父皇了······”

“父皇说,朕这些年做的不错······”

“——虽也犯了些湖涂,但也终归是做的不错······”

“父皇还赐了朕一柄剑······”

···

“哈”

“朕睡了多久?”

低沉沙哑的询问,只引得刘胜下意识一昂头:“至多不过半刻。”

“——啊······”

“——朕倒是觉得恍如隔世,好像睡了很多很多年······”

如是说着,天子启也终是挪动着身子,作势要从榻上坐起;

待刘胜赶忙伸手扶上天子启的后背,便见天子启一边将身子缓缓坐直,嘴上也不忘一边说着:“朕,思念梁王了。”

“自当年一别,已是数年未见;”

“也不知当年的事,阿武,还记不记恨于朕······”

···

“明后日,你去趟长乐,知会太后一声。”

“就说,朕思念梁王了。”

“秋收之前,召梁王来一趟长安吧。”

“——陪陪母后;”

“也陪陪朕······”

“陪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