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黄河上架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黄河上架桥(2 / 2)

赵国培养医师已经好几年了,每年都往里面砸大量的钱,现在也没见到什么成果,出师的医师更是寥寥无几,倒是每年学徒不断增多……

就赵国这条件,赵括连推广‘水要烧开了再喝’都做不到。

你能想象大部分人家根本就生不起火,都是等到做饭的时候见哪家烟囱里冒烟,就抓一把草到这家借火的场景吗。

被借火的,八成是这个村的里长。

其实大部分人家并不是买不起火柴,而是没有这个习惯,在他们看来,花钱买这玩意完全是浪费。

毕竟几钱也是钱啊。

因此赵括只是下令,军队和学校的水必须烧开了再喝,至于其他地方,就管不到了。

“大王不必太过心急,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和其他国家,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成不变相比,我赵国几乎一年一个样,发展已经很快了,再快的话,就要出现隐患了。”栗腹说道。

即便是燕昭王时期,燕国也没有现在赵国发展的速度快,其他时期更是不必说了。

栗腹觉得,只要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天下肯定是赵国的。

继续折腾反而更容易出事。

“本王觉得还可以发展的更快。”赵括望着东方,目光深远,如今严重阻碍赵国发展的就是人口。

秦楚两国为了扩张已经迫不及待了,赵国也不能太过落后。

“算了,不说这个了。对了,郑国呢?本王来河套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没见到他?”赵括奇怪的问道。

不得不说,郑国不愧是战国末年两大水利大师之一,水利建的就是好,将大半个贺兰郡都囊括在内,让赵国一下子多了十万顷良田。

“被魏齐叫去阴山修路了。”栗腹说道。

魏齐这个家伙虽然是半路出道修路,不过修了好几年,懂得也都懂了,但是对架桥等方面,还是没有郑国这种专业人士精通。

而在山中修路很多时候光靠修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反而架桥更合适。

这个时候,郑国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等郑国回来之后,问问他能不能在黄河上架一座桥,如果可以的话,先在河套架一座,然后在中原架一座。”赵括说道。

在灵气的帮助下,赵国材料学有了里程碑式的进步,再加上多了郑国这个大佬,完全可以尝试在黄河上架桥。

河套段的黄河,水流平缓,宽度较窄,更容易建桥。

等河套的大桥建成之后,积累足够的经验,再在中原建桥。

“在黄河上架桥!臣会亲自告诉郑国。”栗腹双手用力一抓,心脏怦怦直跳。

如果赵国第一座跨河大桥在河套建成,并且是在他任河套总督期间建成,他的名字必然会随着大桥一起名垂千古。

栗腹下定决心,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让郑国完成这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