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阳光下的平阳府> 第一百九十八章 王正阳深夜探银库 邓知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八章 王正阳深夜探银库 邓知府…(1 / 2)

王正阳半夜醒来,也不知是何时辰,在房里运气调息,听得丑时鼓声响。

不声不响出了客店,顺着内城墙的黑影走,此时月牙儿已经落到西边,整个洛阳城睡意正浓。

宅院西面是王城城墙,墙高近五丈,南面是内城墙,高约三丈,在内城墙与王城墙的拐角处,王正阳轻松地攀到内城墙头,蹲在黑影处,从墙垛口运目往下看。

这一片宅院从南向北,不知有多少进。

东面临街,白日王正阳自外面过,估了一下,墙高约丈六,墙内甬路和廊檐从南到北,连通每进院子。

王正阳不敢贸然下去,又等了一会儿,见廊檐下似有亮光,便矮了身形往东移,想看清楚些。

城门之上的小城楼里传出鼾声,白日未发现,此处也有人值守。

往下,这回看清,原来廊檐下挂着灯笼,甬路上挎刀执枪的人来回走动。

若自此处下到廊檐的顶上,正好被城门楼上的人看个正着,便悄悄退回到王城的墙根处。

王城城墙之上白晃晃的灯笼很大,上面有卫兵走动。

这几年,王正阳在平阳城无论白日还是黑夜,他去哪里都如履平地,无人察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此时,居然被困在此处。

他想着,即便是下到院里,以这样的防备,自己也进不得屋内,反有被困在里面的危险。

这时,城门楼内的人咳嗽着出来,冲着甬路那边嘚嘚地敲了几声梆子,廊檐下巡夜的守卫立刻站到甬路上,向上晃几下白灯笼。

城楼上那人一、二、三、四地数了数,便又回去睡了。

王正阳想着,宫善业他们便是将金银运到此处。

见实在没有机会,便从暗影处跃下城墙,原路回到店里,寅时更鼓响起,还能略睡一会儿。

城门一开,王正阳便大踏步回茅津渡。

赵俭等到第九日的傍晚,王正阳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赵俭上下打量了一下,见没什么异常,便喊了店家,看有什么饭食都端进来。

看着王正阳狼吞虎咽,赵俭道:“正阳,你撩腿便走了这么长时日,无论如何要提前说,若我这边有事怎么办?”

王正阳听赵俭说得有理,便道:“叔,我也是临时起意,见他们过河,想看个结果,以后我改。”

赵俭问:“到洛阳看到了什么?”

王正阳把夜里到城墙上所见说了个细。

赵俭:“这便对了。他们金银太多,几个院子如何放得下。估计早者明日、晚者后日,他们也该返回。明日一早,收拾好东西到对岸去。”

王正阳:“我自己到对岸即可。”

赵俭:“邓知府布排我俩住留这里,当是有意在此拿了他们。北岸已住了些时日,再南岸找个客店住下盯着。依你看,要拿住宫善业等得多少人马?”

王正阳:“仅我与郝爷怕是拿不住他们,须得我与郝爷这样的再有三、五个,方能不败。”

赵俭苦笑,“到哪里再找你这样的三、五个。”

王正阳:“赵叔忘了,邓大人还有老何他们,我看身手都挺好。”

赵俭:“老何、赵宏他们四个,再加你与郝爷,比宫善业他们还多一个人哩。”

茅津渡两边的村户大多靠开小客店为生,有货商的货一时运不走,也都存放在店里。

但凡银子流动大的地方,各色人等都会来。

脚夫、商人、牙纪、二道贩子、税吏、看相的、盗贼什么人都有。

叔侄俩在南岸找了一个靠近码头的客店,往这群人里一扎,倒也不显眼。

搬到南岸的第二日后半晌,王正阳跑进来,“赵叔,来了。”

赵俭:“别出去,就从窗户往外看。”

此时,斜阳照在茅津渡口,赵俭和王正阳住的房间窗户朝东,面向大路开着,从外面看窗户黑洞洞的,无人注意里面,他俩盯着大路上缓缓而过的一支马队。

王正阳:“骡子没往回带。”

赵俭:“或许银子先放到洛阳,大约还要往别处运。”

二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宫善业一行人。

宫善业看起来挺轻松,站在渡口边的高坡之上,面河而立,举目远眺,指指点点。

远看黄河碧蓝如镜,在岸边眺望却是被斜阳映成五彩,走到渡口近前又是混浊如汤。

见宫善业要下去上船,赵俭:“你过去看看,他们住哪家客店。”

王正阳刚出去,赵俭忽听院里一声惊呼:“日你娘,这还了得。”

赵俭忙出门看,却见一头健壮的叫驴骑在自己的小红马背上。

莫耀祖好不容易为赵俭踅摸到一匹小红马,却是母马。

这几年,小红马虽没长个儿,却是长成年了。

恰这几日起骒,也恰一个客商将一头叫驴丢到院子里去上茅房。小红马则拴在一边的木马桩上,大叫驴借机骑了上去。

客店主人出来撞见,配牲口得主人同意才行,怕两下里闹争吵,便诈唬着要将那驴轰下来。

赵俭出来一看,也是生气,“贼畜牲,你敢跳爷的马。”

骂完,猛见宫善业扭头往这边瞅,赵俭顺势低头,隐到驴马的后边,不敢抬身。

心道:“让他再看见自己,定要起疑心。”

宫善业刚要往河边走,听得这边吵嚷,一扭头,似见一人拄着拐,一晃便不见了。

这个身影熟啊,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王正阳跟着过了河,见宫善业几人进了客店,卸了马鞍,是要住下的样子,又看了看周围的情形,便返回南岸了。

却说宫善业边跟几人吃喝,边想方才那个人影在哪里见过。

猛然想起,是在河东会馆,站在门外往里看他的那个人。

莫非还在追踪自己?若不是追踪那也太巧了。

或许是眼花了,是另一个身形相近的人?

想到这里,他喊了个随从,起身往外就走。

渡口已经擦黑,船夫正在渡最后一拨人,一掌灯便靠岸收棹,明日天蒙蒙亮时才开始摆渡。

宫善业来到渡口,向一只小船招手,那船夫道:“老爷,今日最后一趟,小的过去便不再回这边了。”

宫善业不答话,直接带着随从上了船。到了岸边,随从丢过一块银子命道:“在此处等我们,不许走。”

船夫十日也剩不下这一块银子,心道,即便被巡检查住了,给他些也合适,便安心在岸边等。

宫善业急步进了看见人影的那家客店。

店里已挂起了灯笼。

牲口棚里、院子里拴着几头驴、骡。

随从喊来了店掌柜,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个子。见来人衣着富贵、面容周正、不笑、不怒,却不知为何让人感到恐惧。

宫善业四下打量,“你店里有一个拄拐的人,现在哪里?”

掌柜道:“却是有两位客官,其中一个拄拐,在此住了一日一夜,太阳未落山时已经走了。”

宫善业:“为何正当住店时辰,此人却走了?”

掌柜:“他跟小的讲,原本在此候人,却在渡口得了着急的音信,说是连夜回洛阳去了。”

宫善业心里疑惑,早不走,晚不走,偏自己来之前他走了。

那个人影确是像平阳府追踪自己的捕头。若是他,怎会往洛阳去?

马上又明白,若真是那瘸捕头,知道自己在北岸,当然不会往北岸去,这样才能避开与自己碰上。

站在官道上,向南望着已渐浓的夜色,宫善业思忖着。

他有一半把握,此人就是那个追踪自己的人。

一年了,他早已将此人忘脑后了,但这个人影一下就让他警觉起来,岂是无缘无故?

他后悔没当时就过来,若是那瘸刑捕,立马弄死一了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