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妻色氤氲> 81. 第 81 章 为何站在外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 第 81 章 为何站在外面?……(1 / 2)

夜里的码头恢复安静,一条长长的栈道直通海中,两旁一艘艘的大船停靠着。

柔软的海浪轻轻拍打船身,发出好听的水花声,像是要哄孩子入睡的母亲。偶尔,船上会有人提着灯走过,那是巡查安全的船员。

每日里,有船停靠过来,也有船离开远航。

孟元元随着雅丹上了大船,才踩上甲板,就听见身后动静。回头看,竟是那强壮的异族船员拉起了上船的跳板。

“哦,这样安全些。”雅丹解释道。

孟元元犹疑,但是一想也对,有些贼子会趁着夜色,溜上货船,做偷盗的行为。

两人顺着甲板,绕过船舱一侧的走道,往船尾的方向走去。入目的,便是远处权州府的灯火夜色。

宝贝们,看到这里,作者跟你们说个事儿,这章为防盗章节。但是完整章节就在本章下面的作话里,一字不差,下拉就能看到,至于章节会在两小时后替换正常。感谢宝贝们的包容支持,文章后面的章节都可以正常订阅阅读。

近晌午,寡淡的日头浅藏云彩之后,没有多少暖意。

孟元元站在高墙下,看着眼前深深的府邸。层楼叠榭却不张扬,一景一物极是细致考究,深藏底蕴。果然,这便是高门的气派罢。

等在这儿已有些功夫,还不见有人过来招呼她,先前带路的门房小厮也没见了踪影。初冬时节,这不见日光的阴影处,着实冷得很。

就在她想去寻人问一声的时候,才瞧着一个婆子打游廊上下来,缓迈步伐往这边来。

“适才正碰上一件事处理,叫娘子久等了。”婆子脸上带笑,挤得眼睛半眯。

孟元元上前两步,对人欠欠身子,算是见礼:“劳烦了。”

走近来,婆子也就看清了来人。一身厚重的灰色粗布衣裳,难掩一路而来的烟尘气息,许是冷了,一方长头巾将头颈包裹住,脸未全露出……心中不由啧啧一声,果然是个乡下来的村妇。

孟元元从人眼中抓到了那抹轻蔑,便知对方以为她是过来攀高门。对此,她不愿多说,别人想什么她管不了,眼下见到贺勘才是正经,如今有人出来见她总算是一个结果。

“嬷嬷如何称呼?”她唇角一勾,印出一个浅浅的笑,双颊酒窝若隐若现。

“哦,”婆子回神,笑了声,“叫我银嬷嬷罢,娘子这边请。”

说着,人沿着道儿往前走,俨然像个主人家般。

孟元元抬步跟上,泛旧的裙裾擦着脚底的石板路:“嬷嬷应当已经知道,我是从红河县过来,想见公子一面,有事相谈。”

她直接说明来意,就见着对方脚下一顿。

银嬷嬷转过身来,双手往身前一叠:“公子这些日子事忙,娘子不若先回住处等一等,咱们这边会跟他说的。”

“回去等?”孟元元料到贺勘身份已今非昔比,可是没想到,就这样直接让一个婆子出来打发她。

若非得已,她又怎会这样辛劳跑来州府寻他?之前的信给他写了,没有回应,这厢自己亲自来了,已经两次,仍是见不到他的人。

现在的她,真真已经走投无路。

“对,是这样。”银嬷嬷说话不急不慢,至于眼中的一两分轻视,也懒得掩藏。左右贺家这样的门第,断不会承认这村妇。

正说着,后面喊了一声,原是一个丫鬟追了来。见此,银嬷嬷道了声稍等,遂走回去与那丫鬟说话。

孟元元站在原地,知道自己这一趟怕是又白跑了。抬头看看日头,惦记着独自留在客栈里的小姑,想着先回去,再想别的办法。

刚往前了几步,忽然见着前方月亮门下走过一个男子,身姿修长,步履稳重。她恍惚一怔,看着那张记忆中的脸。

“二郎。”孟元元唤了声,长途而来的疲累,使她原本清澈的嗓音变得沙哑。

一阵冷风过来,将这声呼唤吹得七零八散。

她看见他往这里瞥了眼,目光疏冷,一扫而收,回头继续和身旁的中年男子说着话,随即消失在另一道月门下。

孟元元双手捏起裙裾,抬步去追。才迈步,银嬷嬷冲上来将她拉住,手里下了一把子力气。

“娘子莫要乱来,这是贺府。”她的语气显然不似方才客气,冷硬起来。

孟元元被拽了一个趔趄,眼看月门下没了贺勘的身影,不由心内轻叹一声。他方才没看见她吗?

人短暂的出现,那一瞥好像是幻觉。

银嬷嬷松开那截细细的手腕,重新端正好身子,此时的手中赫然多了一张纸票,她咧嘴一笑,略臃肿的身形往月门的方向一遮:“娘子远道而来辛苦,年底世道乱,不如先回家乡罢。”

她的手往孟元元面前一送,那张纸票清晰呈现,是一张楮纸制作的官交子,官印盖处正是具体银钱数额。

孟元元眉间轻轻一皱,盯着冷风中抖动的交子,这是拿钱打发她走?那么在这儿碰上贺勘,也是这嬷嬷故意为之罢。

果然,下一瞬银嬷嬷又道:“娘子想必知道,咱家公子秋闱中了举子,来年还要去京城的。方才那位老爷便是贺家同宗,从京城而来,却有提携公子的意思。”

她话音一顿,盯着孟元元,似要看出她在想什么,转而叹了一声,又道:“娘子聪慧,我也不藏着掖着,依着咱们这样的身份,贺家怕是……”

怕是不会认她这个在外娶的妻子,门第清清楚楚摆在那里,更何况,原先和她成亲的是秦家二郎,不是贺家大公子。

孟元元眼睫颤了下,发凉的手摸摸掖在腰间的信,本来还想再试着让人递给贺勘,如今看根本没用。这府中人是铁了心拦阻,又岂能让她见到他?还是,这些都是他的意思?

也是,她和他本就存在着差距,哪怕婚事也是一场意外。那时的贺勘还是秦家养子,清风端正、才华横溢,她坏了他的名誉,他只能无奈娶了她。

整个红河县都说,那是她处心积虑的设计。众人眼中,自然是偏向于才学谦谦的贺勘。

再后来,贺家寻到红河县,将贺勘认回。他离开那日,她以为此生与他不会再有瓜葛,秦家两老心肠好,让她留在家中,只说又多了个女儿。可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前,秦老爹在山上出了事故,人没救回来,老太太伤心过度,时隔半个月也跟着去了。

好赌的秦家大伯哥,败光了家产不说,还把她给签契书抵了出去。是一个邻居婶子听了风声,来报了声信儿。

她不敢耽搁,连夜带着小姑跑了出来。无处可去,只能来贺家。

见孟元元不语,银嬷嬷干脆将交子票往她手里塞去。这种事情她见多了,自打大公子寻回来,前前后后来了多少想认亲的?一个个的那叫脸皮厚,给几个银钱打发的有,胡搅蛮缠送官府的也有。

不过眼前这个女子身份着实特殊,她才来跑这一趟,看这一身狼狈,定然是日子拮据,这么一笔银子,算算也够了。

她胸有成竹的收回手,却不想那交子并未被孟元元握着,从手指间滑落,飘飘悠悠落到地上。

银嬷嬷脸色一变,嘴角沉下几分:“娘子这是何意?”

孟元元抬了下颌,头巾从发上滑下,彻底露出来一张脸,清凌凌的眼睛看着婆子:“我不是来要这个的。”

说完,她转身离开,朝着自己方才进来的小门原路回去,墙下,领路的小厮已经等在那儿。她脚底略过那张交子,迈步而去。

银嬷嬷嘴角抽动两下,想出口的话就这么生生断在喉咙里。

丫鬟跑过来,捡起地上的交子,又看眼离开的孟元元,不由道:“她就是公子在红河县秦家时娶的娘子?这么些银子是还嫌少,瞧着当真粗鄙。”

“什么娘子,胡说什么!”银嬷嬷呵斥一句,给了一个警告的眼神,随后离去。

城中一间简易客栈,正是孟元元落脚的地方,从贺家离开,她回了这里。

走道的尽头,她轻着动作开了房门,门板吱呀一声,像是久病之人的呻吟。

条件并不好,房中光线昏暗,隐约辨识着不多的物什。旧床边的炭盆忽明忽暗,眼见是炭快要烧完。才入初冬,本还用不上烧炭,只是秦淑慧病着,十分怕冷。

听见声响,躺在床上的小身影缓缓坐起,细细声音唤了声:“嫂嫂?”

“醒了?”孟元元应了声,抬手解着头巾,继而坐去床边。

靠近炭盆,冻了大半日的她终于感受到了点儿热气儿。

秦淑慧依偎过来,靠在孟元元身边,眨眨眼睛:“见到二哥了吗?他什么时候来接咱们?”

乍然提起贺勘,孟元元不禁想起在贺家的那一瞥。一年了,他已不是当初的秦二郎,会愿意见她吗?

“淑慧,你先好好养病。”孟元元拿了外衫,给小姑披上。

秦淑慧才十二岁,但是多少能识人脸色,见孟元元不回她,脸上顿显失落:“是不是二哥不认咱们了?”

“别瞎想,”孟元元拍拍小姑娘的肩头,展颜笑道,“他难道不要提前安排下?你是他的妹妹,当初很是爱护你,怎会不认?”

闻言,秦淑慧苍白小脸起了一丝笑:“对,二哥很好的,不会不管咱们。”

孟元元点头,遂揽着秦淑慧靠上自己。贺勘当然会接受秦淑慧,因为秦家有养育之恩;至于她,两人一开始就是错的。

不管如何,先将秦淑慧交托给贺勘,安定下来再说,这小姑的病着实不敢拖。

“嫂嫂,你的脸还有些肿,需好好养养,这样二哥见了才喜欢。”秦淑慧仰着脸,认真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