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重生1997> 买车(切记 酒驾一时爽回头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买车(切记 酒驾一时爽回头火...)(1 / 1)

林妍笑起来, 看韩奶奶在看她,就赶紧解释一下怎么回事,“呀他还没跟奶奶说话呢就挂了。”韩奶奶忙说没事没事, 她想给林妍钱, 林妍却不要。他们小打小闹的事儿,尽量自己解决。林妍告辞先骑车去二舅妈家看姥娘姥爷, 一到门口就见姥娘坐在大门口剥玉米。姥娘跟她说姥爷最近赌气呢, 不理她,不在家和她剥玉米跑去地里掰玉米了,大热天的一把年纪也不怕累晕倒。三宝也跟着去了, 负责照顾一下姥爷。林妍笑道:“我姥爷这是冷暴力你, 姥娘你别惯着他。”姥娘不懂什么是冷暴力, 问了问,“对, 就这么回事,他冷暴我, 我就凉拌他。”林妍被姥娘逗得哈哈笑, 她让姥娘别剥玉米,歇会儿。祖孙俩亲亲热热地说了一会儿话, 林妍说回去看看二哥买三轮车, 别让林父瞎出主意。姥娘让她赶紧去给二哥掌掌眼。林父帮着拉了一车玉米回来, 二哥就急着去买三轮车,说反正这两天天气预报说没有雨,等买回来再去拉也不晚。大舅同意了。林父的三轮车是沂水买的,当时本县没有得去市里, 现在县里有就去看看。林父上半年买的,7200, 砍砍价7000买到手。林父教大舅和二哥,农用三轮车在家里随便跑,没人查,拍照或者驾照都没关系的,交警根本不会跑到乡下来查车,他们就在大城市盯着呢。林妍听见他在那里给大舅二哥传授这种荒谬的经验,就很无语。她道:“县城交警一直在普法呢,你还说天天看书研究法律,你怎么能教我二哥犯法?他才22岁,开车不拿驾照,不上牌照不交保险,到时候出了事儿谁负责?农用三轮车也是机动车,机动车就有安全隐患。你看外面那些摩托车拖拉机撞人的,总不能出了事儿就天塌了倒霉吧?交强险是必须要交的,不交不准上城市道路。”林父:“哎呀,你小孩子懂啥,别瞎掺和。考个c4驾照好几百呢,交保险又好些钱,这么几年下来比车还贵,不划算。”林妍就跟二哥说,“二哥,你年轻呢,现在考个驾照用一辈子,你总不能一辈子就开个三轮车吧?以后生活好了还是要买轿车买卡车的。”过了2000年以后,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往县城、市里跑,二哥早点学会开车拿了驾照,那都是优势。大舅:“听妍妍这么一说,还是得考个本本。咱们这些老家伙不用,年轻人还是得全面一些。”林父不同意,“你看看咱们村里,哪一个开三轮车拖拉机的还考驾照了?就在家里开开,考什么驾照啊。”林妍:“我二哥不会只在家里拉庄稼的,以后也要去城里。”你自己也不是没往城里跑,见到交警就躲,躲不过被抓住罚款扣车你都忘了?怎么能闭着眼睛瞎说?林父就道:“进城也没事,躲着点交警就行了。”林妍:“我二哥一个大好青年,以后要进城做活儿,天天躲来躲去不像话!”大舅妈看林父没面子了,就打圆场:“先把三轮车买回来拉了庄稼再说,要真想往城里跑,就去考。”二哥很高兴,他这些天已经用别人的车学会了开三轮车,买回来就能开。三轮车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总比牛车骡子方便得多。林父:“来,我再教教你怎么开车。”二哥有些等不及:“三姑父,我会了,咱们直接去吧。要不路上我开?“林父觉得有点没面子,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技术,指点指点后辈。林妍知道他的脾性,就让二哥再跟他在街上开两趟儿。这两趟儿开下来,林父有些酸溜溜的,原本觉得家里就自己有三轮车会开车,怎么也得好好显摆一通,结果人家二哥比他开得好。当然他是不会轻易承认别人比他厉害的,就说二哥学得不错,跟他差不多。林母:“你可拉倒吧,整天就想吹牛,人家年轻人比你学得好那不是应该的?你要是年轻时候学,你也学得更好。”林父这才舒服点。大舅妈怕他们路上饿,就给装了两包月饼和饼干带着,还装上一小桶温水,这样对付一下也不用在县城吃饭,外面吃饭太贵了,舍不得。本来林父开车,林妍提醒他,“爹你早上是不是喝酒了。酒驾是犯法的,去县里交警可多。”其实他们捞不着走高速,只走没有交警查的国道和村道,但是林妍就想拿酒驾说事。林父:“我早上就喝一小杯,现在早没味儿了。”大舅赶紧劝着他别开了,让儿子开。林妍要去给韩慕阳汇钱,就坐二哥开的三轮车去县里了。二哥属于胆大心细那一类的,虽然学习成绩不行,可种庄稼、开车什么的都不错。反正林妍发现他开三轮车很稳,不像林父那么毛糙。这种三轮车虽然属于机动车,但是速度有限,其实还是安全的,但是绝不能拐弯的时候急打方向盘急刹车,非常容易翻车。到了县里男人们去看三轮车,林妍先去信用社取钱然后直奔邮局给韩慕阳把钱汇了。她又买了一些点心和水果去看望韩卫红,这也算是人脉关系,就算有韩慕阳这层关系自己也得走动着。韩卫红恰好在家,见她过来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她吃月饼和苹果。她很喜欢林妍,这些日子不见还怪想的。聊了一下,果然之前林媛走的那天没买到火车票,多亏林妍给的联系方式。林媛在火车站给韩卫红打了电话,韩卫红给火车站熟人一个电话,人家就给林媛和林父弄了两张坐票。林媛和林妍一个想法,不能让林父知道太多,免得他以后大包大揽,就说一个同学家长帮忙的。韩卫红:“妍妍,有没有像你这样勤快能干的女孩子?”林妍心下一动,这是有活儿?她就介绍梁春莉给韩卫红,“我这个同学从小一起长大的,性格憨厚老实,会做饭,手脚干净,正打算出来找个活儿干呢。”韩卫红:“那可太好了。你姑父他们食堂想找个帮忙洗菜的,不过只是临时工工钱也不多,城里人不肯干。一天才6块钱,倒是管吃住,不知道你同学愿意不。”韩卫红和林妍也很熟悉亲近了,知道她的性格,既然林妍推荐那就说明女孩子人不错。这工作城里人看不上,临时工,不知道做多久就拉倒了,而且工作累工钱少,所以一般都是从附近农村找人。林妍笑道:“那肯定乐意。我们乡下女孩子,有个赚钱的地儿就乐不得呢。”她说去给村里打个电话通知一下。韩卫红领着林妍去打电话。林妍把电话打到大队,让人大喇叭喊一下梁春莉,说过六七分钟再打过去。现在快晌午了,梁春莉应该在家做饭,她家离大队没五分钟的路。等林妍再打过去,果然梁春莉就接了,激动得不行,“妍妍,你咋给我打电话呢?”林妍笑道:“不是说找活儿么。我姨这里要找一个人。”她就把临时洗菜的活告诉梁春莉,同时也把情况说清楚,时间不定,工钱不多,活累。梁春莉却很高兴,“我干!”林妍就让她跟父母说一声,明天带铺盖坐车到县里棉油厂来报到。梁春莉挂了电话,还有些做梦一样不敢置信,妍妍太厉害了,这就给她找到活儿了?大队里其他人都各自回家干活,就会计一直坐镇。他也听见电话内容了,乖好奇的,“林妍给你介绍工作?”梁春莉却知道不能乱说,免得给林妍添麻烦,她笑了笑,捂着嘴跑了,生怕自己说漏了好事就飞了。她飞奔回家跟爹娘说,要去城里棉油厂做临时洗菜工。她娘还有点不乐意,“大冬天去洗菜,不把手冻坏了?赵玉芹她娘说青市可好了,里面有暖气,在屋里穿线衣裤,顿顿有鱼有肉,还不用干累活,赚钱还不少。”梁春莉:“那她到底干啥,你知道吗?”她娘:“不就是给人家洗头嘛。”梁春莉差点哭了,“娘,你是亲娘吗?就洗头那么轻松的活儿,人家为啥非要赵玉芹去干?她五大三粗的,也不漂亮,又没有文化!这么好的活儿,人家干嘛不请那些有文化又漂亮的人去?比如说林媛林妍那样的?”她娘就不说话了,赵玉芹她娘吹得好听,只说洗头,但是很多人都说那几个闺女在成立是卖的,赵玉芹她娘还骂说谁造谣谁死全家,她闺女可是清清白白黄花大闺女呢,然后吹嘘了一顿洗头有什么窍门,怎么拉拢顾客等等。他们也没去过城里,也不知道城里所谓的红/灯区,洗头房的奥秘,自然是人家说什么就听什么,自己只是瞎猜罢了。现在看林妍帮闺女在棉油厂找了个临时工的活,虽然不知道多久,但是也是个活,去了城里就代表有机会。她同意了,“那你去试试。”她男人又说是不是得给人家介绍人带点东西。她娘道:“咱刚收了花生,给人家送袋子去,城里人不种地,稀罕这个。”梁春莉:“娘你会织毛线,你给妍妍织副手套呗,她上课冻手,每年都犯冻疮。”她娘:“行。要是你能干久点,娘给她织毛衣,织双元宝带花的。”梁春莉又让她爹娘保密,别出去乱说,免得人家知道了抢了去。她爹娘自然懂,好事都得捂着。县城那里,韩卫红给自己老公打个电话说一声,那边就同意了,让人明儿去厂里报到就好。林妍可没想到前世对她们来说难如登天的工作,今世能这么轻易就找到,所以说人脉很关键。如果她不是认识了韩卫红,哪里能这么容易?林妍也不好一直打扰韩卫红,办完事就告辞。韩卫红知道她喜欢看书,把自己看过的几本送给她,还给林妍一些姜糖带去学校吃可以驱寒。林妍离开韩卫红家又买了两包奶粉,给姥娘一包,她带一包去学校,没有牛奶就冲奶粉,可以补充营养,说不定会让三宝长个儿呢。她挎着包去买三轮车的地方。他们已经挑好了,林父正帮砍价买车呢。林父的三轮车是手摇的,冬天发动有点麻烦,但是他觉得二哥年轻力气大,手摇的便宜两三千,合适的。林妍悄悄问了问,那个电子打火的要7800,带着车棚,车比林父的要更好一些,电子打火的确比手摇的贵一些,但是什么年头了还买手摇的,又不是下地的大马力拖拉机!她建议二哥买电子打火的,她跟二哥道:“你买这个三轮车自己用个五六年,然后买四轮的把这个丢给我大舅用也不浪费,起码能用十来年。你买个手摇的,冬天不容易打着火,一用就觉得不方便,你买个电子打火的,一次性多出点钱可能有点肉疼,但是你每次用都觉得舒坦,哪个划算?你开着它不管是收废品,还是去城里卖菜卖烧肉,一年就能回本。你想想它给你赚多少钱,省多少力气,还不知当这三千块钱?”二哥:“肯定是自动的好!”大舅自然顺着儿子,反正借钱了也不差多借点,本来家里的钱够,不需要林父借,既然他愿意借那正好可以买个更好的。林父心里有些不大乐意,自己整天出去做生意都没舍得买这么好的,一个年轻人在家里拉庄稼还用买这么好的?这么一弄,乱七八糟的加上,那得花将近一万块。一万啊,自己累死累活地干一年,他们种地的得干好几年。怕不是把大舅兄这些年攒着给儿子娶媳妇的钱都花进去了?他瞅瞅林妍,觉得这丫头越来越有主意,啥事儿她敢发言,真是欠说了。可人家林妍不给他说教的机会,就跟二哥说呢,也不来跟他说。最后看好了,大舅想付钱。林妍:“老板,你们这车质保怎么算啊?要是有问题了,那修车怎么说?”大舅一听,这事儿他们都不知道,也没问呢,赶紧问问。问清楚质保还有售后之类的,这都是关键问题。林妍继续挑毛病,说这里喷漆不行,那里看着有点问题,反正就是尽可能挑毛病让老板便宜点。老板虽然有点烦,但是愿意买的才挑剔,不买的就只会说好好好,就是不付钱了。最后7800砍到了7500,还送了一套修车的工具,另外送了四次保养,随时来都可以,永不过期,还送了一些机油之类乱七八糟的。林父就说不实在,这些东西有啥用?一个三轮车还用保养?他的车买了就没保养过,自己擦擦就得了呗,还咋保养?二哥却很高兴,“妍妍小嘴可厉害了,以后买东西就得带着你。原本我们寻思最少就7600了。”他们还价的时候,那老板的意思7700就最低价,再便宜亏本的,结果被林妍这样说那样说的,又便宜了两百。跟7800一比两百不是钱,可如果算在家里种地,卖两麻袋玉米都卖不到两百呢。买完了还得上农用车的牌照,二哥还得去拿那个驾本,上交强险。乡下农用车的驾本很好拿,会开车花三百块钱就拿到,还不用费什么工夫。这些卖车老板都给二哥说好了,二哥到时候自己去办就行。买完了,开着车开开心心回家。一进村,邻居们都来看,问问多少钱买的,都夸买得好,看着气派,又夸二哥开车稳当。林妍提醒他:“二哥,你可记住了,酒驾犯法。酒驾一时爽,回头火葬场。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林父不爱听:“行了行啦,一个小孩子整天说些大人话,吓唬人。”林母也说林妍不说点好听的,“你这嘴,不知道得得罪多少人。”林妍:“那公路上那么多出车祸的,我去挨个跟人家说醉驾一时爽,回头火葬场了吗?”还不是怕家里人出事?前世林父因为酒驾,自己的三轮车翻了多少次,自己心里没数?就到目前为止,他自己在外面,这个车因为他喝酒剐蹭、侧翻也有过了,他就是怕丢人不说罢了。今年冬天等他回去,喝了酒开车拉货,两个邻摊的夫妻非要坐他的车,他免费给人搭车,结果路上翻了,搭车的男人死了,人家老婆赖着林父非要赔钱。最后没办法还是报了交警,林父的车被扣下,还被罚款,赔了那个女人五千块。这一下子直接把林父这几年攒的钱都赔进去,来年又买了一个电子打火的三轮车,花了足足一万块,直接导致家里开始经济紧张,之后几年一直没缓过劲来。而今年冬天三姑父借的两千和来年林三叔盖房子借走的两千却都说没钱还,让林父为钱着实着急了一阵子。今年夏天就是林父最后的辉煌了,可他根本没有知觉,还在这里大放厥词呢。二哥却听她的,他喜欢学习好聪明的人,林妍是这样的人。林妍想给二哥说得狠一些,让他一开车脑子里就有醉驾等于火葬场的概念。林父听不进人劝,她是管不了的,也懒得劝。好在前世林父那么能作,也就自己翻过几次车,车速慢从没撞过人,都是害自己罢了。这年头也不只是他,乡下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多了,的确不规范,也没有那么多警力来管,所以喝了酒开车的人不少,尤其过年走亲戚。这也就仗着都是土路,或者乡间人少,大部分不出事,但是出事就是百分百的麻烦。这情况也得到10年左右,年轻人买轿车的多了,年轻司机遵纪守法,酒驾的情况才好起来。现在么就是各人随命。二哥有了车,高兴,干活儿也有干劲。他对林母道:“三姑,以后我三姑父不回家,你也不用担心,有活儿我去给你拉。”大舅妈笑道:“你三姑还用得你?”林母:“那我侄子愿意,我当姑的高兴呢。”这一次林母给使了两千块,大舅妈说秋收完了把玉米和红薯干一卖,差不多就能还上。林母说也不用急,彩玲不是说亲么,回头侄子也差不多了,早点说起来。大舅妈就听听,知道林母是说客套话,儿子说亲怎么也得等23岁以后,这两年先不用,而林家有学生要供应,学费紧张,还是得尽快还给他们。林母也高兴,自从在大姐家生了二闺女,又放在娘家养了六七年,以前总觉得亏欠大哥家的。现在给使上钱买了车,一下子觉得人情债少了许多,腰杆子都硬挺起来,说话也自如亲近一些。林父和二哥一起开车去地里拉玉米回来,这下可快了,那骡子闲在那里都一副失落的模样。林妍心里也松了一块大石头,骡子不累也不会再受惊,不用被杀掉,二哥也不会出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