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皇后知心> 第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节(1 / 1)

她拼着最后的力气看向站在不远处的两个身影,发出微弱的求救声。可陛下不为所动,只对慎刑司的公公点点头,又是一轮新的刑罚招呼上来。“陛下。臣妾看蒋宝林这模样不像是抵死不从,莫非其中还有隐情?不若先放一放用刑,听她自辩过再说如何?”贵妃看了一阵,瞅着陛下的脸色柔声劝道。不想皇帝尚未说话,慧妃先阴阳怪气的开口了。“贵妃娘娘不愧是后宫表率,对姐妹们总是这般心善仁慈。蒋宝林怀有一个月身孕小产乃是太医们?了实证,就算不为她招供也该狠狠罚她。臣妾看着只觉得解气,却没您这般善良,竟不忍看她受罚而给她求情来了。”皇帝陛下的眉头皱起,抬手止住欲出言辩解的贵妃,定定的看她一眼道:“贵妃有空在这里关心蒋宝林?朕以为你不如先好好想一想那麝香的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贵妃顿时哑然。她自然不知道好好的簪子怎么就染了麝香。可她已经明白,今儿这就是一出连环计,一环套一环的圈套,她与蒋宝林都已是套中人。蒋宝林大约是冤枉的。贵妃垂眸沉思。她知道蒋宝林野心不小,是冲着后宫这条青云路来的,怎么可能自毁前程?唯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她好好的一个大活人,如若她自己不肯,是怎么来的身孕让人构陷?虽她也曾听说过一些药物会使人有假孕的症状,但小产的迹象如此明显,许多太医也众口一词,怎么看都不像是假的。“陛下!陛下,娘娘,奴才们幸不辱命,总算找到证据了!”由远及近的呼声打断了贵妃的思绪,亦打破了审讯堂中的沉默。询问蒋宝林的老手用尽手段还没得到口供,心中已有几分不耐烦与怀疑。却见前去搜宫的人手举着托盘飞奔回来,脸上尽是得意。“奴才们在蒋宝林的妆奁里找到一个暗格,其中有将白领与人私相授受的证据。”中年太监大步走到陛下跟前跪下,将手里的托盘高高举起。里头是几封书信和一个做到一半的宝蓝色鸳鸯戏水荷包,看荷包的样式应是给男子用的。皇帝信手拿起荷包轻轻捏了捏,里头似乎放了一枚玉佩大小的物件儿。只打开来一看,皇帝陛下的脸色瞬时变了:那可不是什么玉佩,而是一枚禁军侍卫的令牌!“这刘望是何人?”皇帝陛下看了眼牌子上的字,将令牌扔回太监手上问道。中年太监将令牌放回托盘,行了个礼禀道:“方才奴才们翻看了这几封书信,正是蒋宝林与刘望互诉衷肠并约定相会的证据。这刘望是户部左侍郎刘玄大人之幼弟,得荫职当了三等禁军侍卫。刘望与蒋宝林在宫中意外相遇后一见钟情,刘望心有不甘,借由职务之便偷偷与蒋宝林私会。”“不是,陛下,婢妾没有……”瘫倒在不远处的蒋宝林绝望的摇头,可惜已经没有人再听她说话了。皇帝陛下早已气急,拿着书信就往外走去,贵妃和慧妃紧随其后,方才还热闹的慎刑司大堂一时寂静无声。“看来还真是……”不知谁小声嘟囔一句,换来无数个沉默的点头或摇头。禁军侍卫拱卫宫廷安全,在后宫中亦有轮班值守,若是他们中有人监守自盗,还真难被人发现。也是蒋宝林运气不好,又是麝香又是罚跪导致当众小产被抓个正着。要是过几日她自己发现有了身孕假借月事之名偷偷落胎,说不定就这样被她瞒过去了。想到此处,不少人又将念头转回贵妃头上。贵妃送出那支花簪到底是意外还是意料之中?若是她有意为之,难道是早就知道蒋宝林与刘望的奸情?各方人马埋伏在宫中的耳目探子将消息以各种方式撒了出去。及陛下在前朝紧急召见孔太傅与四相并六部尚书商议此事,蒋宝林的丑事已经不再是秘密。刘家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好容易从花楼柳馆中揪出彻夜未归的刘望,一顿家法招呼上,总算让醉醺醺的侍卫大人开了口。然他说出实情,刘侍郎就知道刘家怕是被这傻小子害死了。刘望确实与宫中一名女子互诉衷肠甚至有了苟且之事,只是那名女子并未明示自己的身份,只说自己是明粹宫的宫女,因仰慕刘望玉树临风文武双全,自愿与他好上。刘望从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于男女之事上更有几分执念。寒凉秋夜得美人投怀送抱,他更不会推却,就这么糊里糊涂的与人在一起了。“你当真是要气死我!”刘侍郎狠狠抽打这从小被爹娘娇惯到四六不着的蠢弟弟,心中悲从中来。无论这女子是不是蒋宝林,无论这是何人设下的陷阱,自这蠢货与那女子春风一度,他刘家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第95章 .得胜令 · ?明光殿公堂上, 皇帝陛下铁青脸色,将一叠书信和侍卫令牌重重拍在桌案上。实则各位相爷在宣召入宫的路上已经将消息听了个七七八八,比之陛下帽子颜色的问题, 他们更在意如何在这场意外中博弈, 从中攫取最大的好处。户部左侍郎刘玄是孔太傅心腹,而刘望身为禁军侍卫却能玩忽职守勾搭陛下的妃妾,周相麾下大将领侍卫内大臣穆大人也逃不脱干系。孔太傅与周相吵的不可开交,全没看到陛下的脸色越来越差。“碰”的一声,一只茶盏在地上摔得粉碎。所有人下意识的噤声抬头, 才看见陛下在御座上已经气的脸都白了。各位重臣后知后觉,哪怕他们平时争权夺利再怎么忽视陛下, 今儿却与以往不同。后宫出了这么件大事,总得先把明面上抹平了再说。“陛下,老臣以为,为了皇家颜面着想,此事不宜闹大。”一直没说话的宗正大人上前一步行礼,总算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朕自然是这么想的,才立刻叫了各位大人进宫商议。可是看孔太傅和周相的意思, 是恨不得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吧。”赵熠冷笑,态度算是十分恶劣。不过在场诸位都是男子, 倒能理解他的心境, 反倒觉得孔太傅与周相实在操之过急, 吃相也太难看了些。“既然人证物证俱在,刘家就留不得了。”吴相接住周相的眼神示意,先一步拱手道:“刘望大不敬之罪株连三族, 请陛下立刻下旨捉拿刘望与刘玄。”“陛下,吴相所言不妥。”户部尚书赶忙拦下, 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道:“刘望罪不可恕确实不假,然臣以为为了皇家的名声着想,不应将蒋宝林牵扯其中,只说刘望与宫女厮混,先将他打入刑部再做处置。”“那刘家呢?就这么放过?”周相眼神凶狠的看他,不怀好意问道:“刘侍郎是你心腹下属,尚书大人这话看似为陛下着想,其实就是为了包庇自己人吧?”“臣绝无此意。”户部尚书苦笑道:“虽刘侍郎只是刘望兄长,但多少担个治家不严之罪,陛下该罚便罚,臣绝无阻拦。臣只是觉得刘侍郎好歹是朝廷三品大员,轻易获罪恐惹来更多流言蜚语。所谓事缓则圆,不如等风头过去再行处罚也不迟。”“且要说失察之罪,穆大人才是真的失察吧。一个侍卫居然能在巡逻土中溜出去与人私会而不被察觉,臣实在是不得不质疑穆大人治军的能耐。”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早有默契,听他说完立刻接过话头,反手将领侍卫内大臣穆大人抛了出来。眼看局面又回到孔党与周党之间的对决,两边气势汹汹互不相让,反倒咬出更多不堪证据来。赵熠听的不耐烦,恨恨一拍桌子道:“朕不管你们之间要怎样,朕只知道朕的后宫不能再有这种事发生。你们要吵尽管吵,但此事一定要给朕一个交代!”“陛下所言甚是,穆统领必须撤换。”孔太傅立刻应道。“怎么,难道罪魁祸首刘家反而不用管了?”周相丝毫不让,大有要死一起死的架势。“你根本是胡搅蛮缠!”孔太傅气的白胡子都翘起来了。“你才是避重就轻。”周相下意识的抬起胳膊,孔武有力的臂膀看的不少文臣直咽口水。“两位,两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一直在看戏顺便观察陛下脸色的沈相终于开口打圆场。却是先向陛下道:“陛下可是非要将刘家赶尽杀绝?”周相听他这话忍不住瞪他。什么叫“可是非要将刘家赶尽杀绝”?不就是暗示陛下对刘家网开一面吗?却是赵熠丝毫不给他面子,直哼道:“朕凭什么要放过刘家。刘望大逆不道,朕把刘家抄家问斩也是情理之中。”“那陛下可是非要撤换穆大人?”皇帝陛下几乎要冷笑了:“沈相是觉得他还有什么资格让朕信任他能把朕的安危负责好?若不是他无能,朕至于、至于——么!”年轻的皇帝陛下拉不下脸来说自己被绿了,只含糊着支吾过去。沈相意味深长的点点头,忽而说道:“穆大人必须要换是事实——周相稍安勿躁!穆大人失察之罪怎么说都逃不过的。周相之所以一直不肯,却不是处于私心,而是孔太傅给的人选无论资历还是能耐都比穆大人差了太多,反而更无法服众罢了。”这话听着还像是人话。周相也知道禁军侍卫出了这种纰漏肯定要连累穆大人,到底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点头。“今日陛下召咱们到此也不是听众位来吵架的,而是要解决问题。”沈相面带微笑,显然智珠在握:“不如由老臣做个中人如何?咱们也不说那些虚话,权当是条交易罢了。若是孔太傅能放弃领侍卫内大臣的人选,臣也劝着诸位相爷为刘玄大人求一求情,各退一步岂不比僵持在这里无所作为更好?”权利置换和权权交易,到这里就没有皇帝陛下说话的份了。孔太傅想了想觉得不亏:户部是孔氏一门最重要的地盘,若是左侍郎倒了被四相塞一个刁钻的来,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损失。反倒是这领侍卫内大臣,虽他恨不得将陛下禁宫掌控在手里,却知道自己手下那几位将军在周相周相麾下真拿不出手。原本是意外拿到了穆大人的把柄才起了心思,可与刘玄相比,这职位暂且放手也罢。孔太傅面色缓和,显然是此事有的谈。周相却是瞪着眼睛盯着沈相,非要他解释个明白。是,看起来一个领侍卫内大臣换一个户部侍郎一点儿不亏。可问题是孔太傅不争这位置,却不代表这位置依旧留在他周相手中。若是他手里有比穆大人更好的人选,他早就将瑕疵满身被孔太傅揪着小辫子攻讦的穆大人给换下来了。如今虽保下了领侍卫内大臣的官位,他手中既无人选,可不是平白便宜了吴相么?吴相也没想到天大的一个馅饼就这么砸了下来。愣了一瞬赶紧道:“老臣觉得此事可行!老臣手下且有好几位将领赋闲在京担着兵部的闲职,皆可接手领侍卫内大臣一职。”“你!你这竖子!”周相气的想骂人。“周相息怒,息怒。”吴相拍拍他与他挤眉弄眼,在他耳边小声劝道:“咱们之间分什么彼此?等穆大人撤下来,我在威武军中给他留个位置就是。”威武军镇守西北,是吴相麾下部队中军力最强也最容易出战功的地方。吴相将穆大人安排到威武军,算是给他一个将功折罪重回朝堂的好机会,也算是对翘了周相手中领侍卫内大臣职位的补偿。“……罢了。”周相沉默了片刻,终于一摆手,“你们联合起来对付我,我又能有什么办法?”赵熠听他们三言两语达成交易,心中不免愈发冷笑。只是脸上并不显露出杀意,不过有几分急促的催促道:“刘玄治家不严,朕可以看在孔太傅和沈相的面子上小惩大诫给他个机会。至于这领侍卫内大臣之职,不如吴相将你的人选直接召入宫中让朕都见一见,也让朕安一安心如何?”他这般着急上火,看在孔太傅与四相眼中便是不肯再忍受不堪重用的穆大人,也为快点儿摆脱被戴绿帽子的可能性。毕竟今儿陛下受的委屈够多了,吴相终于不再废话,说了几位将领的名字,让人直接去兵部将人召来。赵熠听着他报出来的名号中居然就有程将军的大名,心中终于安定了下来。若是吴相一开始就没把程将军当做人选,由他开口贸然提出,无论多么圆满的借口都容易引人生疑。他不愿露出痕迹,索性再转移话题:“蒋宝林身子骨儿弱心气儿却高,竟敢对慧妃不敬,被慧妃稍开导了两句就受不住暴毙了。请沈相拟个条子送到蒋家,让蒋家节哀吧。”“那蒋大人——?”沈相低头询问,蒋宝林之父虽官职不高,员外郎也是个闲职,但蒋氏一门另有一位刺史是他心腹,他并不想蒋氏遭受重罚。“蒋员外郎教女无方致蒋宝林心胸狭窄不知尊卑,令他夺职在家反省吧。”“臣遵旨。”沈相眉宇松开,只要不是牵连到整个蒋家,他对一个蒋员外郎的官职倒并不在意。“那个刘望——”“陛下放心,刘望犯下如此大错,刑部必会秉公处置,想来他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孔太傅沙哑的嗓音笃定回道。有他作保,皇帝便不再多说什么。明光殿中一时沉寂下来。忽而殿门外传来些许杂乱的脚步声。“是吴相举荐的几位大人了?”陛下期待的抬眼望去,得领路的小太监通禀过,颔首示意:“请几位大人进来吧。”四位大将皆在四五十岁上下,皆是虎背熊腰正方脸,浓眉大眼的看起来颇为可信。吴相正要一一介绍,却听上头皇帝陛下十分惊喜的指着其中一人道:“方才吴相说起程将军我且没反应过来,原来就是你么?半年未见,你家里小公子的身体可好些了么?”第96章 .玉堂春 · ?吴相没料到陛下竟会第一时间认出镇军将军程勇。先是愣了一下, 才后知后觉的记起半年前小选初始,陛下因得知孙家与程家的婚约将孙秀女贬出宫去,还派出许多太医为程家那位体弱多病的小公子治病的事来。他那时还警惕了一阵, 以为小皇帝要借机拉拢程将军, 不想陛下在帮了程家一回后再没提过,他也就渐渐放下了心防。今日陛下如此亲热的叫出程将军的名号吴相才有一丝后悔,只是人选本是他自己提出来,总不好这会儿再借机将程将军打发出去。甚至一个荒诞的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莫非陛下借着蒋宝林之事就是为了让程将军当上领侍卫内大臣?只这个念头很快就消失在他脑海里:且不说哪个男人会拿自己帽子的颜色开玩笑,就算陛下当真有此想法, 又怎么可能料事如神,恰巧遇上蒋宝林小产抓出侍卫在后宫行不轨之事, 恰巧牵连了孔太傅的心腹大臣,才能恰巧将推荐名额砸在他吴相头上,又料定他恰巧会把程将军叫上来?这里头偶然意外的成分太多,若是陛下真有如此算计,也不可能只做个傀儡木偶被孔太傅呼来喝去了。吴相将心事收回,重新放在程将军身上:若是陛下一定要程将军做这个领侍卫内大臣,他到底是应还是不应呢?“吴相, 朕对几位将军并不了解,不如由吴相出题考校一番, 让朕看看几位将军的本事再做决定如何?”皇帝陛下虽与程将军相识, 倒并没有任人唯亲的架势, 而是转头来对吴相道:“所谓术业有专攻,吴相与周相才是我朝军中的定海神针,比起朕这纸上谈兵之人要强的多。禁军侍卫关系重大, 两位丞相定要为朕挑一个最适合的人才。”吴相与周相自然领命。吴相心中暗暗点头:如今陛下关注的唯有后宫安全,就算是与程将军相熟也并不直接定夺, 而是由他与周相评判,可见自己之前的荒唐想法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经过两位相爷的几轮考校,却是程将军与另一位陈将军不相上下,皆是当这领侍卫内大臣的最佳人选。皇帝陛下为难的看了吴相一眼,忽而开口道:“两位将军都曾于边疆塞外为国效命,是我国之栋梁。朕对兵事所知不多,不过看程将军更面善些便想将这禁宫的安危交在程将军手上,不知相爷意下如何?”吴相能如何呢?若是没有先前的遴选,他大可以随口举荐某位就任。可四位将军在诸位朝臣面前公正的较量了一番,他再说程将军能力不够,只怕就说不过去了。“既是陛下选中了程将军,就请吏部尽快安排任职吧。”吴相放下心中最后一丝纠结,爽快的应了陛下的话。都是他麾下大将,肉烂在锅里又何必执着于须得是何人?“领侍卫内大臣既然有了人选,那刘家又该如何判处?”一直沉默不语的周相阴沉沉的开口:“陛下说是小惩大诫,那也总要有所惩戒,难不成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么?”孔尚书一抬眉毛:“刘玄治家不严,夺俸一年,周相以为如何?”“只夺俸?”周相嗤笑,显然不满。“刘玄贬为户部左参政,户部左侍郎之位暂空着。”孔太傅开口便是一锤定音,直看着周相道:“周相还有什么不满?”“本相的不满多了。”周相哼了一声,到底是没再辩驳。“那就这么定了!”沈相微笑道:“急事从权,正好太傅和相爷们都在,不若这会儿就拟旨盖印,将陛下圣意颁下,也免得这前朝后宫人心惶惶的。”“沈相今日倒是难得的积极。”孔太傅拿眼皮子夹他,阴阳怪气的叹道:“不过也是,谁让贵妃在宫中无能,致后宫状况频出,唯有劳烦沈相能者多劳,处处替她兜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