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节(1 / 1)

姓名:陈辰性别:男民族:汉出生:1965年11月21日地址:丰省永兴县平坝村二队1989年6月12日签发有效期限:10年编号:5*****19651121***8(正文完)--------------------作者有话要说:*全文完结,撒花!我是真的很喜欢耽美年代文,写这篇文的初衷也是因为自己找不到粮所以自割腿肉。历时四个月,写的很开心,也很感谢那么多朋友从头追到尾,谢谢你们的喜欢。全订的朋友之后可以打个分,不论是批评还是喜爱我都接受。再次感谢你们的陪伴,鞠躬。下本先把隔壁之前开的《小买卖》写完,美食经营流,轻松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收藏,我休息几天之后就来更。想看年代文的朋友可以先戳专栏收藏《药修在七零》《在年代文里卖甜品》两个预收,之后会开。最后,祝朋友们都能事事顺心,生活和美,健健康康,一夜暴富!咱们,下本见!感谢在2022-10-12 19:59:29~2022-10-13 01:08: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三月 20瓶;默恋-夕阳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258章 258=============================随着七八个小时的班车摇摇晃晃的进城, 原先已经睡过去的陈家人这会儿全醒了,他们望着车窗外那水泥楼房、以水泥勘上的路面,瞧着还算热闹的街道, 一时间竟产生了一种“跟县里差不太多”的感觉来。这两年县里发展的不错,他们自己村也是水泥楼房水泥路, 所以现在看着省城的这番模样觉得并不稀奇。这跟他们想象中的省城不一样。李氏问:“这真是省城啊?”坐旁边的陈向武就说:“不是省城能是哪儿, 刚刚外头都写着呢。”“我又不识字,我咋知道。”李氏张望着车窗外, 说道:“再说这省城看起来也跟县里村里差不多, 跟我以为的省城不一样。”陈向武道:“跟以前比好多了, 我年轻的时候来省城,比这还不如。”李氏白了他一眼,“那都多少年了。”憧憬已久的省城没有达到心中的期待值, 陈家人不免的有些兴致缺缺,加上这一路舟车劳顿,身体颇觉疲累, 下了车就催促着回去,不欲多看。陈北倒是还挺感兴趣, 东张西望半晌, 说:“挺热闹。”周平安就道:“毕竟是省城,人多肯定热闹。”陈北点头, “先去歇一晚上,看明天火车票买到什么时候,如果有时间我们去逛逛。”周平安点头,“成啊。”大家一路的往杜星纬家去, 到了跟前觉得这房子漂亮,跟洋房似的。感叹过后, 就直接进了屋里,可算是能歇一歇了。现在天色不算早了,陈辰跟杜星纬商量了一下,觉得自己开锅还得去买菜,菜还没新鲜的,不如就去外边吃,具体的话就是火锅。陈家人对此当然没有意见。不得不说,火锅不愧为聚餐首选,能满足各种口味挑剔者,老少皆宜。李氏看着锅里那冒出来的腾腾热气,就道:“之前小明和小前吃了顿火锅回去后就一直在说,今天我也能尝尝了。”陈北就道:“奶奶,不瞒您说,我已经惦记了几年了。”李氏笑起来,“那你今天多吃点,这上了好多的菜呢。”陈北应道:“必须的。”陈辰用勺子把锅里煮的差不多的虾滑捞起来,招呼道:“这个是虾滑,用鲜虾肉做的,吃起来非常嫩,大家都尝尝。”“之前买的那个干虾就不错,熬粥撒点进去很香。”刘冬雪伸出筷子,“今天尝尝这个鲜虾。”大家接连的伸出筷子夹。陈北咬了一口后问:“这个是海虾做的吧?”陈辰道:“应该是。”陈向武说:“肯定是,跟咱们自己在河里捞的虾味道不同。”陈建业就问:“这里离那海边近吗?”“远,坐火车得几天。”杜星纬解释说:“这个虾应该是店里的人捞虾苗来自己养的。”李氏疑惑,“还能自己养?”“鱼都能养,那虾自然也能养。”陈辰就道:“但凡是活的,都能养,只要懂那个技术。”李氏感叹,“那这店里的人本事可不小。”……大家边吃边聊,一大桌子的菜与饭吃了有两个小时,最后每个人都吃的肚皮溜圆,无比满足。结完账迎着晚风慢慢悠悠的回到住处,然后收拾洗漱一番就上床睡觉。第二天去外边吃过早餐后去火车站看票,省城有直达首都的火车,中途倒是不必转了。他们运气好,下午就有票。询问过大家的意见,是要在省城歇几天还是要下午直接走。满心憧憬首都的众人回答自然是:下午走!于是,票直接买上。这个时候身份证的作用又出来了,不必介绍信,身份证直接购买。当然,还没有身份证的周平安和陈北得依靠户口簿买。买过票后又回去生火做了些吃食,点心、馒头、水煮蛋。夏天天热,放过一天东西就会坏,所以也就没准备太多。下午,满怀期待的陈家众人终于坐上了去首都的火车。这是陈向武、李氏、陈建业、刘冬雪、周平安和陈北他们第一次坐火车,绿皮车还没过来,光听着那遥遥的鸣笛大家伙就开始紧张,伸长了脖子往鸣笛声方向瞅,想迫不及待的见识见识那火车具体长什么样。等火车顺着铁轨行驶过来,大家望着那一节一节宛若游龙一般的巨物张大了嘴巴,李氏喃喃:“这么长啊……”坐火车的人不算少,偏偏还不好好排队,一个劲的开始挤。陈辰生怕大家推搡间把陈向武和李氏撞倒,和杜星纬两人寸步不离的护在两老身边。陈建业他们也紧紧跟着,一个拉一个,生怕被这人流给冲散。艰难的挤上火车,陈向武和李氏不知道这位置怎么找,陈辰就在旁边一边教一边领着人到位置。他们八个人,陈向武、李氏、陈建业、刘冬雪和陈辰在一个门里边,杜星纬、陈北和周平安则在隔壁,大家被分散开了。不过问题不大,杜星纬跟多的那个陌生人商量了一下,然后两人换了位置。这样一来这个门里边就都是他们自己人,陈辰就对陈北和周平安说:“你们的东西就放这边,不用担心东西被偷,晚上也能安安心心的睡觉。”两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就在陈辰和杜星纬他们忙碌这些行李的时候,陈向武则是在到处打量这火车,这摸摸那看看,眼睛里时不时的浮现出些许感叹,尤其回想起小时年轻时的事,再对比这长长的火车,心底不由得涌起无限的自豪来。这么多年了,从战争走到国家成立,现在国家还有了这么好的东西,这可真好啊!陈向武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战乱、忍受过挨打、甚至还吃过枪子,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在火车发动的那一刻,意识到这趟火车开往的是首都、是他心心念念太久太久的伟人所在地,各种酸甜苦辣就不可遏制的齐齐涌到了胸腔口,堵的他眼眶发热。陈向武这不平静的心绪一发就是几天,直到火车停下,列车员喊着“首都到了,拿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时都还没回过神来。首都到了,他现在就在首都了。首都啊!首都,无数国人心中的圣地,无数老百姓最憧憬向往的地方。这座城市太阳高高挂,楼房修建的又多又密,穿着衬衫喇叭裤的行人在街道上穿梭,叮铃叮铃的自行车声不断响起,有烫着卷发、穿着时髦的女人开着小汽车从饭店门口经过,大街小巷里都是食物的香甜……这就是首都,人潮奔涌、热烈朝气的首都!初来乍到的人们心情激动又惶恐,大家举目四望、觉得眼花缭乱,就算是陈辰,心底在此刻也涌现出无数的感慨来。这样一座一切都还在发展中的城市,恐怕没人能想到在一二十年后会成为国际大都市,每年的节假日有一大批的人从世界的四面八方前来旅游;此后,在这座城市里,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奥运会将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健将们将会在这里角逐,拼尽全力的争夺奖牌。我们展示自己,用丰富的文化和开放的胸襟去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汉字、武术、书法、戏剧、中医、国画、茶、刺绣、瓷器、雕塑、建筑……在这片土地上先人们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文化文明,他们书写在丝帛纸页中、雕刻在建筑器皿上、铭记在中华子弟的心脏灵魂里。一如那座巍峨神圣的宫殿,一如那宫殿上高挂的伟人像。人人敬仰,人人自豪。(番外完)--------------------作者有话要说:*没想到这么多朋友都在说完结突然,我属实是没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