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海港(1 / 2)

随军不需要带太多盘缠和行李,江少屿是军官,条件好,孟言估计他那边什么都不缺,便只随意挑了四五套衣裳,四套夏装,一件冬季穿的大棉袄子。

海岛么,一年四季没多少冷天,一件棉袄足够,不够再临时添置,带多了反而累赘。

婚事敲定后,老首长给孟家包了一份大红包,孟家老两口却拒收,说他们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

其实孟言理解,他们哪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

老孟家虽然清贫,夫妻两个最看重的其实不是钱,而是女儿的幸福,这份红包他们怎么也不肯收,实则也是为了让老江家看看他们对女儿的重视。

一句话解释:钱可以不要,我们老孟家的姑娘,必须好好对待!

最后这红包被江少屿他奶奶强塞给了孟言。

“你们不收我就给我孙媳妇。好姑娘,你拿着,这是奶奶给你的,不是少屿他爸妈给的,是奶奶给你一个人的。乖,收下,拿着。”

作出一副必须给我收了的表情,孟言拒绝也不是,收也不是。

最后到底还是拿了,临走前这红包又被孟言塞到了家里放衣服的樟木箱,并且叮嘱弟弟妹妹,等她上了火车才能告诉爸妈。

现在家里有了这份钱,即使孟言去往海岛,心里也不那么担心了。

……

分别总是伤感的,天空戚戚沥沥下起了小雨,早晨起来,整个京城被薄雾笼罩,更添几分愁绪。

孟言准备南下嫁给一名海军军官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大院儿,一声声恭喜不绝于耳,还有小姑娘们数不尽的羡慕。

“以后再也见不到了,妮儿啊,好妮儿,你咋就嫁去南方了呢?”

“缘分吧,缘分推着我,我就去了。”

孟言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读书好、长得好,勤快懂事,小学就能帮妈妈打理家务,把家收拾地井井有条。

以前邻居们总猜,这妮儿长大以后会便宜哪家的小伙子。现在晓得了,这朵金花被首长家的儿子摘了,还是一名军官,听说职位不低,孟家这回算是攀上了高枝儿。

叫人好生羡慕嫉妒,可其中苦楚却只有孟家人独自吞咽。

隔壁高家婶子唉声叹气的,流连的目光频繁落在孟言娇嫩的脸庞:“前两天肉联厂有个小伙儿向我打听你,你说你要是不嫁给那什么军官,跟肉联厂的处对象,往后肉啊随你吃。”

对门孙家大婶一个激灵跑上前:“哎呀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你说的是哪家的小伙儿?我家盈盈还没对象呀!”

这边原本说着孟言呢,转眼两个婶子又聊起各自的家常。

首都不沿海也没有港口,想去培兰岛得先坐火车到南方的一座海边小城,再在小城的港口做船去培兰岛。

在培兰岛部队当兵的小刘同志一大早便等候在了车站,与孟言汇合后,一行人一同进了候车室。

这一进可了不得,大概是环境催发了离别愁绪,孟家三个娃娃一进室内就嚎啕大哭,两个小的一人抱住孟言的一条腿,孟雨因为已经十六岁了,一米七八的个头,不能像弟弟妹妹一样抱,那多不成样子。

最后只默默来到孟言的身后,弯腰,揽住她的肩膀。

“哭什么,出息,姐又不是不回来了,今年我就争取回来看你们一次,好吧?”

无人理睬。

“别哭啦,这是好事儿,小雨马上毕业了,我的工作就由他来顶替,这样更好,也不用插队下乡,就替我留在城里照顾你们。等我走了以后,大床留给小雨和雷雷睡,菲菲一个人睡小床知道吗?”

“姐……”三个孩子异口同声的不舍。

抚摸着两个小萝卜头,孟言笑道:“雷雷也要努力,尽量考上高中,表现出色的话还能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呢。”

今年74年,等到孟雷高中毕业,老早恢复高考了,只是这个好消息她现在不能告诉弟弟,只能侧面鼓励他认真学习。

孟雷衣袖抹着眼泪,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哪有那么厉害的本事上大学,而且读书有啥用,还不如早点出来上班挣钱。”

孟雨是家中老二,听话懂事且早熟,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学习成绩不太好,考不上中专也考不上高中,初中倒是混出来了,正好六月份毕业可以直接进制衣厂接替她姐的工作。

相反,孟雷这个脾气冲天、莽手莽脚的孩子成绩居然还不错,次次都能考班里前一二,可惜的是这会儿没有高考,不然准是高材生的料。

“姐去海岛结婚这事儿要是真成了,咱以后就是大首长的亲家,你要是自己也争气,还怕没有推荐名额吗?既然有能力考高分那咱就得努力,别说读书没用,你得先有了以后才晓得有没有用,没有的时候你当然不觉得有用。”

一句话绕来绕去把孟雷绕晕了,拱了拱脑袋,在她怀里瓮声瓮气地说:“姐……如果能用我不上学换你不去南方就好了。”

“说什么丧气话呢雷雷。”这小萝卜头,孟言最怕他分不清轻重:“说话做事多学学你二哥,成熟点,稳重点,做任何事情前先考虑好后果,别莽撞知道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