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扶妾为妻(1 / 2)

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 英勇候府的后院中鸟语花香,桃红柳绿, 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出孝之后的英勇候府,满府上下换新装, 展新颜, 开门迎客,走亲访友, 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欢腾热闹。

荣禧堂里传来一阵阵小孩子的笑声,稚言稚语离老远都能听到。

贾瑚带着贾珠贾琼,还有贾敏家的孔明睿围在炕桌前糊风筝。

贾瑚用细细的竹条做好了风筝框架,一只卷须的蝴蝶,接下来就是糊上风筝的翅膀, 给翅膀上色。

贾琼在一旁认真地看大哥做风筝, 不时地给他递个剪刀和彩纸, 贾珠和孔明睿则在一旁各种捣乱, 对贾瑚先给贾琼做蝴蝶风筝很不满, 他们要的老鹰蜈蚣图像的风筝, 贾瑚都不理不睬。

哼!真是个偏心眼的大哥,只喜欢贾琼, 他们几个弟弟都是垃圾堆捡来的吧?

俩小子坐不住, 不耐烦地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小脑袋还时不时凑到一起叽叽咕咕说上几句。

只听贾珠小声说:“做风筝好无聊,要不咱俩出去玩吧, 拿上我们的小鱼钩去钓鱼,我娘说前几天我爹放了好多尾红鲤鱼到小池塘,那鱼可傻了,看到鱼钩就咬,等会咱俩多钓几条烤着吃。”

孔明睿眼睛一亮,连忙附和道:“好啊好啊,烤鱼吃,我们悄悄出去,不让外祖母发现。”

俩人悄悄下了炕,借着尿道就溜了出去,还自以为他们的行为做的隐秘没人发现,殊不知满屋子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不过也都一笑了之,也不担心。今个儿休息,不用上课,让他们随便玩去。

花园子里的小池塘就真的是个小池塘,沿着花坛外围修建的一个水深半米的长条形池子,流经园子里所有花坛最后汇流到园子中间一个二十平米大小的圆形池塘,池塘中间立有一个莲花样式的层叠喷泉,此时正哗啦啦地自上往下淌着水。

池塘水深一米,里面成群结对的红鲤游来游去,见到有人来了不但不躲闪,反倒都朝这边游来,挤挤擦擦挨在一起,张着嘴等待被人投喂。

哥俩各自拿出自己的小鱼竿,也不挂鱼饵,直接就将鱼钩甩进水里开钓。鱼的密度太大,不咬勾都难,没一会哥俩的小桶里就有了五六条红鲤鱼,俩人比赛看谁钓的多。

如今的贾瑚,学文习武已经初窥门径,颇得夫子夸赞。

早年贾代善请的那个夫子早就被贾政使计赶跑,多方寻访才请来了现在这位中年举子。

这位举子姓袁名柄学,字厚德,满腹经纶,见识不俗,是个身具大智慧之人。

文采好是一方面,更难得的是他胸怀豁达,不拘一格,不迂腐不死板。课上引经论典,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信手拈来,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

袁柄学考中举人后,自然希望能再进一步,只可惜他接连考了三次全都不幸落榜。

一进考场就小毛病不断,不是吃坏了肚子,就是风寒发烧,又或者笔墨纸砚出了问题,就好像冥冥中有人故意同他作对不想让他再考中一般。

小十年的光阴就这么虚度了,为了给妻子治病,早已经家徒四壁,可最后人还是没留住,他们夫妻没有孩子,最后只剩下他形单影只一个人,悲伤迷惘,不知该何去何从。

贾政寻到他时,他发烧都烧迷糊了,若是没人发现,这人也就扔了。

贾政给他寻了大夫,治好他的病,救了他的命,他感激涕零。听贾政说要请他回府教孩子读书,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自己的命都是人家救的,只是教小孩子读书又有什么不行呢?反正他以后也不想再继续考科举了,找个营生糊口,又能报答人家的救命之恩,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举人袁柄学就此住进了英勇候府,开启了他教书育人的生活模式。

因为府里就贾琼一个女孩子,贾政就让她跟着一起上课,男孩子们习武的时候她就单独学习女红,小小年纪要学的却不少,不过她自己喜欢,长辈们也就随她了。

如今府里大小孩子五个,贾瑚九岁,贾珠和贾琼兄妹六岁,贾琏四岁,贾敏之子孔明睿四岁。

孔明睿不愿意待在自己家,基本上就常住在外祖家,整天和贾珠腻歪在一起。偶尔也带着贾琏一起玩,只是贾琏自小体弱,总爱生病,能出来玩的时间很有限。

孔家那四位大人也是心大,没有熊孩子要操心,二人世界过的简直不要太逍遥。至于说孩子住在外祖家,乐意住就住呗,在哪住不是住?什么时候想孩子了接回去亲想几天就是。

贾敏有了孩子为借口,更是往娘家跑的勤快,孔庆荣有了老婆孩子为借口,跟着一起跑的也很勤快,俩人过来时就住在贾敏出嫁前住的院子。

贾母已经麻木,说也说了,骂也骂了,两口子就跟过堂风似的,全不往心里去。她就再懒得说了,爱来就来吧,要不是担心亲家夫妻对敏儿心生不满,她才不做这个恶人,能经常看到女儿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不,俩小子才从荣禧堂跑出去没多久,贾敏就来了。

贾母见女儿来了,一脸笑模样,冲才走到门口的贾敏招手道:“快来,快来,敏儿给参详参详,我这相了半天都看花眼了。”

里间的贾瑚贾琼看到贾敏来了,连忙出来给请安,说了几句话后,贾敏就让他们自去玩了。

打发走了贾珠贾琼,贾敏好奇地走近,就见桌上放着一摞子的女人画像,画像旁边还详细记录着该女子的信息概况。

她略一思索就知道怎么回事,这定是母亲为大哥准备的继妻人选。

拿起几章画像看了看,撇撇嘴道:“这画的这么抽象,怎么能看出来到底长相如何?只看画像挑,好像不太靠谱。再有这品性如何,就是见过一两面的也未必能看得出来,不知根不知底的,光听别人说,好像也不怎么靠谱。”

贾敏悄悄瞄了一眼贾母,试探着问:“母亲心里可是有了人选?”

她心里有个想法,却不好直接说出口,毕竟她一个出嫁女,娘家大哥续娶这事怎么也轮不到她指手画脚,她相信母亲心中自有思量。

贾母从一摞子画像中找出了三张,并列摆放在桌面上,并指给贾敏看。

“这几个品相貌都是拔尖的,这个是大理寺卿的庶女,年十六。这个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府的嫡次女,年十八,被退过一次亲。最后这个最是特别,姓邢,年二十,父母双亡。身为长姐,拉扯一家子弟妹过活,是个厉害能为的,据说祖上也是官宦人家,后来家道中落,弟妹又小,她便推迟了亲事担起了养家的责任,如今弟妹长大,她也耽误了花期,倒是个可怜见的。”

贾敏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这样的破落户您也看入眼了?这门不当户不对的,能顶立门户还顺利扶养几个弟妹长大的女子定然泼辣厉害不是善茬,若是心思正还好,若是个心不正又眼皮子浅的,那招这样的女子进门,岂不是要鸡飞狗跳永无宁日?女儿觉得这位邢姑娘不是良配。”

贾母瞪了她一眼,嗔怪道:“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说就看中了?我只是觉得那邢姑娘不容易,有魄力又豁的出去的姑娘可不多,这点倒是挺让人欣赏钦佩。”

贾敏舒了口气,没看中就好。

不是她势力,挑剔人家性格出身。就凭刚刚贾母对那位邢姑娘的几句评价,她就觉得这人同她大哥不般配。她大哥需要的是那种温柔善良又懂得包容的女子,绝不是那种泼辣计较又强势的女子。

门外传来通报声,“大老爷来了。”自从贾代善去世,府里就改了称呼,如今贾母成老太太,贾赦称大老爷,贾政称二老爷,贾瑚是大爷,贾珠是二爷,贾琏是三爷,贾琼是大小姐。

贾赦从外面进来,见到贾敏也在,愣了一下,准备出口的话就在舌尖打了个转。贾敏一看哪还能不明白,起身对两人说:“我去园子里寻肥肥和睿睿,过会也该用午膳了。”

贾母道:“嗯,你去吧,他俩在园子里钓鱼呢。”

见贾赦还是一副沉默不语的模样,贾母想了想让人将里间俩孩子带去厢房那边玩,又挥退了下人,屋里就只剩下他们母子俩。“有什么事,这回能说了吧?”

贾赦犹豫了一瞬,一咬牙噗通一下跪在贾母面前,吓了贾母一跳,狐疑地瞪着他,斟酌地开口问道:“你这是在外面闯祸了?”

贾赦摇头,“没有。”

“那你是被人欺负了?”

贾赦再摇头,“没有。”

“那是丢了什么贵重东西了?”

贾赦继续摇头,“没有。”

贾母怒了,骂道:“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啊!”

贾母气的呼呼直喘,有什么话就不能痛快说,这般别别愣愣到底了为了什么,不知道她最是看不惯这扭捏样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