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神医许多福> 第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节(1 / 1)

这大姐穿着紫色的棉服,虽然半新不旧但周身干干净净的,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没有化妆,只是涂了一点唇膏,整个人叫人看了觉得很舒服,这也是杨雯雯肯让她上车的原因。“也不算啥病,我最近常常口腔溃疡,我男人非得让我去找许医生看看,”大姐挺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是我从来没有找许医生把过脉,当时做身体检查了。”母女两个对视一眼,还是倪世梅开口:“我平时口腔溃疡都是自己吃点药。”大姐真心实意的劝她:“随便吃药可不好!”倪世梅就有点奇怪了,城里药店到处都是,她们家住的小区不错,走出门一公里范围内有四家药店。她自己家里有个常备的医药箱,从抗病毒感冒冲剂到阿莫西林胶囊全部齐备,一般的感冒都是吃常备药解决问题,更别说是一个简单的口腔溃疡了。再说了,看医生还不是要吃药,自己吃药只吃几颗,去诊所开药一般都是一大把。对这个大姐的说法,倪世梅是有点不以为然的,不过倪世梅没有跟人家硬怼,一副感兴趣的样子问:“做身体检查不都是去医院吗?把把脉能抵用?”“管用,”大姐连连点头:“我跟你们说,福兴村里有个姓赵的……结果他儿子去医院检查,胃癌早期,听说现在手术都做完了,目前就住在医馆里让许医生帮忙做术后调养。我邻居的大爷爷的二孙子生了病……”这就有点神了,倪世梅常常一听人家说哪哪哪有个神医能够治她的病,保准是立刻跑去试试,可是这次居然还没见着人就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这些人你都认识吗?”大姐也看出来她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话,也有点着急了:“这乡里乡亲的谁还传假话唬人不成,就算别人的是乱传的,但我孙子都要看不见了,就是许医生给治好的,能有假?”大姐语气放缓了,叹息说:“我们村镇里不像你们城里,小地方里的撒的谎是骗不了人多久的。医术好不好,一天两天的检验不出来,久了别人能信她。许医生确确实实是个好医生……也是个好人。”大约是她们之前的质疑太明显了,倪世梅再要问,这大姐都不怎么爱说关于许医生的事情了,不过就像她上车的时候说要给她们介绍介绍,这还是做到了的。“左边这条路是通往福兴村的,右边这条路是通往医馆,途中路过的地方都是许医生私人承包的土地。这里的空气比镇上还舒服,你们看那菠菜长得多好,这些都是医馆的人自己种的。对了,一会看完病估计也中午了,你们可以去医馆的食堂吃午饭,食堂做菜用的原料都是地里新鲜的蔬菜,好吃又不贵。可惜许医生不愿意卖菜,否则肯定比医馆找钱……”然后,这个大姐就跟两母女说起了医馆食堂的菜色……母女俩:“……”医馆目前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大姐指挥她们将车停在大坝子里。两人意外的发现这个坝子里居然停了十来辆车,其中不乏有价格昂贵的好车。跟着大姐走到福兴中医馆的门口,杨雯雯看到这视频中出现过的医馆,心里还挺感慨。进门之后,一个俊俏的青年在院子里发号码牌,大姐跟她们介绍说:“那是许医生的弟弟。”杨雯雯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她每次上镜都是展示各种妆容,这些妆容都比较夸张,卸妆之后绝对看不出是同一个人。只要她不说,绝对不会被人认出来。青年走过来对三人笑了笑:“你们是二十三号,这是你们的号码牌,前面还有六个人,看完这个患者许医生要休息一个半小时,建议你们去吃了午饭再过来。”杨雯雯一看时间,确实也十一点半了,正打算招呼大姐一同去食堂吃饭,就见到大姐掏出身份证:“我们不是一起的,你看,我是正宗的耳口镇人!”这莫名骄傲的语气……???只见青年男人翻了一下手头的本子,拿笔写了什么:“等里面的人出来了,你就进去。”杨雯雯:“……”倪世梅:“……”喂,110吗?夭寿啦,这里有人歧视城里人啦!作者有话要说:杨雯雯:这个诊所有毒!!!本章随机掉落三十个红包么么哒~第23章 福多多开业啦(二)倪世梅被摆在面前的明晃晃的区别对待惊呆了, 无语的问:“为什么有耳口镇的户口就能不用排队能先进去?”青年:“因为这里是耳口镇福兴村。”倪世梅:“……”你逗我?!青年眨眨眼睛, 笑了:“其实是因为耳口镇的镇长先生提前一天为耳口镇上的居民缴纳了挂号费, 预约了十五个就诊名额, 这位大姐刚好是第十五位,所以能直接就诊。”说罢,青年还把手上的本子翻给她看,上面确实有记录耳口镇提前预约了十五个就诊名额, 用掉的名额也一一有标注。没有办法, 杨雯雯只能带着亲妈先去食堂祭五脏六腑, 医馆挺大的,杨雯雯两人忙着看医馆的布置,绕来绕去走了好久,终于看到了一个有人在的小院子。这个小院子里有许多木架子, 架子上晒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柚子皮、橘子皮,还有些不知名的应该是草药之类的东西。两个穿着红衣服的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她们旁边摆着几个小炉子,周围有七八个药罐, 其中两个炉子上正放着陶罐在煎药。“你们是谁?是要煎药吗?”老太太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看到的是两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她们俩呆的地方是医馆的后院,位置比较偏僻了,一般都是特地找过来。杨雯雯:“我们是来看病的,想去食堂结果迷路了。”“哦”老太太站起来, 提高声音喊:“小许医生!”“哎~”杨雯雯就看到刚刚在门口给人排号的青年从旁边进来,老太太跟他说:“她们迷路了,你去食堂顺便带她们一起。”青年答应了,路上杨雯雯问他:“你也是医生?”“我不是医生,”青年摇头:“我可不会给人看病,我姐是医生,村里人叫她做许医生,也不晓得是谁浑叫的小许医生,你叫我许佰就可以了。”许多福……许佰……杨雯雯能确定面前的青年就是‘神医许多福’这个微博号的真正持有者。“我叫杨雯雯,这是我的母亲。”许佰:“阿姨是不是颈椎不好啊?”杨雯雯非常惊讶:“你怎么知道?”真不是医生?“你别激动,我瞎猜的,”许佰笑了笑:“我先前颈椎也不好,常常脖子酸疼,时不时的就要揉揉脖子,动动脑袋,我刚刚注意到阿姨也这样。”“我妈不仅颈椎不好,腰椎也不好,许医生能治吗?”许佰对自己亲姐的医术是非常有信心的,这种信心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这几个月以来日益增加,逐渐积累起来的。但他知道这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提前帮亲姐下诊断,治病是挺严肃的事情,医生要为病人的身体负责。“我姐对脊椎上的毛病挺有研究的,医馆里有专门的治疗室,我这段时间经过治疗,颈椎已经没啥感觉了。”许佰看这对母女的目光中带了一丝丝打量,但并不露骨,杨雯雯并没有感觉到。三人到了食堂之后就分开了,许佰要去后面的员工就餐处。两母女发现这个医馆的食堂远比她们想象得要大得多,有许多的窗口,目前却只有三个窗口是开放的,其中一个写的是‘普通餐’、另外两个是‘处方餐’。倪世梅:“吃饭还有处方?”杨雯雯……杨雯雯也不知道啊!两人凑到普通餐的窗口,窗口里站着的工作人员是个中年女性,穿着洁白的衣服,嘴上带着口罩。大理石桌面上放着几个不锈钢盆,大约荤素共有五六样菜。甭管好不好吃,一看就特别的干净。没有看到实景之前,这种就餐点在这里杨雯雯是没有好印象的,集体食堂能有多干净,可以类比学校食堂嘛,不在里面吃出点什么就算运气好了。现在起码对卫生是可以放心的,她打了一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份白米饭,价格确实出奇的便宜,才五块钱。可惜的是这三道菜外表看起来都不太有味道,居然连一点辣椒花椒的影子都没有,让杨雯雯这种口味重的觉得有点寡淡。“真鲜!”杨雯雯惊讶的看了眼对面的倪世梅,她妈和她的口味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无辣不欢,喜欢吃重油重盐的菜。她发现她妈吃的是木耳炒肉丝,就更奇怪了。倪世梅吃得香喷喷的,招呼女儿:“你快吃啊,这大白菜可真甜。”杨雯雯将信将疑的夹了一筷子土豆片,一咀嚼就愣住了,她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常常下馆子,自诩吃过不少的好东西,吃得多了觉得食物其都差不多,特别是这几年,很少有吃的能让她觉得特别美味,挺多会觉得哪家店做的菜比较新颖。杨雯雯真没有想到,这道烹饪如此简单,可能只放了一点盐的炒土豆片,会让她觉得清脆爽口之余有美味的评价,居然有种第一次吃到食物真正的‘本味’感觉。“又遇到你们了!”刚刚搭车的大姐端着餐盘到杨雯雯身边坐下,一脸的高兴……说实话,完全不像是个来医馆的病人。杨雯雯因为家里有个病人关系,对去各种医院看病的情形深有体验,她妈每次进入医院,脸上就刹时没什么笑容了,她私下问她妈,倪世梅其实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只能这样模糊的回答女儿——大约是医院的环境导致的,也可能是一闻到药味就觉得自己不健康了。杨雯雯挺无语的看着这位大姐,你完全不为刚刚的行为感到羞愧吗?她又很快注意到,大姐餐盘里的菜和她们是一样的,可她手边多了一杯水,上面用红纸贴着,写着萝卜鲜藕汁。这挺新鲜,这个蔬菜汁的配方杨雯雯听都没有听过。倪世梅也有些口渴:“大姐,你这个水哪买的呀?”大姐眉梢一挑:“你们想买啊,买不到!”杨雯雯:“……”倪世梅:“……”这位大姐你可真不会说话。大姐笑眯眯的将陶瓷杯推到她们面前,指着红色的纸签对她们说:“只要贴了红纸的就是处方餐,必须得从许医生那领了餐牌才能买。你们要是渴就去那边的角落领免费的汤喝,这是个汤是专治口腔溃疡的。”三人吃完了饭,杨雯雯两母女看到大姐从包里掏出个小木牌到处方餐窗口去,捧回来一个大水壶。倪世梅忍不住好奇:“这是什么?”大姐:“我的药哇!”杨雯雯看到上面贴着红纸,还是写着萝卜鲜藕汁:“这明明是和刚刚你喝的一样的汤啊?”大姐一脸鄙视:“你们咋少见多怪呢!小姑娘,你听过食疗没有?”杨雯雯:“……啊?”这个耳口镇的人是不是有毒啊!然后,这位大姐用五分钟跟她们讲解了什么叫做只要是吃药都有三分毒,食疗能够解决的最好是不要吃药,动不动身上有点不舒服就赶紧吃药那是毛病得改。所谓药食同源,只要能对症,食疗方见效不必吃苦药慢,许医生包下的这片土地供奉药王爷,土地肥沃,出产的农作物比别处的更好,疗效更佳。杨雯雯:为什么她说得一套一套的,自己竟然也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简直怀疑自己来了个假农村。等要分开的时候,大姐突然问:“对了,你们挂号费多少钱?”倪世梅:“五块钱”“嘿嘿,我们耳口镇人只要一块。”倪世梅:“……”杨雯雯:“……”呸,浓浓的炫耀糊我一脸。***员工食堂里的菜都是放在桌子上的,用大勺往自己的饭缸里面舀,可没有谁给他们提供服务,菜的品种也和外面的一模一样。许佰每样菜都舀了一点,他这几个月的运动量大,不想从前那样每每上了桌子多吃几口菜就吃不下饭了,每顿能吃大半缸子饭菜。这会员工食堂里就他一个人在了,吃完了饭看到黄州进来拿先前备好的厨房餐,哀叫:“黄师傅,几道菜不是清炒就是水煮,我嘴巴都快淡出鸟来了。”黄州:“没办法,小徒弟技术有限。你将就一下,今晚上给你弄点好的。”许佰也知道现在食堂的情况,就是看黄州人好随口抱怨两句。目前食堂真正做菜的就两个人,一个是黄州,不过他得做各种配方的处方餐。还有一个就是前几天刚来的黄州的一个远房亲戚,他从前在餐馆帮忙,还只学到切菜这个环节,但人手不够也只能赶鸭子上架。黄州想了个法子,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了,味道不够食材来凑。弄熟,放点盐。嘿,果然味道也一点不差,还意外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