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 19. 刺秦:荆轲正欲掏匕首 秦王刚好被剧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 刺秦:荆轲正欲掏匕首 秦王刚好被剧透……(1 / 2)

匕首,闪烁着锋利的精光。

燕国的工匠,正在用毒水淬炼它。这是燕太子丹所求的,天下至为锋利的匕首。

出自赵国人徐夫人。

燕太子丹以百金买下匕首,想要令荆轲等人前去秦国,以此刺杀秦王政。

匕首淬炼完毕,他们用活人来做试验,但凡有一丝见血,没有不立即死亡的。

燕太子丹的双眼里,眸光闪烁。

他与秦王政曾经在赵国为质,两人在少年时颇为要好。然而,等到嬴政被立为秦王,太子丹在秦国为质,却并没有受到友好的对待。

燕太子丹,原本就有逃回燕国的打算。

直到天幕出现异象,告诉世人秦国将要消灭六国、一统天下——

他更是燃起了一颗刺杀嬴政的心。

此时秦国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如同蚕食桑叶一般侵吞诸侯。

战火,即将波及到他们燕国。

燕国的君臣,也唯恐祸之将至。燕太子丹回来以后,也在寻求报复秦王政的方法。

他先是请教了自己的老师鞠武。

鞠武却说:“秦国的土地已经遍布天下,威胁到韩国、魏国、赵国。何以要因为被欺侮的怨恨,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

诚然——

秦之北,有甘泉、谷口那样坚固险要的地势。秦之南,有泾河、渭水那样肥沃的土地。

它拥有富饶的巴郡、汉中。

秦之右则有陇、蜀这些崇山峻岭为屏障,秦之左则有殽山、函谷关为要塞。

非惟如此,秦国的百姓众多、士兵训练有素,兵革等武器装备,也绰绰有余。

燕太子丹并不甘心:“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秦国收尽六国、一统天下,而不作出任何应对的措施吧?

鞠武说:“让我考虑考虑吧。”

在那之后。

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政,逃到燕国。

燕太子丹接纳了樊於期,让他住下来。鞠武又劝他赶紧将樊於期送到匈奴去。

鞠武表示:“如果秦王听说樊将军住在这里,积怒于燕国,怎么办?让樊将军住在这里,这与将肉放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有什么分别?

希望您赶快送樊将军去匈奴!来消除秦国攻打我们燕国的借口啊!另外,请您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则与单于和好,然后才可以对付秦国。”

燕太子丹:“……”

这时间也太长了,那要等多久啊!!!

先不说他们是否会真正与燕国为盟,光是这旷日弥久的计划,便令他心中惛然。

燕太子丹:不行,我要嬴政立马死!

不仅仅是在秦国受到不合理的待遇的问题,自从天幕透露出未来、他还在弹幕上透露出嬴政的身份之后,燕太子丹是越发地烦躁不安。

他的心中忧闷烦乱,须臾也等不及了。

再这般下去,难免夜长梦多!!

燕太子丹:“而且樊将军走投无路,穷困于天下,他投奔于我,我总不能因为迫于秦国的强大,而抛弃所哀怜之交、将他送去匈奴吧?”

燕太子丹:“老师,再想想办法吧。”

鞠武欲言又止,只好叹了口气说道:

“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以去与他商量。”

燕太子丹:“愿通过老师结交田先生,可以吗?”

鞠武:“敬诺。”

他知道自己无法劝阻太子,然而为了结交一个朋友,不顾国家之大害——

这便是积蓄仇怨而助长祸患了……

行如此危险之事,怎能求得安全?造就如此祸害,又怎还能求福呢?

到时候,秦国对燕国行怨暴之怒……

岂足道哉!!

在太傅鞠武的引荐下,田光来拜访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上前逢迎,倒退走路为田光引路,跪着给田光拂拭座位。

田光知其来意,却推说自己已经老了,但他的好朋友荆轲,倒是可以承担这一使命。

骐骥盛壮之时,一日可以奔驰千里;等到衰老的时候,驽马也能先之。

田光:“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的情况,但不知道我的精力已经消亡衰竭了。”

田光:“虽然如此,我不敢以图国事,与我交好的荆卿,可以承担这一使命。”

燕太子丹:“愿通过先生结交荆卿,可以吗?”

田光:“敬诺。”

燕太子丹送田光到门口:“丹所说的、先生所说的,是国之大事,愿先生不要泄露!”

田光俯身笑道:“诺。”

当燕太子丹终于见到荆轲的时候,荆轲也带来了“田光已死”的消息。

荆轲将田光的话,转达给燕太子丹。

“如今太子告诫我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在怀疑我。愿您立即去见太子,说我已经自刎而死,不会泄露机密。”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燕太子丹痛哭流涕:“我之所以告诉田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要成大事之谋。如今田先生以死来表明不会说出去,岂是我的初衷啊!”

燕太子丹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荆轲坐定以后,燕太子丹离开座位,以头叩地顿首说道:“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我可以到您的跟前,这是上天哀怜燕国而不弃其孤啊!”

燕太子丹向荆轲述说——

如今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尽纳韩国之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抵达漳水、邺县一带,而李信则是出兵太原、云中。

他们赵国抵挡不住秦军,必定会向秦国臣服,如此一来,灾祸也将会降临至燕国。

燕国如此弱小,又多次为战争所困扰。

如今,举国之力也不足以抵挡秦军。

再加上诸侯畏惧服从秦国,没有敢合纵的……

燕太子丹:“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可以得到天下间的勇士,令他出使秦国,以重利来诱惑秦王政……”

荆轲:天下间的勇士?

荆轲:不如你直接报我名字吧:)

燕太子丹:“秦王政那么贪婪,到时候形势一定能达到我们的期盼!如果真的能劫持秦王,使他悉数返还所侵占的诸侯的土地,就如同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就再好不过!!”

燕太子丹:“如果不行的话,就趁机杀死秦王政!他们秦国的大将在外面专擅兵权,如果国内生乱,君臣之间肯定彼此相疑。到时候诸侯可以联合起来,则破秦便是必然的了!!”

燕太子丹看了看荆轲,怅惘道:“这是我最高的愿望,却不知道将这件事委托给谁。”

荆轲:“…………”

我能拒绝吗……?

燕太子丹:“唯荆卿留意焉。”

过了半晌,荆轲才说:“这是国之大事,臣才能低劣,恐怕不足以胜任。”

燕太子丹上前以头叩地,坚决请求他不要推让。

荆轲:“…………”

行吧,我答应了。qaq

我知道了,我去就是了!!

燕太子丹将荆轲尊为上卿,住上等的房屋。他还天天去荆轲的住所拜访。

提供贵重的饮食、不时献上珍奇异物。

车骑美女,任由荆轲所欲。

然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还是没有开始行动、前往秦国的意思。

当是时。

秦将王翦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将赵国的土地,尽数纳入秦之版图。

秦军进兵北略,直至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太子丹收到消息后:“!!!”

他十分害怕,于是赶紧去请求荆轲:“秦兵马上就要横渡易水过来了!到时候就算我想要长久地侍奉足下,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荆轲:“……”好嘛。

荆轲说:“太子不说,臣也要请求拜见了。”

他如今去秦国,也没有个足以令秦王相信他的东西,当然也无法接近秦王。

荆轲:“秦王以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悬赏樊将军的脑袋。如果能得到樊将军的首级,与燕国督亢的地图一并献给秦王,秦王肯定很高兴地接见臣,这样臣才可以有机会报效您。”

燕太子丹思考了下:“樊将军穷途末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以自己的私利、伤害长者的心。”

燕太子丹:“愿您再想想办法吧!!”

当燕太子丹再一次见到樊於期,樊於期已经是一具尸体了,他的首级已落。

原来,是荆轲自己去见了樊於期。

荆轲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来勾起樊於期的悲痛。

又向樊於期提出报仇的方法。

荆轲:“愿得将军之首级,献给秦王。秦王必定喜而见臣!到时候,臣左手把其衣袖,右手则用匕首击刺他的胸膛。如此一来,将军之仇得报,燕国被欺凌之辱也消除了。将军有这意思吗?”

樊於期:“!!!!!”

樊於期袒露出一侧的肩膀,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啊!”

这是他日夜咬牙切齿、痛心疾首的事情。

樊於期于是自刭而死。

当燕太子丹赶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具尸首,无可奈何、而毫无挽回的余地了。

燕太子丹伏尸而哭,极哀。

后来,也只好将樊於期的首级,装进匣子里密封起来,令荆轲送往秦国。

回首这一切,燕太子丹心情十分复杂。

他握着以毒水淬炼过的、天下间至为锋利的匕首,注视良久后终于交给了荆轲。

这柄匕首,已经以人为试验——

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燕太子丹准备行装,要派荆轲前往秦国。

除了荆轲以外,他还派遣秦武阳作为副手。

这位副手是燕国的勇士,十三岁就杀过人。

常人都不敢忤视秦武阳。

过了些时候——

燕太子丹看见荆轲还没有出发,怀疑荆轲是不是反悔了,在拖延时间。

燕太子丹:“时间不多了,荆卿难道真的有意前往秦国吗?请让我先派遣秦武阳过去吧。”

荆轲:“……”我在等人!

荆轲正在等一个人,想要一起去。此人住得远还没有过来,但他已经替那人准备好了行装。

荆轲:“太子这样派遣是何意思?”

“只顾着去执行,而不顾完成使命回来,那是竖子!更何况,是提着一匕首去秦国那样强大莫测的地方!仆之所以暂留,是因为等我的另一位朋友一起去。如今太子觉得我在拖延时间——”

“请辞决矣!!!”

荆轲遂辞别燕太子丹,出发向秦国。

燕太子丹及宾客知其事者,都穿着百姓的衣服来送荆轲,在易水岸边替他饯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又发出慷慨激昂的声调,士皆嗔目,发尽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高渐离在后面,看着荆轲远去。

荆轲是卫国人,喜爱读书、击剑,曾经凭借其术游说卫元君,但没有受到任用。

他曾经游历路过榆次,与盖聂论剑。又曾游历于邯郸,与鲁勾践博戏争道。

等到荆轲来到燕国,便与高渐离交好。

除了荆轲与高渐离二人以外,还有一个以屠狗为业的人。他们三人每日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互相作乐。

旋即又相互哭泣,旁若无人。

荆轲虽然混迹于酒徒之中,然而他的为人却深沉喜欢读书。他游历过诸侯国,尽皆与其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长者这类人相结交。

直到燕国的时候,燕国的隐士田光先生也是善待荆轲,知道荆轲并非平庸之人。

高渐离的眼中,荆轲渐行渐远。

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见到荆轲了。以后高渐离击筑,无人相和而歌。

荆轲持千金之资币物,来到了秦国,厚赠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这一年是秦王政二十年。

公元前227年。在这之前的几年里,魏国向秦国献纳土地,韩国的全部领土被秦国兼并,赵国的邯郸也被秦军攻下。

嬴政的面前摆着许多竹简,他正在比对天幕异象所言与实际发生的情况。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那么下一个便是“公元前225年灭魏”,其后是“公元前223年灭楚”。

还有“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随后便是天下一统。

嬴政听说燕国派人送来了樊於期的首级,还献上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

他放好竹简,站起来。

对面的中庶子蒙嘉收了荆轲的好处,正在嬴政面前替燕国说:“燕王确实是恐惧大王您的威严,不敢举兵违逆大王的军吏,他们希望举国为秦国之内臣,位于诸侯国之列,如同郡县那样纳税、尽到郡县那样的职分。以此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庙。”

“燕王恐惧,不敢亲自前来述说,谨斩樊於期之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之地图。燕王还在朝廷上拜送,派遣使者将这种状况禀明大王。”

“——唯大王命之!”

嬴政:献上燕国督亢之地图?

好,不错!

嬴政安排了九宾仪式,很快便在咸阳宫召见了来自燕国的使者。

荆轲:好,他信了!!

凭借着樊於期的首级与燕国督亢之地图,荆轲与秦武阳终于得以入咸阳宫,得见秦王政。

在咸阳宫里,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之首级的匣子,而秦武阳则捧着地图之柙。

他们按照正使与副使的次序前进。

嬴政高坐于上,此时还并未发觉什么。只是觉得,燕国的那位副使有些奇怪。

副使秦武阳走到殿前的台阶下,忽然脸色变得惶恐不安,害怕得发抖——

秦国的大臣们,也都觉得很奇怪。

这时候,那位名为荆轲的燕国正使,走在前面回头看秦武阳,笑了笑。

荆轲立即上前,向嬴政谢罪:

“他是北方藩属蛮夷之地的粗鄙之人,未尝见过天子,所以才会这样心惊胆战。愿大王能稍稍宽容于他,使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嬴政不疑有他,对荆轲说:

“取武阳所持地图。”

他现在就想看看这燕国督亢之地图。

虽然天幕所展示出来的地图,他也已经命人记录了不少,有用是有用,但也只是大略地将边界线等概况画出来,对军事来说实则并不足够详细。

荆轲当即从命,自秦武阳处取过地图献上。

在这燕国督亢之地图中,便藏着那一柄闪着精光的、天下至为锋利的淬毒匕首。

来自赵国人徐夫人,燕太子丹以百金购之。

嬴政看见燕国督亢之地图以后,缓缓开始展开地图。图卷颇长,看起来是真的。

荆轲站在嬴政的一旁。

时刻准备着等到图穷匕见,趁机左手抓住嬴政的衣袖,右手持匕首来直刺他。

这一柄淬了毒的匕首——

即使不能一击刺死秦王,只要能够划破他的皮肤,也能以其毒要了他的性命!

荆轲盯着地图,蓄势待发。

这一瞬间在他的眼里变得极为漫长,而在这之后他将会杀死秦王政,自己也会立刻被秦国的守卫擒下,命丧于秦国的咸阳宫。

嬴政还没有察觉到危机。

与此同时,苍穹之上忽然响起了熟悉的音乐,夹杂在这渺渺天音里,一道雌雄莫辨的人声在天地之间骤然响起,传播向春秋战国的各个时期。

【本期还是讲春秋战国系列,主题是——】

【荆、轲、刺、秦、王。】

嬴政听完之后瞪大了眼睛,当即往后回退了数步,保持在安全距离,瞪着荆轲。

荆轲:??????

何至于此啊!

为什么会有这一出?!!!

这合理吗?合理吗?我荆轲就问你这合理吗?天幕你是偏心秦王政怎么的?!!

饶是以荆轲的心理素质,在现在这种状况下也完全不能够淡定了。他站在燕国所赠的督亢之地图旁边,而嬴政显然在他的攻击距离之外。

荆轲:那我现在是掏匕首呢?

还是不掏匕首呢??

图未穷、匕未见,现在嬴政与荆轲正在大眼瞪小眼,两人僵持在大殿之上。

天幕的下一句话,还没说出来。

嬴政看见荆轲这副表现,合理地推测出必定确有其事,就算没有,他也要——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嬴政不清楚荆轲的凶器藏在哪里,也不清楚他是否这一次便要行动。

但他立刻退出危险距离之外,随后拔出身边佩戴的一米六那么长的剑。

荆轲在这一时候,经过短暂的思考,电光石火之间决定要去取地图之中的匕首。

——反正秦王现在都已经知道了!

就算自己再怎么辩解,以秦王的个性,也决计不会再放过自己,他没可能活着回去!

也没可能有下一次机会了!

荆轲的心理素质可比秦武阳强上许多,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他当机立断:

快速展开燕国献上的督亢之地图,从地图的尽头处取出一柄冒着寒光的匕首!

然而在这个时候,嬴政手中的那一柄长剑已经架在他的脖颈之上,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间。

荆轲:吾命休矣!

燕太子丹交托的任务,也更是无法完成了!

饶是荆轲这般心理素质极佳的勇士,在嬴政的剑面前也是难免有些惊惶起来。

其实令他感到惶惑的,是苍天之语突然降临。

这完全在荆轲的意料之外,任谁也不会想到事情居然会败露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形之下。

荆轲:天要亡燕!!

荆轲:天要助秦!!

荆轲:好吧,反正我也不是燕国人。

我是卫国人。

秦国灭燕,跟我一个卫国人有什么关系?

荆轲:窒息jpg

他不知道的是,秦始皇在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惟余一个卫国没有下手。

他们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

传四十一君。

卫国是生存最久的周朝诸侯国,亦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之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或云始皇帝是因商鞅之故,在秦军一扫的情况下,却仍然保住了卫国的宗祀。

此时此刻,荆轲只是感觉到长剑的冰冷。

他闭上眼睛不再多言,深知大计已无望得之,嬴政也不可能放任他活下去。

解释,也是解释不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