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游街前奏(1 / 2)

当左玟的名字被唱出,便有专门负责引导的官员过来,将左玟引领到了御道之上。

所谓御道,就是专供皇帝走的路。除了皇帝,也就只有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能在传胪之时走上那么一次。

站在御道中央,感受到四周投来的或为震惊不敢置信、或为艳羡嫉妒的眼光,可谓人生的高光时刻。

叩拜谢恩,再起身,便是天子门生。饶是以左玟的心态之沉稳,此时也难免有些兴奋和志得意满的情绪。

忽听得耳畔细微的一声“恭喜”,似轻风挠了挠耳廓。

左玟忍着耳部微微的痒,心里吐槽某位道长出现从不分场合,来去不定。也不知道往后还能不能继续跟他修行呢?

这心思一转,之前升起的一点子志得意满就烟消云散了。面上恢复了平静淡然,只略带一点恰到好处的喜色。恭谨站立于御道中央。

这一副沉稳庄重的模样落在前排一些大臣眼底,却是得到不少赞许的目光。

暗道,“状元郎年纪虽轻,倒是少年沉稳,又得圣上青眼,往后前程不可限量啊。”

三两个家里有适龄未嫁女的大臣视线交错,各自能看出对方眼里敌意。

暗啐对方:呸!老东西,又想跟老夫抢!

这俊秀貌美的状元郎只有一个,僧多肉少,抢手的很。

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谁能收为女婿,就得看哪个更神通广大了。

状元的名字唱了三遍,那传胪的官员又开始念榜眼探花之名。

“一甲第二名,陆长庚——”

“一甲第三名,贾嵋——”

听到第二名的时候左玟还惊喜于陆斋长成了榜眼,位列一甲。

待听到探花的名字时就嫌弃地撇了撇嘴角。

自来都是新进士中选最年轻英俊的点为探花。也不知景康帝是什么审美,竟然选了这么个涂脂抹粉的“假美人”。

要在左玟看来,不说她自己,陆兄的英气俊逸也能甩贾嵋十条街都不止好吗!

左玟是见多了绝色佳人,要求太高。却不知男子涂脂抹粉于当下还算是一种风尚。在左状元进京前,家世不赖的贾嵋在京里也是名声远播的俊小生。

殿试当日,景康帝早先的注意力都在左玟和自家公主身上,后面则被她策论提出的可行之法夺了心神。离开得也早,对其他人都没怎么看清晰。

故而在点探花之时,自然就按自己过往听过的京中的风闻,点了贾嵋为探花。

不管左玟心里怎么吐槽,事实既定,也无法转变。

待所有新进士的名字都被唱完,金殿传胪结束。下一步流程就是仅次于传胪唱名、让进士们精神振奋不已的——御街夸官。

所谓御街夸官,也叫游街夸官。就是在殿试后(新科状元穿着红袍、帽插宫花,骑着高头大马,走在皇城御街上,由吏部、礼部官员鸣锣开道,接受万民朝贺。)

尽管只有前三名能骑马游街,后面的进士都得步行,但也不影响他们享受夸官的高光时刻。

而在此之前,景康帝却是传了新晋进士们入太和殿内觐见。

以左玟为首,陆长庚贾嵋后她半步,一左一右将状元衬托在中央。而百多名进士则排成两列跟在榜眼探花后面,一起进入了太和殿。

行过了叩拜之礼,众进士起身,激动地站在大殿之上。

景康帝第一眼就看见了自己亲自选出来的状元郎,当真是面若桃花,明艳端庄,气度不凡。再想想她的策论,真是越看越喜欢。

他含笑夸赞了几句状元颜色跟才华一样优秀的话,比往年按惯例夸奖的话说的都要长一些,也真挚得多。

殿内的大臣听了,对左状元的简在帝心程度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左玟谢过了景康帝的赏识,礼尚往来地回了一通赞扬皇帝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愿意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话。君臣对对方都表示很满意。

夸完了状元,景康帝的目光又转到了榜眼探花身上。

这一看,就有种想要揉眼睛的冲动。

之前人都在外头还不觉得,这会儿列在了一块儿,殿内的帝王就发现了不对——

本该是进士里最俊俏的探花郎怎么还比不过状元榜眼好看?是哪个唬弄朕说贾嵋的容色在京里备受追捧的?京里的人眼睛都瞎了吗!

三连问,问在自己心里,自然没人回答他。

想想他选错了探花,不知待会儿游街的时候百姓会不会质疑圣上的审美。这一发现让景康帝的好心情大打折扣。

连带后面的话都没什么心情讲了。比较形式化草草勉励了几句,完事就让进士们退下散朝。

景康帝回去后是怎么痛骂误导自己的人不提,却说这殿内站的重臣们也不是没长眼的。

工部尚书吴大人年逾六十,老眼昏花。

待景康帝走后,一边朝殿外走去,一边捅了一下旁边的兵部尚书,狐疑地问他,

“老夫眼神不好,你说之前那状元郎跟探花郎,是不是站错了位置?”

兵部尚书王大人嘴角一抽,硬邦邦回了句,“没有。”

“那就是榜眼和探花站错了位置?”

“……也没有。”

吴老大人揉了揉眼睛,叹息道,“这……看来老夫的眼神是真的不太行了。”

王尚书静默了一瞬,真心实意地对同僚前辈道了一句,“您老这回的眼神倒是真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一甲三个进士,尤其是探花郎!

旁边的吏部尚书插嘴表示,“待会儿游街夸官想来有得热闹瞧。”

站在殿前没走的大皇子楚晏平,听着这话语,面上微微勾起个浅笑。

自他生魂离体后在朝堂显露头角的二皇子楚晏时见此,目光微闪。走过来问道,“大哥这是何故发笑?难道也是因为那状元郎?”

晏平扫他一眼,并不回答,淡淡道,“二弟有心思盯着为兄的表情,

不如回去叮嘱一下你的门客,莫要把手伸得太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