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8章(1 / 1)

此话一出,群臣立刻禁了声。陛下如此说,已然表明了他对周锦鱼的态度。若是他们想趁机把这个昨日扭转了天下局势,拥立新君登位的功臣给参了,那岂不是就是在打天元帝的脸?众人心中有了计较,下回见到那位驸马爷,可定要谨慎着些。早朝完毕,天元帝挥了挥手,让众臣都退下了。等众臣都散去,天元帝这才吩咐道:“把周卿告假的折子拿上来。”蒋友德立刻躬身呈上。天元帝打开来一看,只见上面竟然写了些密密麻麻的小字,上面絮絮叨叨的写着周锦鱼从昨夜开始,便上吐下泻,夜不能寐,一直到了今日晌午这才好了些,其中着重用了“啊!”“唉!”“痛苦!”“生不如死!”之类的词汇。天元帝看的捂着嘴直笑,但见蒋友德在一旁看他,他又恢复了那副帝王的威严,说道:“蒋友德,你去宣旨,就跟周卿说,朕在御书房等他。”蒋友德立刻应了声,转身去了。天元帝坐在龙椅上,谨慎的翻看着朝臣们递上来的折子,内容大多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话,他翻看了几本,把手头上的一本折子扣到龙案上,叹了口气。他初登帝位,知道群臣一定会趁他年少,会各种欺瞒他。于是他站起身来,起身前往御书房。身后的小太监忙问道:“陛下,这些折子要不要一并给带过去?”天元帝挥了挥手:“罢了。”他说完,背着手走出了大殿。一个半时辰过后,周锦鱼到了。周锦鱼原本在府上打算同魏华年再腻歪一会儿,可没过多久,圣旨便到了,她无奈,只能换上朝服进宫来。周锦鱼进了御书房,对天元帝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元帝道:“平身吧。”周锦鱼站起了身来,天元帝挥了挥手,吩咐宫人们全都退下去。等人都走了,天元帝才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走到周锦鱼跟前,闷声喊了声:“姐夫。”周锦鱼一怔,连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天元帝懒洋洋的道:“有什么不敢的,朕是最知道你的。”周锦鱼抬起脸来一笑:“君臣之礼不可废,臣是真心尊敬陛下的。”天元帝细细的看了她一眼,随即叹气道:“朕改主意了。”周锦鱼反应了会儿,忽然抬起头来,君臣之礼全然抛到了脑后,仿佛是一点就着的炮仗:“什么?陛下您怎么能这样?您昨日答应了我让我辞官,为何就要反悔?”天元帝硬着头皮道:“朕是天子,天子说话,你听是不听?”周锦鱼无奈的皱眉头:“陛下,您这是耍赖啊。”天元帝笑了笑,坦言道:“如今朕刚登帝位,早先做皇子的时候,父皇只让我念书习武,朝政之事一概不问,现如今这个担子压在朕的身上,仿若是一座大山一般。朕……需要你帮我。”周锦鱼低下了头,把心中的不情愿勉强的压在了心里,道:“陛下,臣才疏学浅,治国之事实在无能,况且,您还有孟相等一干旧臣,他们都是拥立陛下的。”天元帝道:“那不一样。”天元帝执拗的道:“朕如今身边能信之人寥寥无几,你若是要辞官,朕便孤身一人,实在难以应付朝政,寸步难行。”周锦鱼无奈的笑道:“陛下严重了哈。”周锦鱼笑了会儿,见天元帝一脸严肃,她便笑不下去了,只能问道:“那,陛下能跟臣说说,您为何事忧心么?”天元帝道:“朕为了天下而忧心。”周锦鱼:“……”这话说的就太大了吧,但看天元帝那张年少的脸上满是坚毅之色,周锦鱼便问道:“陛下能具体说说么?”天元帝顿了顿,说道:“朕虽当时年少,但也能看得出来,父皇治国,治臣,实在太过激进,重压之下,百姓虽安居乐业,但律法严苛,时有暴民作乱,而百官党派林立,彼此权衡虽有利皇权,但彼次争权夺势,实在对百姓不利。”周锦鱼点了头:“嗯,陛下您这不是都知道么。”天元帝道:“可朕虽然知道,但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这一切,朕若是同父皇一样治国,虽不至于丢了江山社稷,但终究也只是追随父皇的脚步,循规蹈矩罢了。”周锦鱼彻底明白了,如今天元帝刚做了皇帝,想要大有一番作为,但又不想着跟着天顺帝那样照着学,所以眼前这个空有雄心壮志的小孩儿,忽然没了办法。周锦鱼想了想,说道:“臣听闻,当年天顺爷初得天下之时,快刀斩乱麻,把当日一起打天下的老将以及家臣处死大半,登基之后朝堂直接换了一批人,这样一来,新提拔上来的人争权夺势,最后形成党派,彼此对立,最终这才造成了党派相争的局势。”天元帝听了周锦鱼的话,点了下头,问道:“那朕便继续启用旧臣,让他们官居原位,如何?”周锦鱼道:“这自然是好,不过,为君者宜,耳清目明,凡事做到心中有数。至于朝中的那些官员么,宜徐徐图之,不宜操之过急。肯为朝廷做事的,便留下来,至于那些空领俸禄的混子,便早早的让他们辞官回家种地最好。”天元帝笑着点头:“好。”周锦鱼趁机说道:“陛下,臣就是那种,空领俸禄的混子,您让臣辞官吧。”天元帝脸上的笑意忽然没了,拒绝道:“不行!”周锦鱼:“……”周锦鱼道:“陛下,不如您再考虑一下?”天元帝摇头道:“朕不考虑了,若是放走了你,朕便失了一位肱骨良臣,朕决不能让你辞官。”周锦鱼道:“陛下,那是您给臣加了光环。”天元帝一怔,问道:“何为加光环?”周锦鱼道:“就是您看臣哪儿都好,就像是有些舔狗……舔狗您知道么?就是他们家女神就连随便往地上扔垃圾,在公车上跟老奶奶抢座位……他们都觉得女神美爆了……就是……”周锦鱼一抬眼,见天元帝一脸懵,简直鸡同鸭讲,周锦鱼无奈,只能道:“呃,行吧,当臣没说。”天元帝却执着的道:“姐夫,你说的,朕大体都听明白了,可朕就是觉得你哪儿都好。”周锦鱼:“……行吧。”辞官之事是彻底的凉了,周锦鱼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倒霉,当时天顺帝答应她让她辞官的,天顺帝死了。如今新君继位,好不容易同新君说好的,只要新君登上帝位,就让她走。没成想新君是个说话不算数的。这给谁说理去?天元帝笑看着周锦鱼道:“今日早朝,孟相对朕说,如今户部尚书之位空缺,周卿,你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周锦鱼直觉告诉她,天元帝在给她挖坑。周锦鱼斟酌道:“臣……”她还未说完,天元帝忽然一拍巴掌:“是了是了!周卿,你同朕想到一块去了,就是你了。”周锦鱼:“……”周锦鱼:“???”天元帝即刻对着外面喊了一声:“蒋友德,进来。”太监总管蒋友德随即入内:“陛下,您吩咐。”天元帝道:“去中书省传朕口谕,周锦鱼升任户部尚书。”蒋友德立刻躬身应道:“是,老奴这便去中书省宣陛下口谕。”周锦鱼:“……”唉。她想偷懒去和魏华年还有小包子去过自由的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那户部尚书是多重的担子,她也是知道的。方才她在安慰天元帝的时候,那是一派的置身事外,侃侃而谈。甚至心中还有些小窃喜,这孩子这么小,便要承担起天下的责任。谁成想,报应来的如此之快哦。庆鱼年:[二更]周锦鱼同天元帝又说了会儿关于朝政上的话,其中多半是由户部展开,随即扩展到其他,周锦鱼即使万般不愿意,却依旧接受了户部尚书这个全新的身份。等她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头顶上的大太阳早已经日落西山,威风拂面,周锦鱼不觉得丝毫的凉爽,只觉得心中愈发的燥乱。正巧看到老丞相孟昌儒,正往这边走。周锦鱼打了个招呼,行了礼道:“孟相爷好。”孟昌儒眯着眼笑看着她,眼中满是欣赏:“恭喜驸马爷,荣升户部尚书。”周锦鱼挥了挥手:“老相爷您就别取笑我了。”孟昌儒一怔:“怎么?你不乐意?”周锦鱼摇了摇头:“原本我想着辞官的,谁知道陛下天威难测,这不又不让走了。”孟昌儒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便用心为陛下,为朝廷做事,老夫看的出来,陛下十分看重你。”周锦鱼又同孟昌儒说了会儿话,便要回府去了。方才在孟昌儒的口中得知,天元帝登基之后,天顺帝安葬皇陵,长孙皇后为太后,而和裕太后为太皇太后。不过因其年迈,且身体抱恙,因此,天元帝下诏,让和裕太后出宫颐养天年。周锦鱼并不相信皇家的人真的能做到心慈手软,这位“身体抱恙”的太皇太后能否继续在宫外活过十天半月,方是未知。如今天元帝也已然知道,和裕太后是杀死他父皇的真凶,显然不会放过她。不过这些都不是周锦鱼该考虑的了,皇家的事,她一向没有多少兴趣。出了宫去,上了马车,一路回了府里。在得知魏华年正在带着小包子在花园纳凉之后,她立刻追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小包子依偎在魏华年怀中的情景。此时夕阳西下,西边的天上被染了一层红云,花园中的花草茂盛,魏华年便坐在石凳上,小包子乖巧的不像话,乖乖的坐在魏华年的腿上。周锦鱼走了过去,魏华年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到周锦鱼回来了,想起昨夜那人压在她的身上,各种亲密的举动,让她有些脸红。魏华年脸色极不自然,问周锦鱼:“辞官了么?”周锦鱼并不想跟魏华年说这个,毕竟她今儿晌午出府将要进宫的时候,她同魏华年明确的说过,要辞官的事情。魏华年听了她说的,原本还挺开心的,周锦鱼还放言说,一旦她辞官成功,她就带着她和小包子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过日子。周锦鱼见魏华年问了,支支吾吾的回不上来话。魏华年眉头微微皱着:“没辞成么?”周锦鱼道:“嗯,不仅没辞成,还升了官了。”魏华年道:“嗯。”她说嗯的时候,声音微微下压,面上的表情也变得淡淡的。周锦鱼觉得魏华年应该是生气了,但她又不太确定,只能坐在魏华年身侧,问她:“公主,你生气了么?”魏华年说:“没有。”周锦鱼:“哦。”还好,公主没生气,周锦鱼放下心来。魏华年:“……”周锦鱼低着头去看小包子,问他:“小包子,好好吃晌午饭了没?”小包子不搭理她。周锦鱼无奈的收回了要去摸小包子脑瓜的手,坐在石凳上,见魏华年身前的茶盏空了,又给她续水。周锦鱼的动作多了丝小心翼翼,等她倒完了茶水,这才带了丝讨好的说道:“公主,您喝茶。”魏华年应了声,拿起了茶盏,轻抿了一小口,又放下了。魏华年不肯说话,周锦鱼也便不敢出声。过了好一会儿,魏华年才让晚秋把小包子带下去。等小包子被晚秋牵着手走远了,魏华年这才看着周锦鱼说道:“阿璟的事,你打算如何?”周锦鱼想了想,说道:“公主是在担心,老孙头?”魏华年挑眉看她,一副“你说呢”的表情。周锦鱼轻咳了一声,说道:“小包子是老孙头的儿子,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她第一次向魏华年点破这件事,关于小包子的身份。早在周锦鱼记忆恢复的时候,她便已然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她什么都没想起来的时候,老孙头便已然出现在她的身边,并且开始毫无保留的教她权谋之术,她当时便觉得,这样一个开馄饨铺的老头,如何会知道那么多事?甚至对大晋的朝堂局势也能分析的一清二楚。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原来,老孙头口中所说的,那个,他要寻找的妻儿,便是她的娘亲柳氏柳忘尘,还有小包子魏璟睿。柳氏在没有改名之前,还不叫柳忘尘,柳忘尘是她进到归宁王府之后,老王妃给她改的名字,意思是让她忘却前尘。她之前的名字,叫柳如梅。当年牛家村的一场大火之后,柳氏带着周锦鱼出逃,当时的冯伯杨已然身居高位,柳氏为了活命,便带着年幼的周锦鱼一路向北逃到了突厥。当时的突厥同周边部族交战频繁,那时还是突厥王子的老孙头带兵作战,他虽然英勇杀敌,军功无数,却最终被手下人出卖,中了敌军埋伏,后来,被路过的柳氏所救。再后来,便是一个浪漫到极致,却被悲伤到极致的故事了。当时还是突厥王子的老孙头冲冠一怒为红颜,不顾及突厥王的反对,愣是把柳氏带到了突厥王宫,原本突厥王已然为老孙头指了一位王妃,只是还没过门。王室子弟的联姻,往往都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不仅仅是为了娶一房妻室,而且还关乎到部族之间的交好。当时年轻气盛的王子丝毫不管不顾,他不在乎当时的柳氏已经有了儿子,也不在乎柳氏脸上被火烧过的骇人的伤疤,他当时放言说,若是他不能娶柳氏为妻,便终生不娶。最后,突厥王只能暂时让步,让柳氏为侧妃,而原本为他指定的那名女子为正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