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117(2 / 2)

“怎么,不喜欢?”男人温声问他。

“不是,很喜欢。所以,想谢谢你。”

白越摇了摇头,蹬了蹬腿向季时辰“游”近,接着往上窜了窜,让身高矮一点的自己头部和季时辰等高,调整到满意的位置,忽然一笑。

接着,青年将圆乎乎的头罩凑向了男人同样圆乎乎的头罩,两个人面罩后面的脸对准,嘴唇对齐成一线。

“啾。”

青年撅起嘴,努力做了个“亲亲”的动作。

然后退开一点,戴着厚厚的手套的手努力地抬起来,在季时辰的面罩上,双手比了个“心”。

季时辰看着他动作有些笨拙的小恋人——那只抓在手心的水母因为这个举动直接飞速游跑了,只觉得自己心都要化了。

两个人浓情蜜意,在鹿野星上玩得乐不思蜀,而在中央星,这一期季家研究院发布的期刊,则引起了轩然大波。

《智慧生命》,这本生物科学领域总是能排进前一百位的顶级期刊,最重要的栏目里这一期放了一篇文章,极为大胆地打破了智力开发领域传统的观念,提出“精神力”概念并构造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其理论初看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看能自圆其说,而且找不到可以批判的硬伤!

科学研究,越到后来越不容易做出一个巨大的突破,都是一点一点在实验里努力磨出来些许成就。一个大台阶,可能是多少年、几百位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慢慢帮着跨过去的。

多久,人脑开发这个课题,没有出过大的创新了?

而且原先两三个主流研究方向,学者们也许久没拿出值得说道说道的成果了。这两三年,开会都是尴尬的,大家说着一些新瓶装老酒的研究内容,心里也不是不急的。做科研的,尤其是顶级科学家,谁没有点自傲和自我追求?都觉得自己手底下的工作是指引人类进步方向的,可偏偏,出不来成果。

这回呢?

许久没有新闻,一来就来个大的?

这篇文章,如果真的成立,那可以说人类脑力发展的研究可能整个格局都要改写!而人类的进化,也可能远远未到上限,根本不用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受限于大脑的功能与承载力,科技的发展将步入黄昏”!

这么石破天惊的一篇文章、一个概念,是谁弄出来的?

快快快,找他聊聊!座谈会开起来!有些论文说不了那么详细的东西,大家见面谈一谈,真理越辩越明嘛。

业界人士急忙去看作者,第一作者是个名字老长的老头,不认识;第二作者白越。白越?是他们想的那个吗?不不不,自己一个科研人员看什么商圈八卦啊,应该是重名的。也不认识。下面三作四作,倒是出现季家的研究院人们比较熟悉的两个名字了,但官网上一查就知道是助理研究员,这不像是能挑大梁的啊?放在这个位置也更像是帮着记录了数据之类的。

文章主要的贡献,肯定是前边一作,或者一作和二作的。

这两个陌生的名字是谁呢?

一问。没人认识。

这简直是比学界突然爆出一个大的进展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现在这年头不是各行各业刚诞生、可以自己在家摸索的时候了。专业的教育对研究必不可少。做科研的要同行评议的,越往深了研究、专业划分越细,那就越是金字塔尖上,大家谁不认识谁啊?一个研究人员从打下手到自己能提出经得起检验的新东西,需要时间。所以,从来都是在业界诸位人士眼皮子底下,从小新人成长成大牛的。

现在,怎么冒出来两个不认识的一作二作了?

一作的名字还加着代表去世的黑框框。这是怎样一个人,大家还没见识一番他的风采就离世了?

有研究人员去问季家研究院熟络的研究员,那边也没瞒着:“这个啊,我们这个研究主要都是在第二作者白越的带领下做的。什么?哪个白越?就是以前金融杂志上经常出现、现在不在白家了的那个白越……谁骗你了!爱信不信!……一作?一作据说是白越的老师,白越说他的想法都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不过老师已经去世了……对,所以说我们这个研究,其实完全是在白越的指导和带领下展开的。”

断掉通讯、放下光脑,和季家研究员交流一番的科研人员表示,要不是自己疯了,就是季家研究院的这群人疯了,再要么,就是整个世界疯了!

你告诉我一个学金融、没有任何相关背景的人几乎眼见着就要改变整个行业的研究格局?

这是做梦都想不出来的好吗?!

消息传出去,谁也不信。

不过,一般来说科研其实是个小众的圈子,哪里有了新发现,哪里要开研讨会,就这么些人知道。对白越的怀疑、猜测、或惊叹或不满,都也只在小范围里流传。等到研讨会你一个在这个学术圈混的,总要出来见人吧?当面问问就知道是骡子是马了。事情不大。

但是总有一些时候,消息是会“出圈”的。比如有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的发现,那毫无疑问,肯定值得全人类关注一下。像是发明了电,研制出可以预防癌症的药物,第一次登上火星什么的。

而这次,偏偏就称得上重大突破。

——这么说可能不大合适,到底是不是真的突破不知道,还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但是就目前为止,这篇论文里的信息足够惊人,可以说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框架、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而论文本身的质量是杠杠的,没有能让人挑出来的硬伤。

这,就足够让这篇论文里描述的主要前景,突破科学界的“次元壁”,向着大众传媒的传播途径发展开来。

“《人类或有望打破‘大脑容量壁垒’,进入智力的全新发展阶段?》”

《星耀日报》科学技术版的编辑,将白越那篇论文概括了一下,登上了电子报纸。篇幅不大,但标题却足够抢眼,很快就被一干杂志公众号你转我我转你的给转走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星博实时热搜榜上人类打破大脑壁垒,赫然在列。

这一下,白越的论文,随着作者的身份和背后的蹊跷这些小道消息,全都一块流传到了各个星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