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大晋> 第2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1 / 1)

几位丞相和辅政是司马煜亲自分的瓜,比较大块。其他人分到的就比较小了。往嘴巴里面一放,整个眼睛都甜得眯起来了。好甜。他们大晋也有水果,但这么水分充足甘甜的还是首次见到。大夏天,没有什么水果能比一颗大西瓜更好了,特别是没有空调的古代,这一口西瓜下去,能舒服到灵魂。早听说现在皇宫都变成菜地了,还以为只是种的一些寻常蔬菜议论纷纷。这时司马煜开始了,诸位,西瓜好吃吧?这样一颗西瓜就有上百颗籽,明年就能种出更多的西瓜,要不了多久,我大晋上下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瓜。的确是好东西,要是推广的话,倒是能造福大晋百姓。果实巨大,光是一颗都够一家人食用。如果能让百姓也吃上,倒是有利民生的好事。王雍说了一句,贺喜陛下。百官一愣,也跟着贺了一声。就是西瓜太少,完全没吃够。司马煜都楞住了,还是第一次,在这金殿上,百官对他说了一声贺喜。尾巴都能摇起来,不由得看了周复礼一眼,结果周复礼站得笔直,波澜不惊,雷打不动。现在司马煜还得介绍其他瓜果,也没空招呼没心肝的周复礼。大手一挥,来看看朕种的第二种和第三种瓜果。众人都愣住了,还有?而且还两种一起来?周复礼心中一笑,呵,司马煜最近被压抑了这么久,不让他倒腾一下怎么可能。这次拿出来的是黄瓜和丝瓜,同样用布遮着,神秘兮兮。不同的是,除了一根根清脆欲滴的黄瓜,一根根手臂长的丝瓜外,还端了不少盘子出来,里面是切好的拍黄瓜和水煮的丝瓜。周复礼那些葱姜蒜都种在皇宫里面,材料齐全,这拍黄瓜做得是地地道道,丝瓜沾着调料吃也特别的丝滑。这是黄瓜和丝瓜,诸位尝尝味道如何。准备好的小公公已经将盘子向百官端去,上面提供了竹签,能插着吃一两块,一人一盘是不可能的。拍黄瓜的味道哪怕是周复礼也特别喜欢。丝瓜如果能炒来吃就更好了,不过大晋食物以蒸煮为主,只能折中。司马煜正开心着嘞,但吹毛求疵的人来了。的确都是好东西,但我大晋历来耕地稀缺,种粮食都不够,又哪来土地种这些。如一语惊醒梦中人,倒是让不少官员醒悟过来。他们大晋的耕地种的庄稼也就勉强够吃,要是用来种这些,怕是粮食不够。周复礼都抬头看了一眼,其实这些东西根本占不了多少地,像丝瓜完全可以种房子附近,完全不消耗耕地,黄瓜可以种田埂上,用地也很少,西瓜倒是得专门的用地,但西瓜最喜欢沙石地,以前不适合当耕地的地方可以开垦出来,反正都是有办法解决的。不过他也不担心司马煜无法应对,因为司马煜还留着王炸。他可以肯定,王炸一出,谁都得闭嘴。果然,司马煜嘴角都是向上扬起的,今天谁也不能阻止他得到像司马鹿鸣一样的夸赞。朝上百官,哪怕以前再看不上他的,今天也得赞赞他。司马煜说道,将剩下的拿出来。我大晋耕地缺乏,作为主要粮食的麦子产量也远远低于其他临国,加上蝗灾,才使我大晋一直以来弱于他国大齐曾经多次入侵我大晋,大魏虎视眈眈,大辽更是年年逼迫我们上贡粮食,我们大晋弱小,甚至屈辱到无法拒绝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因为我大晋穷,连生活都十分艰难,又怎么有能力抵抗外敌自开国以来,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任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看着侃侃而谈的司马煜,几位丞相和辅政都有些出神。在他们心中那个儿皇帝,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其实有一部分大臣对司马煜真的就有那么大的偏见吗?他们忠于的是太上皇,不是太后。他们之所以和其他大臣一样,不看好司马煜,更多的理由是,将大晋交给这样的一个皇帝,他们大晋怕是要亡。周复礼也惊讶的看了一眼司马煜,难怪这几天黏着自己给他分析各国的情况。只是不知道能坚持得了几分钟。但至少现在,整个金殿就只剩下司马煜的声音。司马鹿鸣若有所思地看向司马煜,然后又看了看周复礼,皱了皱眉,这说话的方式好熟悉司马煜的确在学着周复礼给他分析各国情况时的语气。司马煜继续道,我大晋难道就这样一直弱小下去?我大晋难道就没有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百官不由得一愣,陛下现在说这个什么意思?司马煜声音一沉,不,朕要说的是,从今天起,我大晋将拥有比大魏大齐更高产的粮食,我大晋麦子的产量也将高于临国。抛地有声。现场安静得估计飞进一只蚊子都能听到翅膀扇动的声音。比大魏大齐更高产的粮食?麦子产量高于临国?他们耳朵该不会是听错了吧?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事情,哪怕听一听都觉得不可思议。几位丞相和辅政都给司马煜说得有点懵了。都没有反应过来,刷的一下,司马煜拉开了最后两个盖着布的筐子。大晋的诸卿们,看向这个篓子,里面的东西名叫土豆,它是一种新的粮食,必要的时候可以当成主食,它的产量高达亩产千斤其实在现代土豆的亩产能达到三千到四千,现在毕竟只是使用的草木灰,产量下降了不少。土豆对耕地的要求也很低,哪怕贫瘠的沙土地也能耕种。这些都是他上课时做过笔记的,周复礼讲得特别清楚。整个金殿,都听不进去司马煜在说什么了。脑子里面全是,能当主食,亩产千斤如同惊雷在脑子中直接轰下,轰得他们完全听不进去其他。你你说什么!哪怕王雍都有些失态了。然后是其他人巨大的生意,这不可能!似乎只有这么大的声音才能将他们从现在的恍惚中惊醒。现在已经没有人管是否失仪了。周复礼也是一叹,他完全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失态。亩产千斤啊,在周复礼看来甚至都算不得合格的产量,但对大晋百姓来说,就犹如希望的曙光。这代表着他们以后不用饿肚子了。多么心酸,但现在的大晋就是这样,有哪一年不是在饿着肚子中渡过的。像小板凳,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每一顿却只能吃六七分饱,是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不,比起他们,他们的父母吃得更加的节约。周复礼不是什么圣人,但看着一群可怜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看着一群朴质的村民在生存之间挣扎,哪怕是铁石做的心也会被触动吧。所以他才毫不犹豫拿出了卡车里面的东西当种子,还教一群学生如何种植。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高尚不高尚的,只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性。司马煜的话,炸得满朝文武如同炸了窝一样。但他的声音没有停下来,再看看这一筐子麦穗,每一株都有两指大小,颗粒饱满,这是使用草木灰肥土的结果,初步估计,亩产在400斤左右亩产400在周复礼看来实在太低了,但没办法,这些小麦种子是大晋原来的,颗粒细小,没有专门培育之前,哪怕再科学的种植也就这样了,但怎么也比原来涨了将近一倍。毫不夸张的说,这十分的惊人。话刚落下,啊啊啊几声尖叫就扑向了那两个篓子。司马煜都吓了一跳。扑向筐子的几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这是真的吗?我大晋以后都不会饿肚子了?声音都在颤抖。说立马就能不饿肚子,其实有些夸张,像土豆再高产,种子也就这些,得一年年不断扩大种植才行。倒是用草木灰肥土种麦子可以尽快实施下去,对整个大晋,这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金殿上,特别是一些年老的官员,眼睛都湿润了,他们活得久,看过太多的悲剧,曾经的一幕幕都在脑海中浮现。哪怕现在都无法确定听到的是不是真的,但他们依然忍不住直抹眼睛。陛下,你说的可是真的?王雍就那么认真地看着司马煜。然后百官也一个个就那么认真的看着司马煜。哪怕是骗,也骗他们一下下也好。那种对大晋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几乎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面,他们是大晋的父母官啊,他们的职责就是带领大晋的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司马煜沉声道,这一年,朕和至勤殿的陪读,都在耕种这些太傅提供的作物,对每一粒粮食都清清楚楚,朕所言绝无半分虚假。齐刷刷的眼睛看向了周复礼,他们或许不相信司马煜的话,但周复礼的话他们是信的。眼睛都红了,手也在颤抖,他们不敢置信,但又充满了期望。周复礼点了点头,甚至没有多说一个字,他知道现在这些人需要的只是他的一个肯定的答应。呜居然有人跌坐在地上,哭了。这是喜悦的眼泪。呜呜声连成一片。这可是金殿,大晋最神圣的地方,但此刻没有任何人觉得他们失仪。也没有任何人去劝他们,因为此刻需要这样的发泄。这些东西对他们太重要了。大晋的官,的确有不少能被称呼上一声父母官,想百姓所想,悲百姓所悲。周复礼看着金殿上的百态,今日或许是他来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一天吧。还有他的那群学生,完完全全的纨绔子弟,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从来没有吃过苦,但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还将这些粮食种得这么好?不就是周复礼让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希望,只要将这些粮食种出来,他们就可以不被任何人无视的站在最亮眼的地方。等金殿上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有当值的公公调着嗓子大声的道,宣宗亲王府司马荷华小世子觐见宣大司空府工部彰义郎莫司南觐见,宣太尉府洛阳县知事宇宁朗觐见,宣大内禁卫军队长宋辞卫褚觐见一声一声的宣唤声,嘹亮而高亢,但没有人觉得漫长。因为此时被宣唤的人荣誉加身,他们值得。周复礼看着一个个进来的学生,除了莫司南他们,还有很多,都是至勤殿的学生,都辛苦的付出了无数时日,或许他们以前的确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但在这一年中,皇宫中那些作物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他们今天有这个资格站在大晋的金殿上,无论以后前途如何,至少此刻,他们哪怕面对大晋的文武百官,也能昂首挺胸。只是司马荷华那小子挺得太厉害了,怎么看有点滑稽。这些陪读,他们的父辈大部分也在殿上,眼中有的复杂有的欣慰,滋味各不相同。小小年纪,哪怕家里的嫡系也没资格走上这金殿之上,没想到当初随便从家里塞到陛下旁边的陪读,倒是先一步上了金殿。司马煜身体也站得笔直,现在绝对是他三年来,入宫以来最高光的时刻。看向这些陪读,一个劲递眼色,腰杆挺起来,脑袋扬起来,至勤殿的排面不能少。吏部侍郎何在?司马煜回到龙椅上,以前他坐在这龙椅上开不了口,但至少今天,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他开口。将他们的功劳记录在册,择日论功行赏。吏部侍郎出列,喏。这是必要的流程,司马煜其实也就按部就班念一遍。等他念完,下面的人早已经等不及了,陛下,还请允许臣等前去一观种植的这些作物和粮食。虽然他们相信周复礼不可能骗他们,虽然陛下弄了几筐子在他们面前,但他们就是忍不住想去瞧一瞧。那种心情激荡一时半会儿平静不下来。司马煜道,至勤殿诸生,带着诸卿随朕同往。他就知道,这些老官儿见不到兔子不撒鹰。爹,看到没有,这块地就是我种的,连浇水都没有假他人之手,看看这小黄瓜长得不灵不灵的。走在宫中的道路上,至勤殿的学生开始兴奋的介绍了起来。只是猛的一下就被拍了脑袋,快带我们去看土豆和麦子。这些东西虽然也不错,但比起对大晋至关重要的土豆和麦子,就不算什么了。一路上,路边的篱笆上爬满了黄瓜藤,下面大小不一的黄瓜,看着特别喜人。还有头顶的丝瓜藤儿,都遮住了太阳,组成绿荫小道,上面的丝瓜还专门搭在架子上,生怕拉坏了整根藤儿。整个皇宫完全变成了瓜果的乐园。将百官看得懵逼得不得了。哪怕有些欠缺修缮的宫殿,看上去都别有一番生机了。走到土豆地,几个老官儿一点都不嫌弃自己老胳膊老腿,弯着腰拉着土豆藤儿就往外面拔。泥土被学生们锄得特别疏松,这一拔就□□好多个连着藤儿的土豆,大小不一,大个的比拳头还大,小个的也不差。学生们嘴角一抽,土豆不是这么拔的,得用锄头挖。再疏松的泥土,也不可能将一窝土豆全□□。还不拿锄头来。一群老官儿半点不客气,完全不嫌弃泥土脏,此刻的他们要是脱下身上的官服,倒是更像地里的老农。等锄头拿来,往地里一挖,果然又是一颗颗又大又圆的土豆往外面滚,滚得一地都是,看着实在喜人。这也太多了,看看这一窝都挖出多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