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节(1 / 1)

“不不不,他那是另一个偏旁。”赵琮了然地点头。向来便是取名要避皇帝名讳的,赵从德不避,是因为那是太祖定下的字辈,无须避。这位赵世碂竟然也没有避,不过他再一想,便明白了。他改名为赵琮时,赵十一已叫赵世碂很久。以赵世碂那种亲爹亲爷爷都认不出来的透明度,他的家人肯定是早就把他忘了,自然也记不起他名字还要改这件事。不过宗室之事向来是由宗正寺负责,这也是他们失责。孙太后为了她的位子,总去讨好宗室,对待宗室问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赵琮不由皱眉,待到他亲政时,要做的事,真的太多了。酉时末,魏郡王醒了过来,想要过来谢恩。赵琮吓得赶紧挥挥手让福禄送他出宫回府去。虽然,他猜测魏郡王今天那一出也是在演戏,明明前一刻说话时还格外中气十足,哭声洪亮,哪会那么容易便晕。但万一不是呢?万一再在他殿中晕一场,他可不是要头疼。途中宝慈殿也派了人来“慰问”他,王姑姑没敢来,来的是太后的另一位女官青茗。这位不是王姑姑那种半路出家的女官,是打小便选进宫来,正规培训过的。她说话有条不紊,对他格外敬重:“娘娘已经说过一回大娘子,明早便宣了国公夫人进宫来。娘娘说,大娘子的性子还需再拘一拘,过几日便令人将大娘子送去宋州待上一阵子,并特地请了一位女先生,陪着大娘子同去,务必将大娘子教好。”“唉。”赵琮叹气,“实在不必如此,魏郡王叔向来不拘小节。这只是孩子之间的小事,哪里值得将大娘子送去外地?表妹毕竟还小,远离父亲母亲总会想念。再者,王叔还真能让他家小郎君娶大娘子不成?大娘子可还比小郎君大四岁呢。娘娘多虑了。表妹留在京中便是,待她及笄,朕亲自为她挑选郎君。”青茗向来聪明,并未接那及笄寻郎君的话头,而是悲伤道:“娘娘说,总是她的不对。”赵琮赶紧道:“娘娘没有一丝儿错处。”“娘娘本想亲自过来看望陛下,又恐扰了陛下休息。”赵琮挑眉,随后又恢复如常,亲和地说:“你转告娘娘,等朕养好身子,便去与娘娘说话。”青茗继续担忧说道:“因大娘子的事,娘娘连晚膳都没用。来前,娘娘特地交代婢子,要婢子转告陛下,一定要记得用膳,这样身子才能快些好。”赵琮叹气:“娘娘总是想着朕,总是将朕放在第一位。朕真想现在就去宝慈殿,可你瞧朕这身子,唉。”青茗见如何说,赵琮都不上钩,完全不如往日那般好哄,也觉无奈。但她只是一个女官,话已至此,她只能告辞离去。青茗走后,赵琮往软垫靠去,顿时又瘫在了榻上,还是瘫着舒服。福禄走了进来,说道:“陛下,郡主府里有人来回话。”“何事?”“郡主说,今日要留着刘显做事,便不让刘显回宫来了,明日让他回来。”“都随郡主。”“是。”福禄要出去告知郡主府的人。赵琮又叫住他:“午膳时,朕吃的那汤不错,给郡主也带上一份。”福禄笑着应是。“今日去请魏郡王叔的那位侍卫,你去查清楚,看是哪家的子弟。”“是。”“行了,去吧。”福禄行礼离去。染陶笑盈盈地进来:“陛下万事总想着郡主。”在染陶面前,赵琮也没什么好演的,他依然靠在软垫上,懒散道:“朕就这么一个妹子。”“陛下今日早些睡吧?”“嗯。”屋内早就点上了蜡烛,往常总要到戌时末,他才睡。今日却赶上这一串串事,午觉没睡成不说,还费了大力气,他疲惫得很。染陶与茶喜带着小宫女伺候他净面、洗手、洗澡,他又吃了半碗红豆汤,漱了口,便躺到了床上。染陶检查完毕,一切无碍后,正要为他拉起帐幔。他突然想到那位小郎君,他问道:“小郎君可还在睡?”“睡着呢,一直有宫女守着,吃食也有,陛下且放下心来吧。”“好。”赵琮是真的放下心来。至此,兵荒马乱的一天总算是过去。染陶将帐幔整理好,拿起床边的烛台,轻手轻脚地带着小宫女走出了内室。福禄正在廊下与值夜的小黄门说话,见染陶出来后,交代了几句,便往她走来。小宫女们行礼离去,她们走远后,染陶问道:“今日陛下新点的那个小太监,你可查清楚了?”“查清楚了,他今年十二,是元兆元年,七岁时入的宫。”“进宫已五年,想必也是吃了不少苦头,才能入我们福宁殿。规矩倒是学得不错,他是哪里人?”“沧州人,当年战事之中,他父母没了。他随着灾民南下,因生得还算干净机灵,恰好赶上宫中选太监,才得以入宫。”“为何早时,他在与刘显说话?”“晨时,刘显不正急着去宝慈殿通风报信?他那个好徒弟刘进没找着,刘显随手拉了个面生的小黄门,这不就拉到吉祥了。刘显那人,你也知道,向来蠢。”染陶点头:“既然如此,陛下瞧他有眼缘,你便好好带着。他倒也是个可怜孩子,瞧着还算机灵,早日调教出来,也好帮陛下办事儿。”今日于他们而言,也是大起大落的一日,福禄此时想到王姑姑跪在地上发抖的样子,还觉痛快,他笑道:“我们陛下日后要办的事儿可不就是很多了。今日我奉陛下的命,送魏郡王府一席人出宫,魏郡王张口闭口都在谢恩。”“哼。陛下是天下之主,这份谢是应当的。”染陶虽如此说,到底是高兴的,“魏郡王若能站在咱们陛下这边,那就更好不过了。”魏郡王这人既横又中,且万事不管,但他是太祖的孙子中,唯一一个还在世的。若能将他拉到陛下的战线中,实在是一件大好事。福禄也点头。染陶望向夜色里,院中如水月光下的青色石板。她乱了一天的心,跟着平静了下来。原本以为是有大事要发生的一天,担惊受怕了一天。最后并没有发生于陛下不利的大事,各色小事倒是一连串。虽陛下过于疲惫,但回头数一数,今日这些事,竟没一件不是好事的。不仅狠狠打了王姑姑与孙太后的脸,孙大娘子也不必娶了,还得了魏郡王的好感。今日这些事,在场的侍卫与几位相公还都瞧见了,人口终究不严,她倒期待着更多人知晓今天的事。知晓燕国公家过分的跋扈,知晓孙太后刻意的糊涂。他们陛下的好运道,应该总算是要来临。第7章 “会写字吗?在朕的手心写下你的名字。”极度疲惫之后,赵琮一夜好睡。即便天光已大亮,福禄也未叫他起身。染陶则是带着小宫女去崇政殿向太傅告假,太傅听罢,乐呵呵地也未细问,自行离去。待太傅被小太监送出宫后,染陶回身看了眼崇政殿的正殿。此处原本该是陛下批看奏章,处理政事,接见各位大臣的地方。可陛下自登基以来,除了在这儿随太傅上课,从未见过除太傅外的其他大臣。她看了片刻,收回视线并离去。那一天,应该不远了,她暗自想到。赵琮醒来已是辰时末,他叫来福禄,问了时辰,自己倒笑了起来。辰时末其实也就是早晨八点多钟,但在这个时代里,算是极晚。他懒懒散散地被宫女们伺候着穿衣、净面,染陶为他调了蜜水,他喝了半盅,倒又想起了侧殿中那位赵十一。“小十一郎君醒了没?”“尚未呢,茶喜在那处守着,辰时初,她还撩开帐幔看了回。”“别还是伤了身子吧?”赵琮放下茶盅,否则怎么比他醒得还晚?“御医都说了身体没有大碍,陛下放心罢。只是小郎君年纪尚小,酒饮多了,一时不适应而已。”染陶说完,又道,“陛下打算何时送他回魏郡王府?”“待他醒了再说。”昨日,魏郡王府一大家子离宫,竟没人提起这位赵十一。想想,赵琮都觉得他可怜,竟然没一个人还记得他。染陶点头:“魏郡王府想必今日也要使人来宫中接他的。昨儿到底慌乱,他们府里怕是都担心着魏郡王呢。”赵琮想,这可真难说。魏郡王可是个滑头,能喊能哭还能说晕便晕,昨儿那么一晕,坑了孙太后一把。将他的小透明孙子留在宫里,不知是不是又想来坑他这个皇帝?到头来,他魏郡王演也演痛快了,气出了,反而脱身了,留着他与孙太后打对台。这般想着,赵琮又站了起来,往外走去,边走边道:“朕去看看他。”看完就赶紧把他送走。“陛下!您的头发还未束。”“无妨。”赵琮是皇帝,若非大朝会那等的场面,他寻常的朝服均是圆领的红色衫袍。本朝,对于服饰的颜色有规制,朱色、大红等颜色,唯有皇帝能穿。到赵琮登基后,孙太后也想穿红色,改了规制,除皇帝、太后与公主外,王爵以上的男子与郡主也能穿。话虽这般说,常穿红色的只有赵琮与宝宁郡主。孙太后要的只是一个形式,实际穿得很少。赵琮常穿,一是因为宫中为他制衣均以红色为主,二来,他也适合。宝宁郡主穿得多,只是因为她喜欢,赵琮又宠着。赵琮不上朝,未穿朝服,常服却也是红色为多。他身着朱色四经绞罗制成的长衫,跨过门槛,往侧殿走去。四经绞罗软而飘,十分适合夏季。恰好迎面一阵微风,他散着的黑发与衣角、衣袖均被微微吹起,捧着早膳由远处走来的小宫女不由又看呆了。赵琮好笑地回头朝她们一笑,走得更快。染陶匆匆追了出来,对小宫女道:“先摆在桌上。”她往赵琮追去。福宁殿便是他的家,在家里,他想如何便如何。赵琮往常在殿中也常散发,但今日到底要去见外人,虽然只是他的后辈,染陶却还是觉得束起来较好。但陛下睡得好,醒来后体力也好,脚步迈得大,她已经来不及劝说。茶喜见赵琮突然走了进来,边行礼边高兴道:“陛下来了!”赵琮冲她一笑。茶喜不由便道:“陛下今日真好看!”染陶眉头一皱,正要训斥。赵琮却“哈哈”笑起来:“嘴甜,赏!”染陶无奈地摇头,应了声“是”。茶喜更积极:“陛下是来看小十一郎君吧?他还未醒呢,婢子刚刚又去瞧了一回。”“睡到这会儿,也该醒了,再睡下去,于身子也无好处。”赵琮此刻只想赶紧把那小子叫起来,再赶紧送走。那小子是可怜,但他的福宁殿又不是什么收容地,有他赵琮一个可怜人困在这儿就够了。赵琮大步走进内室,不等茶喜为他撩帘子,他已经拨开帘子,往更深处走去。走至床前,他大手一伸,直接撩起帐幔。昨日的确也让他惊艳了一把的少年郎,依然还未醒。睡姿与昨日他离去时,竟是一模一样的。茶喜与染陶接过他手中的帐幔,分开两侧,分别挂在挂钩上。染陶知陛下想要叫醒小郎君,她正准备为他代劳。赵琮已经伸手去推赵十一:“你醒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