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节(1 / 1)

她明明只比赵十一大了两岁,却借着姑母身份,与赵十一较为“傻”的性子,总是装长辈。赵十一心中不平,却也知道,他又得走了,下面的话无法再听。他还想知道这萧棠与染陶到底又有何关系。赵琮身边的人,怎的一个比一个还玄乎?难怪上辈子,那些人一定要弄死赵琮。赵宗宁也道:“走吧,跟九姑母去后头玩,这画儿带到院子里画。”她叫来丫鬟,丫鬟收拾了纸与笔墨,弯了弯腿,先退了出去。“走吧。”赵宗宁又唤了一声。赵十一看向赵琮,赵琮却也在赶他:“去吧。让谢家的六郎君陪你一起,他是个很有趣的人。”与谢文睿待着也不错,赵十一这才跟着赵宗宁出去。走出正厅,台阶下正走来两位丫鬟与一位男子,男子低头,并不敢抬头多看。赵宗宁闲适地绕上游廊,赵十一跟着她,走了几步,到底又回头,看到拾阶而上的那位萧棠。侧脸看起来倒端方,瞧起来也的确是个端方的人。“人呢?”赵宗宁不见他的身影,回头问。他收回视线,走至赵宗宁身边,一同拐过游廊,恰好与迎面而来的染陶、茶喜撞上了。她们二人笑着行礼:“郡主万福。”“行啦,在我府里无须多礼。你们可要去哥哥那处?别去啦,他那处忙着呢,你们随我去后头院子里玩去!宫中多无趣呀,我的后院可有意思啦,新近圈了几只小鹿,快来一同瞧!”染陶与茶喜对视一眼,笑着应了下来。赵宗宁更为高兴,带上她们一同往前走。赵十一却看了眼染陶,她呢?是否也识得那位萧棠?又与那萧棠是何关系?染陶察觉到他的视线,也悄悄看了他一眼,心中又是叹气。在郡王府时,郡王爷介绍到那位小十郎君时,鲜少有表情的小郎君都难得地颤了颤睫毛。若她没猜错,今日在后院欺侮他的,也是小十郎君。小郎君是他们福宁殿的人,怎能任人欺侮呢。欺负他,便是眼中无他们福宁殿,回去她便要告知陛下,这魏郡王府可不如魏郡王表现出来的那般好相与。第34章 男子与女子之间都无一直到白头的,更何况他们两个男儿?郡主府的后院, 甚至比宫中的后苑漂亮。后院一角, 专门圈了一块地,慢步踱着几只小鹿。赵宗宁颇有兴致地拿着丫鬟们用丝帕包好的青色秸秆在喂它们, 丫鬟们既要照顾赵宗宁, 也觉得小动物有趣, 纷纷玩作一团。就连稳重如染陶都不时在笑,茶喜更是早就参与其中。赵十一的耳中顿时只剩女娘们的嬉笑声。此处也无外人, 她们玩得很肆意, 况且赵宗宁本就是那个性子,身边的丫鬟自然也都活泼。赵十一坐在几步外的石凳上, 看她们嬉闹。赵宗宁也问他要不要去喂小鹿。笑话, 他上辈子是拉弓箭狩猎的, 这样的小鹿,他一箭一个准。如今怎会在此处,与小娘子们一道喂鹿玩?他自然一动不动,以示拒绝。赵宗宁自己玩得高兴, 倒也不勉强他, 便令谢文睿陪他。这些日子以来, 赵琮虽未给谢文睿官职,他暂时还只是一个普通侍卫,可但凡赵琮外出福宁殿,总要叫上他随侍。叫他,却不叫侍卫长,侍卫们全是贵族子弟, 谁看不出来是个什么意思?侍卫长是太后任命的,谢文睿却是陛下认定的。但这宫中风向一时还真不好说,贵族人家大多胆小,就靠爵位续命,还真不敢轻举妄动。赵琮便用这一招来去粗取精,若有那胆大而识相的,他也愿意收用。若没有,待他亲政后,全部回家玩泥巴去吧!即便是墙头草,抢着做他赵琮墙头草的人也多了去了,这些侍卫还不配。倒是也有几个尚乖觉,主动与谢文睿亲近,赵琮均暗暗看在眼里,还待考察。谢文睿是个实心眼,不会哄人,他呆站在赵十一身侧,干巴巴地说:“小郎君,不若您继续作画?”总这么干坐着,也不是个事儿。再者,不知为何,这位本该是傻子的小郎君总令他有些瘆得慌。例如此刻,他说这话,那小郎君便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眸黑沉沉的,看得他不由就后退了一步。赵十一看了他一眼,收回视线,拿起石桌上的笔,还当真继续作起了画。就差个收尾,没一会儿,他便作成了这幅画。谢文睿真心诚意道:“小郎君画得真好!”他还建议,“若是在空白处提首诗,那便更好了!”赵十一暗想,真是个呆子,还题诗,谁来提?你谢文睿来提?赵十一想逗这个呆子,便干脆扯出一张空白的纸,写道:你来题诗。谢文睿一愣,他原本真当这位小郎君是个痴儿呢,不防人家听得懂话!他心中又一酸,莫不是个哑巴?他面上顿时涌上不舍。赵十一再写:快。谢文睿愧疚道:“小郎君,我于读书上头没有什么天分,书念得少,实在是不会写诗,也不会作词。”赵十一写:那谁写?谢文睿的脸便又涨得有些红,是他提议题诗的。赵十一看在眼里,心里终于痛快了,谢文睿跟上辈子一样呆。他好整以暇地等着谢文睿接下来的话。谢文睿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更为愧疚:“小郎君,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赵十一还待再写,赵宗宁在不远处又问道:“你们说什么呢?小十一真不来喂小鹿?可好玩啦!”他看过去,很给面子地摇了摇头。“好吧。”赵宗宁也不失望,继续去逗那鹿玩。待她们无人关注此处,赵十一才继续写:你提首诗出来,不提,我就告诉陛下你欺负我。“……”谢文睿傻眼,还能这般的?赵十一又写:此事,你知我知。他写完,抬头看了一眼谢文睿。谢文睿通红着脸,想了半天才道:“小郎君,我是真不会,找别人代写成吗?我认识一位举子,格外擅长作诗、作词,他从不轻易给别人提,我去请他,成吗?”赵十一暗“啧”了声,原来谢文睿这么早便已与顾辞相识。听谢文睿提起上辈子认识的人,他不禁想起当时与谢文睿相处的场景。谢文睿是个很仗义的人,也很重情义,更是十分忠心。人虽呆了点,却是几乎样样好。只除了一点,谢文睿是个断袖。或者说,他也不知谢文睿到底是不是断袖,谢文睿是他的手下,办好差事就成,他并不管谢文睿到底喜欢谁,也不管他到底喜欢女娘还是男儿,最初他还真不知这事。而谢文睿原本是有个订了亲的小娘子的,只是未嫁过来便因病而亡,后来又恰逢各种战事,谢文睿三十多岁的年纪,一直未成亲。到他登基后,朝中终于平定下来,年迈的武安侯要给谢文睿再订一门亲事,求娶的是黄尚书家的三娘子。原是门当户对的一对,黄三娘子也因战事而迟迟未嫁,已是近三十的年纪。哪料到谢文睿越过武安侯,亲自去黄府取消这门亲事,并归还父母业已交换的庚帖。三娘子面皮薄,被这般拒绝,丢了脸面,在闺房中上吊自尽,闹得很是沸沸扬扬,幸好最终被救了下来。黄尚书也是早早追随他的人,直接哭到他跟前,求他为黄三娘子做主,他才知晓谢文睿这事。他将谢文睿叫到跟前问话,谢文睿这个呆子倒好,直说他已有心悦之人。赵十一再问是谁,他道是那顾辞。他也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之人,也知道很多郎君是好那男风的。可人家好归好,不照样娶妻生子?这谢文睿倒好,宁愿违逆他爹,与黄家闹成那般,也坚决不愿悔改。他忙政事是忙得头大得很,见黄、谢两家是一个不让一个,他气得索性懒得管。直到他死时,那事儿也没解决,也不知上辈子的谢文睿与顾辞到底是个什么下场。赵十一看着如今才十八岁的谢文睿。他倒不信,谢文睿与顾辞真能交好到白头。男子与女子之间都无一直到白头的,更何况他们两个男儿?这一世,谢文睿竟然又已认识那顾辞。看来届时又得一番折腾。他不说话,只暗暗看着谢文睿,谢文睿此时还年轻,被他看得更加忐忑。赵十一这才点了点头,并再写:你知我知。这就是答应让谢文睿去找顾辞写诗,反正这俩是命定的相好,他阻不阻都无甚关系。再说了,臣子的这些私事,他怎好去管?谢文睿就是家中纳上十来个妾侍,哪怕都是男的,只要不闹出事来,他也不好管人家的后院,他也懒得管。他也恰好借这事多与谢文睿打交道,毕竟是他得用的手下。谢文睿则保证道:“小郎君放心,此事绝对你知我知。”他还怕赵十一到陛下跟前告他的状呢,自然立即应下。话音刚落,赵宗宁走来,边走边道:“画好啦?”赵十一默不作声,伸出手掌,迅速而利索地将他写字的那张纸揉成一团,包在手心。赵宗宁刚好走到桌前,低头看向那张画,赞道:“果然十分好!”她观赏了许久,去拉赵十一,“来!九姑母说了给你送鸟,就一定要送,你随我来挑!只要你喜欢的,尽管带回去!”不要白不要,况且赵十一的确喜欢鸟类,他起身便随赵宗宁一同去。去前,赵十一回头看了谢文睿一眼,眼神平静,却又暗藏不知到底是不是警告的警告。谢文睿:“……”待他们走远后,谢文睿挠了挠后脑勺,似乎哪里不太对劲,但他分辨不出来。林先生邀请萧棠来府时,说府中来了位读书颇好的远房亲戚,想与他探讨一番学问。至于这位亲戚,到底姓甚名谁,一个字儿没提,只说是家中排行第七的,叫他七郎君便好。萧棠的确是聪明人,郡主府的远房亲戚,还是七郎君,除了宫中那位,还能是谁?更何况,他方才瞧见了染陶——应是染陶。与染陶定亲时,他八岁,染陶才三岁。他们两家父母相处得极好,便为他们订了亲。但他上一回见到染陶,还是他十岁时,那时染陶五岁,他随父母一同去扬州给染陶家送节礼。染陶那时不叫这个名,她有自己的闺名,她也还小,笑嘻嘻地抓起一把糖递给他,脆生生道:“哥哥吃糖!”他是从小读圣贤书长大的,十岁也已知事,知晓这是他未来的妻子,顿时脸就红了,不敢再看她,却记住了染陶的脸。染陶面上有颗泪痣。方才在游廊中见到那位身着女官服的女官时,他便猜到了应是染陶。他原本不该抬头看她,于礼不和,但他克制不住。毕竟已有十多年未见。家中没落,退亲实属无奈,他不敢耽误染陶。这些年来,他给人写信,替大户人家的郎君写各式诗词,还给江宁府的书商们供诗词,赚了钱来再去买书、念书,心中唯有一个念头:读书,当官。染陶早已是宫中女官,他不敢高攀,只盼还能再见她一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